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肝脾的九种方法:
调理肝脾的九种方法:
①疏肝健脾法: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疼痛,情志抑郁,叹气,纳差食少,腹胀便溏,苔薄白,脉弦等。代表方为四逆散或逍遥散。
②泻肝扶脾法或称“抑木扶土法”.临床表现为腹痛泄泻,泻后痛减,痛泻与情志有关,伴胁痛,胸闷不舒,腹胀,肠鸣矢气,苔薄或微黄,脉弦。代表方为痛泻要方。
③补脾泻肝法或称“培土泻木”法:.临床表现为食少纳差,脘腹胀痛,大便不调,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无力。代表方为柴芍六君子汤。
④补脾养肝法:临床表现为纳少脘胀,神疲乏力,形体消瘦,头昏目眩,眠少梦多,心虚胆怯,舌淡,脉虚细。代表方为六君子汤合四物汤或归脾汤。
⑤泻肝和中法:表现为胸胁、脘腹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郁闷或烦躁易怒,或口干口苦,或心烦易怒,或便秘,苔薄白或薄黄或黄,脉弦或数。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化肝煎。
⑥柔肝滋脾法:临床表现为胁肋及脘腹隐痛,口干纳差,脘痞腹胀,大便或秘、心烦少寐,舌嫩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方用一贯煎。
⑦暖肝温脾法:临床表现为院腹冷痛、喜温按,时有腹泻,恶心欲吐,手足冷,舌质淡,苔白,脉弦紧等。代表方为理中丸合吴茱萸汤或暖肝煎。
⑧理气化瘀法:临床表现为胁助脘腹疼痛、痛如针刺,或疼痛固定不移,舌质暗红, 脉涩或弦紧等,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失笑散。
⑨清利湿热法: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脘痞胸闷,泛恶欲吐,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方用茵陈蒿汤合连理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