【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十三集

云帆诗友会

钟振振,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13

第十三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

来源:

钟振振教授

古典诗词解读答疑信箱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关于“纷纷苍雪落夏簟”

钱仲联、钱学增先生《宋诗精华二百首》:“苍雪:喻飞花。夏簟:夏日用以遮阳的竹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按:从宋人修辞习惯的角度来审视,钱先生“苍雪喻飞花”说是不能成立的。

诚然,“雪”可比喻白色的花。但关键问题在于,“雪”前面加了个“苍”字,是否还能够比喻花?

遍检宋人诗词里的“苍雪”,找不出任何一例可以确凿无疑地指认作“飞花”。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审视,此读解也不能成立,因为苏轼此诗写的是杭州,地处温带,在正常情况下,夏天不会下雪。

笔者以为,此处的“苍雪”是指竹粉。

清汪灏等《广群芳谱》卷八二《竹谱》引《格物总论》:“竹……初出地为笋,笋节有箨包之。及成茎抽之,而箨遂渐次脱落,脱落处有粉。”

竹色青苍,而其粉似雪,故以“苍雪”拟之。

这是苏轼的原创,此后袭用者甚多。

如宋周紫芝《次韵子绍游寿星寺寒碧轩》诗:“好竹连山万壑青。落星天近接飞甍……闲来却倚朱栏看,苍雪依然入句清。”

周必大《曾无疑三异以长韵送金橘时已暮春次韵》诗:“客言采果孟冬月。剖竹为符带苍雪。”

又《茶园王琰求清暑堂诗次王民瞻敷文胡邦衡》诗:“亹亹清风挥麈落,纷纷苍雪着笙寒。”

李石《题王氏款竹亭》诗:“春林扇温风,夏簟落苍雪。”

曾极《金陵百咏·射殿》诗自注:“有七十间,旁多槐竹。”诗曰:“鹤盖阴阴覆苑墙。更添苍雪助清凉。”

徐照《题永州唐德明竹园》诗:“忽惊残粉飘苍雪,最喜幽声胜远滩。”

史弥宁有诗序曰:“周晦叔所宅之左,一坡隐然而高,有竹万个,架小轩于翠雾苍雪间,日弹琴读书其下。”

韩淲《次韵昌甫》诗:“山风吹夏箨,苍雪落纷纷。专壑紫苔古,掩关青竹深。”又《有竹堂》诗:“坡翁一转语,不但为竹设。俗子尘污人,夏簟落苍雪。”

方凤《翠微楼对竹会饮》诗:“缥渺飞楼修竹里。珠帘半卷清风起……楚调歌残仍击节。檐外纷纷落苍雪。”

张炎《风入松·赠蒋道录溪山堂》词:“旧家三径竹千竿。苍雪拂衣寒。”

又《南乡子·竹居》词:“苍雪纷纷冷不飞。”又《壶中天·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词:“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皆是其例。

至于“夏簟”,从宋人修辞习惯的角度来审视,钱先生“夏日用以遮阳的竹席”说仍不能成立。

诚然,在日常生活中,“竹席”可以用作遮阳的凉篷;但遍检宋人诗里的“夏簟”,也找不出任何一例可以确凿无疑地指认作“夏日用以遮阳”的凉篷。

笔者以为,“夏簟”乃卧具,即夏天铺在床上的竹制凉席。

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玕。”

元稹《友封体》诗:“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

宋梅尧臣《依韵和磁守王几道屯田暑夜怀寄》诗:“夏簟且安寝,明星上东城。”

黄庭坚《和庭诲雨后》诗:“小霁卧观书。凉轩夏簟舒。”

释觉范《复次元韵》诗:“朅来湘尾寄城寺,夏簟清凉便昼眠。”

又《快亭》诗:“佳眠夏簟便光滑,醉耳松风喜再过。”

又《题通判学士适轩》诗:“小轩只着竹匡床。散发陶然夏簟凉。手倦抛书成午睡,梦回双颊带茶香。”

朱翌《竹枕》诗:“方床洗湘斑,夏簟织蕲笛。谁与同卧起,青奴甚相得。”

张九成《题竹轩》诗:“春禽一声杳,夏簟五更凉。”

吴泳《送成都添倅李微之分韵得巫字》诗:“秀水稳宜眠夏簟,惠泉香可煮秋菰。”皆是其证。

要之,苏诗此句承上“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而来,是说竹粉随清风飘入窗户,纷纷洒落在卧榻的竹席上。

关于“道人绝粒对寒碧”

钱仲联、钱学增先生《宋诗精华二百首》:“道人:此指道士。”(同上)

按:从宗教和历史地理等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钱先生的“道士”说是不能成立的。

诚然,“道人”可以用来指称道士,但在古代,“道人”是修道者的通称,亦可用来指称僧人、佛教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高坐道人不作汉语。”

南朝梁刘孝标《注》:“《高坐别传》曰:和尚胡名尸黎密,西域人。传云国王子,以国让弟,遂为沙门。”

唐李白《送通禅师还南陵隠静寺》诗:“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韩愈《杏花》诗:“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注曰:“道人,谓寺僧”

又《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孟郊《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诗:“古树少枝叶,真僧亦相依。山木自曲直,道人无是非。”

白居易《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诗:“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

宋杨亿《通道人归西京》诗:“风尘不肯留京邑,龙象重归启梵筵。”

余靖《庐山承天归宗禅寺重修寺记》:“初,有日者言师相有异表。师闻之曰:'吾学佛者,异欲何求?’遂以沙眯其目,辄有流星之应。时人因其睑赤,呼为'赤眼道人’。”

释契嵩《镡津集》卷一《辅教编》上《劝书》第一:“吾视本朝所撰《高僧传》,谓李习之尝闻法于道人惟俨。及取李之书详之,其微旨诚若得于佛经,但其文字与援引为异耳。”

曾肇《滁州龙蟠山寿圣寺佛殿记》:“道人昙广,传禅学者也。始居龙蟠山之寿圣寺,有僧庐而无佛殿,乃与其徒归式、元祐、希受、绍安并力营之。”皆是其证。

既然如此,则判断苏轼此诗中的“道人”究为道士抑僧人的关键,就在于能否考证清楚所谓“寿星院”到底是道教的宫观还是佛教的寺庙。

检宋施谔《淳祐临安志》卷六《楼观》载:“江湖伟观:旧在葛岭寿星寺。”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七九《寺观》五《寺院》亦载:“寿星院:在葛岭。天福八年建。有寒碧轩、此君轩、观台(即今'江湖伟观’)、杯泉,东坡皆有诗。”

据此,则“寿星院”自是佛教寺院;那么,苏轼此诗中的“道人”就只能是僧人而不可能是道士了。

关于“为问鹤骨何缘肥”

钱仲联、钱学增先生《宋诗精华二百首》:“何缘肥:怎么肥得起来。”(同上)

按:“何缘”有“何由”义。钱先生所取,即此义。

然而它还有“何故”一义,如唐韦应物《诣西山深师》诗:“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唐彦谦《题虔僧室》诗:“何缘春恨贮离忧。欲入空门万事休。”

宋彭汝砺《到雄州不得家书》诗:“只有瓦桥书可附,何缘不寄一声来。”

徐积《姚黄》诗:“帝女何缘心好道,阿娇安用金为房。”

黄公度《秋夜独酌》诗:“可是离人更遗物,何缘身世两无求。”

朱熹《次范硕夫题景福僧开窗韵》诗:“昨日土墙当面立,今朝竹牖向阳开。此心若道无通塞,明暗何缘有去来。”

杨万里《三月三日雨作遣闷绝句》诗:“迟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又《丙戌上元后和昌英叔李花》诗:“春暖何缘雪压山。香来初认李花繁。”

又《松江晓晴》诗:“昨夜何缘不峭寒。今晨端要放晴天。”张道洽《梅花》诗:“不是神仙骨,何缘冰玉姿。”皆是其例。

如果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注者取“何由”义,似乎也说得通;但从社会文化习惯和诗歌写作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是取“何故”义比较合适。

因为僧人持戒素食,每每营养不良,故高僧一般多清癯瘦削,人们也习以清癯瘦削为“僧相”。

僧人并不追求肥胖,故用不着诗人担忧他或他们“肥”不“肥”得起来。

如果说诗人不是关心,而是嘲讽僧人,那这样的嘲讽又有什么趣味呢?

因此,笔者以为,最合理、最有诗趣与诗味的解说是:想必当年寿星寺内的某位大和尚像弥勒佛那样是个胖子,苏轼才会拿他打趣:

奇怪呀奇怪!这位长老既不食人间烟火(“绝粒”,即不食五谷),又生活在如此清幽寒寂的环境里,怎么会长得如此肥胖呢?

苏轼是很喜欢与出家人开玩笑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七《戏词》引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内湖。尝携妓谒大通禅师,愠形于色。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曰:'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〇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嫌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按,《冷斋夜话》单行本中佚此条。)这是一个很显著的例证。

本篇则提供了又一个例证。

声明

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权归作者所有,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云帆诗友会】微刊投稿须知

参看往期精彩:

【云帆】2021 女神节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辛丑迎春大团拜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今月曾经照古人 || 云帆·庚子中秋节诗词大会

【云帆】庚子·七夕诗词大会

【云帆】2020·父亲节诗词大会

2020·云帆女神诗词大会

【云帆】2020·母亲节诗词大会

【云帆】2020 || 迎新诗词大会

【年度盛典】云帆·庚子迎春大团拜

【年度盛典】云帆己亥迎春大团拜暨平台创建三周年特辑

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公示

【诗事快讯】云帆诗友会2019年会在庐山召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一)

己亥金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二)

己亥深秋·云帆庐山年会雅集(三)

己亥暮春·云帆庐山工作室雅集

已无峰可仰   且喜道能居 ——匡庐仰止八家吟

打开如下链接,可赏读钟振振先生更多精彩作品:

两三星火诗敲出,曙气红喷百丈潮 || 钟振振:澳洲行吟

钟振振:“2016年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 本科生词组、研究生词组获奖作品评点

钟振振:“2014年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 大学生词组、研究生词组获奖作品评点

钟振振:诗词的巧思与案例分析

钟振振:浅谈当代中上水平的七绝诗创作

钟振振:当代七律佳作评点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一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二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三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四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五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六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七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八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九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一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二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三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四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五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六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七集

【钟振振  唐诗新解】第十八集

【钟振振  宋词新解】第一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二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三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四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五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六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六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八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九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十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十一集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十二集

云帆团队

顾问(以接受邀请时间先后为序)

熊东遨 熊盛元 杨逸明 李树喜 钟振振 周啸天 邓世广 张海鸥 周燕婷 星汉 江岚 抱朴书生 方伟 丁欣 段维 林峰(香港) 胡迎建 魏新河 陈仁德 刘能英 南广勋 马建勋 周达 杨子怡 王玉明 凌泽欣 黄友富

法律顾问

李清安

策划(排名不分先后)

南国风笛 罗琦 扈超峰 李军 何其三 李静 韦树定 邢涛涛 韩保汇 小乙

诗教

阿朱 段维

外联(排名不分先后)

吴瑾 静如 左启顺 袁晓宏 陈兴 孙文 曹江宁 非也

编审(以年齿为序)

安全东 崔德煌 半隐庐 抱朴书生 宋善岭 萧雨涵 郎晓梅 崔杏花 唐颢宇

美编

张小红 王婷婷 牛应萍

收稿

小乙 吴巧 牛应萍 木兮

执行主编

璐雨诗

云帆诗友·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陈永正 刘梦芙

熊盛元 钟振振 胡迎建 魏新河周燕婷 郑欣淼 钱志熙

方伟 林峰 高昌 段维 丁欣 江岚金水 星汉 苏俊 无名

刘庆霖 刘能英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张海鸥赵京战

萧雨涵 王蛰堪 半隐庐 崔德煌 崔杏花 唐颢宇 韦散木

抱朴书生 沈华维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徐晋如屈杰

潘泓 李子 阿朱 金锐 天许 深南 谢郎 罗伟 崔鲲 千山

周啸天 包德珍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郎晓梅 李葆国

安全东 何其三 孟依依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唐双宁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徐中美 李兴来 李宗原

宋彩霞冉长春 林丫头 凌泽欣 耿立东 师红儒廖海洋

杨强 雍平 鉴水 燕河 曹辉 曹阳 何静 吴瑾宁静 赵英

莫真宝 李伟亮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倾一阁 黄飞鹏

王玉明 何永沂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周泽安

汪冬霖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冯仲平 李增山

闫震 何革 李静 月白 楚成 慕白郭七 郑杰 张栋 何强

楚家冲陈思明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李荣聪 陈晓敏

杨子怡 陈楚明 李俊儒 楼立剑 徐俊丽孔祥庚 马旭升

唐云龙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赵义山 张银华

马建勋 祁丽岩周维芳  韩倚云 郭定乾 姚晓明东阁茶

刘泽宇 董学增 扈超峰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史外外史 观棋不语 落雪听禅 眭谦晋风 胡晓明曾真

梦烟霏 杨春杰 汪良忠 刘英明  李梦痴 白秀萍 许洁华

倪昌盛 张芳君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曹树友

杨新跃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邓荣森 曹继梅

楚凌岚 时玉维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张建章

风清 孙文 尤悠 梅庐 龙佩 匡晖姜彬  黄莽 小雨枫叶

染清尘 朱思丞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沈鉴宇

南广勋 胡水莲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张力夫

张海燕 杨勇民 夜轻寒风马驴 郑晓京杨景乔 王柳华

黄金辉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周吉潭孙临清

南风 非也 木樨 玉蟾 何鹤曹谦 潘松桐荫安儿 月儿

王海娜 毛谷风 程裕祯 李如意 蒋有亮 哈声礼陈雅国

周学锋 周向东 严锦尧 蒋昌典刘太品 杨益安 傅筱萍

巴晓芳柳金虎 汪时健 郭亚军 李正安 陶永德王惠玲

孙才张奕 雨虹 老胡文裳陈越 刘燕晓梦眉卿 王琼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刘红霞 段兴朝 孔祥金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邬小香 刘秦文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武建东燕雁无心 天然 泰然

梦欣文弱 卢星马征张琳 樊令 大凡高寒 郑毅 于勇

王悦笛 翁寒春 杨名忠熊天锡 黄启深 詹三霞 李晓明

潘乐乐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王永江 沈尘色 程章灿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李海彪 张彦彬 刘清天周逢俊 钟子邦 张岩山 张伯晋

张和平 胡平贵横道子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李清安余秀玲 罗小娟 李瑞河黄小遐 洪君默 宋晓光

陈少平 林志雄康永恒 吴汉林何乃政 诗影同春 郁犁

周达 潜斋南风 杨敏 樵风 田茂李兵 梁风 刘军 周晶

静如瘦竹玲珑 吴楠苏燕 文森 秦凤苏声 秋宝 周秦

范义坤 布凤华金嗣水 李云桦 杨世龙 王继权 牛应萍

谢少承 梁二白 叶兆辉 蒋永桢方跃明 张金英 陈金如

唐龙 胥奇 张洋 天放静云、微灯武斌 张雷 土土 小乙

安洪波 朱宁 玉启 蒿峰 鹿红丽 章剑钧 曹淑贞 曾继全

张青云 高语含 毛薆松 狐公子 紫菩提 卢金伟 袁绍藻

成文生 杨立新 赵清莆 梅玮峰 陈秋莲 魏丹 相看不厌

郑力 王一舸 六也 饶惠熙 韩开景 王惠维 曹国祥 吴容

胡长虹 向咏梅梅凤云 蒋继辉 张颖娟 石晓玲 邱晓林

蒙显鹏 崔秀春 高志文雨季 王聪颖 王改正 卓玉郎 

陈竹松 于虹霞 阙东明 徐吉鸿 吴长龄 周继舟 张建中

宋善岭 慧质兰心 芳芳 丰云 胡彭 紫筠 左云 戴庆生 

李文朝 吴洪滨 庄辉 健 李红星 刘正中 周红平 刘刚 

王国钦 云裳 青石 阿岑 祁连雪 方建飞 朱昌元 赵瑞松 

吴硕贤邢建建 储昭时 郑登平向志平 史耀华 陈金梅

马斗全 高朝先 何阳义 钟庸庸 肖芳珠 廖润昌 张幼鸣

卢冷夫 王少刚 郑安 楚雪 谢南容 王啸林 严秋林 秋词

张伟新 郭顺敏 蔡雨红 金越 程志远 卢竞芳 光头阿来

归樵 韩夫子 邓玉柱 郭子华 岳贵春 汪俊辉 杨树林

黄海涛 叶永新 白发科 王海燕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钟振振 宋诗新解】第十三集

刊头题字:魏新河;刊头动图:邓莉璇(马来西亚)

收稿:天风海雨;制作:帆小妹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相关推荐

  • 钟振振:宋词新解(4)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宋诗选,苏轼

    宋诗选,苏轼 长图

  • 钟振振:清诗新解(24)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忆雪堂论诗】(590)

    钟振振 钟振振,1950年生于南京,祖籍湖南湘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醉太平 红过杏梢,青过柳条,看看紫了葡萄,又黄梧叶飘. 无棋可敲,无山可樵,无方可药无聊,有闲词待烧. [评] 借题发 ...

  • 钟振振:清诗新解(22)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钟振振:宋词新解(2)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钟振振:宋词新解(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

  • 王安石这首传世名篇,连死对头苏轼读了都服气,成为宋诗压卷之作

    王安石早年间与苏轼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人可谓是惺惺相惜,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但是后来王安石由于搞了一个"熙宁变法",从此两人由于在理念上的不同,最终他们反目成仇,成为了死对头. ...

  • 【忆雪堂论诗】(60)

    杨启宇 杨启宇,1948年生,四川自贡人. 读杜工部集 拄地撑天笔一枝,回澜倒海掣鲸鲵. 风骚已定三唐鼎,影响还开两宋诗. 倘使当时无李白,颉颃千古只湘累. 萧条异代苍茫感,掩卷长吟有所思. [评] ...

  • 【忆雪堂论诗】(477)

    钟振振 钟振振,1950年生于南京,祖籍湖南湘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夜登重庆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看市区两江灯火 云台露叶舞风柯,快意平生此夕多. 人在乾元清气上,三千尺下是银河. [评] & ...

  • 钟振振杂谈诗词阅读(十七)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