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策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2LzExMTQvMjIzOTYyOTAyXzFfMjAyMTA2MTEwMjAxMzgzNDk=.jpg)
最近听说网上各大音乐平台都要收费。就连《大悲咒》这样的佛教音乐也要收费。
网友精僻留言:“我佛不渡穷比,只渡VIP。”
看来这些音乐平台也是被逼到绝路上了,不到万不得已,怎会出此下策。
当下各行各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部分行业和产业获利能力降低,生存压力山大。
凡是闷头赚大钱的都是免费模式,甚至是烧钱模式。淘宝免费开店,微信免费注册,百度也是免费的,滴滴不仅不额外收费还给补贴。
如果这些平台上来就搞收费,恐怕早玩完了。但人家没有,完全是免费的。当初还替人家操心,他们不收钱吃什么喝什么呀?
多年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免费的商品是最贵的商品。虽然知道人家的商品贵,但认了,而且服气。被人掏空了口袋,最后还说声谢谢。
这是高手,是策略高手。不像某些平台上来就喊收费,听一首歌三块。三块钱富不了你,也穷不了我。却引来骂声一片。
有人就声明了,不管好听不好听,要钱的一律不听。
这样的收费看来不得人心,效果想来不会太好。也许是名利双损。这岂不是一个下策。
视频平台火爆,音乐平台冷清,这也是让音乐平台心里不平衡的一个原因。为什么那些网红一声“老铁”粉丝就几十几十地刷礼物,一句“666”粉丝就几百几百的给。而一首歌需要作词、作曲、演唱、录音、制作等多道繁琐品的工序,只收几块钱而不被大家认可。
不管你心里平衡不平衡,不买账的依旧不买账。虽然有一些歌手的粉丝给摇旗呐喊,也有明人大碗、砖家学者擂鼓助威。看来终也难撼动人心。
事情总是顺势而为的昌盛,逆势而动的式微。不要看人家火了就眼红,火有火的理由。网友刷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几万的礼物是愿意,没有人是被逼着掏腰包的。同样不愿意花几块钱买VIP的也是自愿,你逼也逼不出来。
收费不是不可以,但要有方法,润物无声。谁说支付宝、腾讯不收费?只是没有简单粗爆的收,是技巧性地溫柔地收。可这一招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何况是财富呢。
音乐、歌曲是高雅的艺术,即使是通俗歌曲也是高雅的。诗三百里的好多不就是古代通俗歌曲的歌词。也和雅颂并列传承。
艺术的价值不能简单用物质来衡量,听一首歌三块钱,是贵了还是贱了不好说。但是感受到一种逐利的熏心,而少了艺术的享受。
想要体现歌曲的价值应该有许多方式,高雅的内容配上高雅的形式多好,这样才统一。
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该得的物质回报,歌曲音乐也应该用对应的物质去体现出未。这些工作该怎么做,需要多用用心。
如果经营艺术的高度能与艺术的高度同高,那一定是另一个局面。
而艺术的价值也能得到新的诠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