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二 知止章
道常无名,樸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和,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本章老子从道的体(静)和用(动)两个层面来讲道,体是用存在的前提,是用需遵守的规则,而用则是体的呈现或结果。体是恒常不变的,是无形无相的,所以老子用常道,用无名来称呼祂;而用是千变万化的,是有形有相的,所以老子用非常道、用有名来称呼祂。
“道常无名,樸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的常、无名,是道的原貌(樸:本来的样子),虽然常常因为其隐微而又平常,导致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却没有谁可以令其称臣,也就是说没有谁可以人为的造作祂。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人若能守住道的这份本然的樸,万物的气机造化将自然而然的合于道(“侯王”比喻主宰人身的我们。“万物”我们身中的气机。“宾”服从,归顺)。
“天地相和,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人若能守住这份樸,天地将阴阳和合而降甘露,滋润万物,没有人为的造作,万物却无一不受到滋润。
这些就是道的本质:常、无名、无为、生生不息,它们构成了道的体。可体从不会单独的存在,体总是同用同时存在着。因此老子接着又说:
“始制有名”
制,檏散为器的过程,也就是道化育天地万物的过程,就叫做制。有名,与无名相对应,是指道的用,即天地万物的出现。
“始制有名”混沌元始的道孕育出天地万物,“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万物一旦产生,这时候就是应该知止的时候了,“知止所以不殆”只有知止,才不会有所危险。
“知止”,读到这里,我们终于了解原来老子并不是谈天南地北的道,而是在谈我们身中的道,万物也就是比喻我们身中的气机。
那么“知止”究竟是什么意思?“知止”为什么就不会有危险?这两个问题我们放到后边来加以说明。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若能做到“知止”,本性生生不息的造化就得以开启,开启本性之造化就好比道孕育天地万物,好比溪水、河流汇入大江大海,天地万物如果没有道的化育就会死亡枯萎,大海如果没有溪水河流的汇入就会枯竭,本性的造化不能开启,我们就会堕入六道轮回,不得解脱。
本章的大意我们已经了解,但是不是还有些懵懵懂懂?我们现在再来将其梳理一遍,看看老子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老子从道的体一直讲到道的用,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里用《中庸》里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好懂,道的体说的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道的用说的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当我们内心气血很安宁的时候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因为没有发,所以老子称之为“无名”。
当我们内心气血起伏动荡时,就是喜怒哀乐已发,既然是已发,那就有名字,或喜、或怒等,所以老子称之为“有名”。
我们在喜怒哀乐已发之时,若能“知止”便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开启本性的造化,所以称之“和”。
由此可知,“知止”是就是我们修行的关键,那知止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知止”就是放下,放下什么呢?放下对内心气血起伏动荡感受的执着。要知道,我们对外在的所有追逐、渴求,无不来自对内心气血起伏动荡感受的分别好恶,因此,放下对感受的分别好恶才能釜底抽薪,才能做到真正的少私寡欲,否则只是在外面去掉所谓的物欲,不过是扬汤止沸罢了。
当做到了“知止”,自然就可以进入定、静、安、虑、得(这是《大学》中讲的,这里就不再展开。),得,得什么呢?得到本性生生不息的造化开启,得到自由自在的人生,正因为有这样的得,所以老子才说“知止所以不殆”。
那“知止”具体应该如何做呢?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段张庆祥讲师静坐导引词,期盼大家都能有所得。
所谓解脱心情上的罣碍,并不是要彻底的消灭或平抚胸膛中那些激荡不安的气血活动,也不是要对身中所升起的感受,不断的咬牙忍耐。而是要把你对胸中气血活动的罣碍,对它的贪嗔、害怕与忍耐全部都放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气血的感受或动或静时,能得到全方位的自在,只有这样,才是釜底抽薪的解脱办法,而这种方法,与你的认知与习性恰好背道而驰,因此,这项练习对你来说,相当的具有挑战性。
……
仔细观察心头里的小小动荡,也只不过是太虚内的一阵小小的微风罢了,拿出观照其他部位时的定力与智慧,去观察方寸中那个小小的动荡自不自在。你不必急着把它消灭,也不必急着与它交战,不要像神秀一样,走在那条「时时勤拂拭」的死胡同里。你只需要像观照其它部位一样,放宽胸怀,不忍耐,不改造,无畏无惧的观察它的自在。用你自在轻巧的心灵去观察它,你就已经走在究竟解脱的道路上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您的阅读!(张讲师的讲解请见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