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报|| 玻璃珠讲述南宋海上丝路贸易故事

玻璃珠饰是古代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区域居民钟爱的装饰品。约公元前5世纪起源于印度半岛东南部的印度-太平洋珠(Indo-Pacific beads)长期广泛流通,考古学家在南亚和东南亚发现了多处生产遗址。至12~14世纪,一种全新的螺旋玻璃珠(coil beads)制品在中国南海周边地区大量出现,近乎取代印度-太平洋珠制品,但有关它来源的研究还十分缺乏。

多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分析及保护工作。近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生田陈馨针对其中的玻璃珠开展了系统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of glass beads from Nanhai I shipwreck and new evidence of lead tin yellow type II in China发表于业界重要期刊Heritage Science

印度-太平洋珠的成形工艺为拉制法(先拉制玻璃管,再截段烧熔整形),化学成分属于m-Na-Al, v-Na-Ca, m-K-Ca, m-K-Al或m-K-Ca-Al玻璃系统。螺旋珠的成形工艺为卷制法(将玻璃熔体细条状盘绕于金属轴上冷却即得),形似弹簧的一个单元节,化学成分属于K-Pb或高Pb玻璃系统。根据成分特征以及流行区域,国际考古学界推断螺旋玻璃珠原产于中国。但我国此前极少见到类似传世或出土文物,考古发掘也未见相关窑址或作坊。

“南海Ⅰ号”出水玻璃螺旋珠分为黄、橙红、蓝、浅红、深红5种,黄色者居多。珠子外径约2.5mm,内孔径约1mm,另有黄色大珠直径约4mm。部分玻璃珠因制造缺陷呈弹簧状。其元素组成均为K-Pb玻璃或高Pb玻璃。“南海Ⅰ号”玻璃珠与南海周边地区出土螺旋珠成分、工艺高度吻合。结合该沉船向东南亚外航的考古背景,可以确证螺旋珠是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货物。
在南宋《诸藩志》中,记载商人用“五色烧珠”“五色琉璃珠”等商品与南海周边各地区居民交易,佐证螺旋珠的出口历史。国外学者根据文献证据认为其产地可能在广州、泉州、苏州等地,但一直未有实物证据。“南海I号”玻璃珠与瓷器等货物共存的背景确认了螺旋珠产自中国,且有助于缩小玻璃珠具体产地的可能范围。本研究分析了“南海Ⅰ号”玻璃珠的Pb同位素比值,数据与同船装载的磁灶窑绿釉Pb同位素比值一致,证明玻璃珠原料产自泉州地区,玻璃珠的制成很可能也在同一地区。其制造技术与陶瓷铅釉工艺紧密相关,玻璃生产相关的遗迹可能分布在陶瓷产区附近。本研究为此类玻璃珠制品的考古发掘提供了线索。
-黄色珠中的铅锡黄着色剂颗粒
此外,“南海Ⅰ号”黄色珠的着色剂为铅锡黄,这在印度-太平洋珠是常用呈色成分,但在我国清代之前的文物中极为罕见,且多可确认并非本土产品。对“南海Ⅰ号”黄色珠的Pb同位素研究证实,铅锡黄与玻璃基质系同批铅料、同时同地生产。铅锡黄在铅玻璃体系的引入,体现了以出口为目的产品有“定制”的特色,也展现了南宋海上丝绸之路商业交流以外的的技术交流价值。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