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二——私塾教育

【内容提要】本文讲述了私塾教育的教材、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教材不统一,但是大同小异;课堂教学为复式教学,分为授书、背书和复讲;教学内容包括识字、读书、作文、写字这四项。

求学(二)
乾州蕞娃

古代学子最初的启蒙教育大多是由私塾先生来完成的,年龄稍大会外出往书院求学。私塾先生可以是家庭延请老师,也可以是一村或者一个户族延请老师,也有老师在家设馆授学。书院则可以是官办或者是地方绅士举办,比如说乾县的乾阳书院、泾阳的崇实书院、味经书院和三原的正谊书院等。

首先,我们说教材。刚入学的,属于启蒙教育的,要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类书籍,稍大的要读《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左传》这一类书籍的。这些书籍大家都不是很陌生,我这里不再介绍说明了。

其次,我们说课堂组织形式。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班级授课,往往都是年龄大小不一的学生同处一室,只不过各自所读的书不同。这大概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采用的复式教学一样。

其上课过程也和现在有很大差异,现在学生学习可以分为上课、学生做作业、教师课后辅导等环节阶段,具体到每一节课的上课过程一般分为导课、新授、课堂练习、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这几个环节,对于古代的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分为授书、背书和复讲三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授书”这是从先生的角度来说的。从学生的角度,叫“上书”。因为学生要拿着书自己上先生的桌子那边,所以叫“上书”。“背书”是学生下去自己复习。复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典籍本身,还包括典籍的注疏和老师的讲解。“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举手告知先生,于是再次上先生那里,要检查。老师刚才怎么讲给你(学生)的,请你(学生)再复述一遍。检查通过,就可以再次上书,所以是学生决定着学习的进度。

其中,授书又可以细分为“点书——读书——讲书”三个环节。(1)“点书”,就是学生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交给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句读。古代点句读有专门的工具,比牙签略粗略长一些,一般是木制、鸡骨制、铁制的、也有高端的象牙制的。一头粗一头细,两头都有一个圆圈。用它戳上印泥,往书中断句的地方一盖,就是一个圆圈,表示句读。通常小圈表示逗号,大圈表示句号。也有小圈表示逗号和句号,大圈表示这个字用得好的。但一般评点精彩会用朱笔在字旁点一个点。点书这一节,如果学生年龄大,会句读了,就会是自己点好再给先生修改。

(2)“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句一句地模仿。如《论语》开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老师在“子曰”边点一小点,领读“子曰”,学生也跟“子曰”,然后点读“学而时习之”,然后圈读“不亦悦乎”,学生均跟着照读。这就是老师教学生读书,也就是所谓句、逗之学。

(3)“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意思,这就是串讲。尤为重要的形式是讲故事。

每天授书的次数和每次授书内容的多少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是因人而异,这就实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像班级授课那样一刀切。虽然很多专家提出课堂教学不能不一刀切,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时间段要实施分层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集体活动,因为某个学生而单独开展活动本身就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

最后,说说教学内容。私塾先生的教育内容包括识字、读书、作文、写字这四项。

古时没有拼音教学,识字和读书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私熟教育,首重识字和背诵,教师教读句逗,首重字形、读音,区分四声。如教读“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句时,必在第二个风字、雨字右上角画个圈,作为标识,教读作去声,即“春风风(读如奋)人”、“夏雨雨(读如育)人”,这样使学生在读书时,通过拉长声音的大声诵读,自然而清晰地区分四声,记牢读音,这也是学作八股文的基本功。把《四书》、“五经”读熟,背诵如流,是学作八股文的基本功之一。识字辨清四声,能熟练地区分词性,学会对对子,是学作八股文的基本功之二。二者缺一不可。

古代学子上学期间需要背记的内容很多,不仅仅是以上所列举的内容。因为八股文是从十三经中随意抽取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就以此为题作文。所以十三经都是要背过的。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除此之外,还要背记诗词文赋,包括《楚辞》、乐府、汉魏六朝赋、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文选、《古文观止》等等一系列诗文,还有一些科举考试的优秀作文。有研究说古代的高考复习资料叫“高头讲章”,就是把十三经的每句话都作题目,下面附上一篇典范八股文。

写字。古代私塾的学生,除了读书背书之外,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要学习写字和对对子(这是做好诗词文赋的重要基础)。不但要会写毛笔字大楷、小楷,而且为了追求更高级的科举考试功名,还要把字写的更好,写成馆阁体最好。虽然从纯书法艺术讲求,馆阁体字不是最高水准,但从端庄整丽角度来看,这种字体是有代表性的。能写这种字的人,其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和态度,这会增加考官对考生的印象分。

作文,其实就是要他们学习写作八股文。学写八股文的过程,是分开来逐步学习这个格式的。先学写“破题”,然后再学写“承题”、“起讲”等部分,直到学会写完整的八股形式的文章,谓之“完篇”,这才算初步学会写八股文了。

八股文在形式的掌握上,先有一定难度,有一个会不会的问题,会了之后,还有一熟练不熟练、好不好、有没有法度,有没有思路,有没有见解、精彩不精彩等等,还是一个无限深度的问题。学会写八股文这一形式已经很难,追求深度写出有水平的八股文就更难。

(0)

相关推荐

  • 【悦读】私塾的由来及演变

    私塾的由来及演变 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有多种: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属于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 ...

  • 我的读书生涯——口子川私塾读书回忆 || 作者 潘涌昌

    我的读书生涯 --口子川私塾读书回忆 作者  |  潘涌昌 作者潘涌昌先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会宁县建置沿革><靖远.会宁两地战囯时为北地郡 ...

  • 我的读书生涯——东岔湾私塾读书回忆 || 作者 潘涌昌

    我的读书生涯 --东岔湾私塾读书回忆 作者  |  潘涌昌 作者潘涌昌先生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赴皋兰大炼钢铁纪实><会宁县建置沿革><靖远.会宁两地战囯时为北地郡 ...

  • 看看古代学校一一恭城书院

    2019年12月12日随宝中旅游团去通道少数民族风情游.在体验了淳朴热闹的长龙宴.逗逼风趣的名曰<高山流水>的喝酒法,及侗乡特有的竹杆舞后,第二天我们来到会同坪村,这里有粟裕将军的纪念馆. ...

  • 郁达夫诗才成因初探(2)

    郁达夫诗才成因初探(2) 二 家乡秀美的山水,赋予了郁达夫特定气质的构成基因,有意无意地影响了郁氏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但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性质的,并且这种影响仅仅是在气质与其审美偏爱方面.而真正直 ...

  • 资源赠送:十三经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 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 ...

  • 【老照片】乾州蕞娃:老照片(二)昭陵

    [内容提要]小时候,我们一直把昭陵称作"唐王陵".那时候,在我们这群孩子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这唐王陵是建在一个水眼之上,棺材是用铁链子绑着悬在空中的.为什么唐王陵一直没有挖掘?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一——破蒙

    [内容提要]谈到启蒙,就不得不谈入学礼.在古代,"入学礼"是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入学仪式在古代称为"开笔礼".破蒙,目的是为了&qu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三——书院教育

    [内容提要]书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末,历时千载,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普通读书人,我们必须多少有些了解. 求学(二)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四——科举考试

    [前言]在今年高期间,我就一直想梳理这样的一篇文章,大致地介绍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改革发展和衰落.因为,科举制度不仅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对于世界而言也是一大贡献,是考试制度的渊源. 求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一)生育之六——抹项圈

    [内容提要]在娘娘庙求下的孩子,等孩子降生后把娃抱到庙里,带上炮.香.蜡.表.贡果.被面等,在菩萨面前还愿,表示谢意.用庙里给的红布做成项圈给孩子戴上,意为"拴在菩萨跟前"保佑孩子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三)建房子

    [前言]近代著名文人梁实秋曾调侃说,要想一天不安生,请客:要想一年不安生,盖房:要想一辈子不安生,娶姨太太.可见,盖房子是一件大事,麻烦事.下边作者简单归纳了建房的一些礼仪,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 ...

  • 【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三)建房子之禳院

    [前言]凡新辟宅地迁居人家,必须在正式入住以前,请村中神婆(法师)来念经做法,以祭拜安抚神灵,请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进行展示和庆祝,称之为安顿庄子."禳院". (三)建房子之禳院 凡 ...

  • 【随笔】乾州蕞娃:远山之旅系列散文(二)

    [前言]路过蓝田县辋川的时候,路边山体上那副巨大的读书人画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几经查证才知道那读书人是唐代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被人们誉为"诗佛"的王维.这是蓝田县为了促进当 ...

  • 【文化】乾州蕞娃:“风云藏”泉钞馆馆藏系列(二) 乾县徽章及背后的故事

    [前言]如果条件允许(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会选择把"风云藏"泉钞馆也做成一个系列,向大家推介馆中藏品,来追溯和展示乾县历史文化.如果说前边的随笔算是第一篇,这个算是第二篇,希望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