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专利证书上的香辛料配比,说说如何鉴别一个配方的实用性
我说的这个专利证书上的配方,以及由此发生的故事,其实就是源自于我这里,而且说起来还很惭愧。
前几天整理自己资料的时候,从文件夹发现了一份关于卤制鸭子的专利证书,是1997年的,当时我也不够细心,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工序和香料品种,觉得挺靠谱,就把它收了起来。
后来有一位湖南的兄弟问我关于卤鸭货的配方,我就把这份证书传给了他,说这是一个靠谱的东西,你可以试一下。
那位兄弟实践能力很强,第3天就给我电话说,哥我按那个配比试了一下,那个药味怎么那么大呀?
是吗?我赶紧翻出电脑上的存档,仔细看了它的香料配比及食材用量,惭愧!真的不合理,食材量和香辛料量严重失衡。
由于我的粗心,让这位兄弟浪费了很多精力去实践,真是不好意思!说到这里,当然先要给大家说一下这个配方是咋回事儿。
由于里面的制作工序还是靠谱的,我们只说香料配比的问题,它的香料原配方是:砂仁40克,丁香16克,陈皮60克,桂皮200克,八角40克,草果40克,豆蔻40克,甘草60克,山奈60克,良姜120克,茴香籽60克。
总量736克,按一般的香料使用的比例来说,可以卤制150斤左右的鸭子,而这里的食材是20只。按每只鸭子4斤算,香料的用料还多了一倍,呵呵,这也难怪那位兄弟说料味好大呀!
这个小故事,是源于我的粗心,没有仔细去看那个配方,给人家造成了误导,但由这个故事引出我们今天的话题:当我们面对一张配方的时候,如何去鉴别它的实用性。
其实现在和过去大不一样,我们如果想找一个配方,很简单,网上有好多,但为什么很多朋友还要花重金去买配方,而不用网上那些呢?
只因为我们没有去伪存真的能力,不知道实用性如何,如果再缺乏基础知识,无法用实践去矫正,也就只能用金钱去换别人的经验了。
但问题又来了,用钱买来的,就一定是对你实用的东西吗?其实也不一定,所以我总是建议大家,如果有志于美食和餐饮,一定要通过系统学习,达到自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才是真正的行业修行。
以前也有朋友问过我,面对一张配方的时候,怎样看他的真假?
首先来说,我一直认为配方没有真假与好坏之分,只要摆在那里都是真实的,但却有实用性与适应性之分,我们要找到的是最适合我们,而能为我们所用的东西,这才是我们需要衡量和鉴别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实践经验,个人的对配方的理解、对技术的感悟,包括地方口味、区域特点、应用环境等方方面面。
但复杂的问题简单看,我们可以找出几个重点来说一下,当我们看到一张配方的时候(主要指香辛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第一、针对性
就是要看其针对的具体食材是什么,每种食材的属性不同,所使用的香辛料就不同,香辛料的根本作用,是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去异出香,增强后味,让制作效果达到协调均衡,才能达到享受美食的目的,因此我们首先要看它与食材的针对性。
第二、层次性
香辛料的层次性,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总结出来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君臣佐使,其方法来自于中医本草的配伍理论,而配伍理论来自于易经,五行,八卦等。
君臣佐使的另一层含义是:分清主辅与层次,才能不乱而井然有序,这是一个合理框架的前提。
我国的古代本草经典《神农本草经》中,提出的两种经典配伍是“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一君三臣九佐使”,这种框架在香辛料的配伍里同样可以使用,一些经典配方里都有着这些框架的影子。
第三,合理的使用比例
根据烹饪实践,得出卤制品香辛料使用量以食材的1%~1.2%为合理,例如我开始说的那个专利里面的配方比例,就是严重失衡的,当然不排除人家有其他的具体需要,例如隐藏配方等,但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需要考验我们“去伪存真”的能力了。
以上是我给大家交流的,关于配方鉴别的三个基本点,由于篇幅所限,此篇文章里无法说具体,在下篇文章里我尽量结合一些实例,进一步给大家提供些参考吧!
自然门美食e道哥 一个致力于给大家找方法,寻门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