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报|| 玻璃珠讲述南宋海上丝路贸易故事
玻璃珠饰是古代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区域居民钟爱的装饰品。约公元前5世纪起源于印度半岛东南部的印度-太平洋珠(Indo-Pacific beads)长期广泛流通,考古学家在南亚和东南亚发现了多处生产遗址。至12~14世纪,一种全新的螺旋玻璃珠(coil beads)制品在中国南海周边地区大量出现,近乎取代印度-太平洋珠制品,但有关它来源的研究还十分缺乏。
多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分析及保护工作。近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生田陈馨针对其中的玻璃珠开展了系统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of glass beads from Nanhai I shipwreck and new evidence of lead tin yellow type II in China发表于业界重要期刊Heritage Science。
印度-太平洋珠的成形工艺为拉制法(先拉制玻璃管,再截段烧熔整形),化学成分属于m-Na-Al, v-Na-Ca, m-K-Ca, m-K-Al或m-K-Ca-Al玻璃系统。螺旋珠的成形工艺为卷制法(将玻璃熔体细条状盘绕于金属轴上冷却即得),形似弹簧的一个单元节,化学成分属于K-Pb或高Pb玻璃系统。根据成分特征以及流行区域,国际考古学界推断螺旋玻璃珠原产于中国。但我国此前极少见到类似传世或出土文物,考古发掘也未见相关窑址或作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