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有一首儿歌,这样唱:“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叫“五月五”“重五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最能表达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之道,其中,“五”,体现的是天道;“午”,体现的是地道;“端”,体现的是人道。
它肩负着历史的厚重,蕴含的智慧仍然启示着今天的我们。

天道阴阳,神圣之“五”

《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传统文化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之下发展变化的,宇宙间的一切秩序都是阴阳有序运转的结果。

具体来说,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五行又进而产生了万事万物。

古人造出“五”这个字,就是为了表达这种“天道阴阳观”,上下的两横分别表示阳和阴,而中间交叉的“乂”表示阴阳交错,相互作用。

因此,五是天数,代表天道,“天道阴阳,五行为本”。

五又是阳数,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节”。

地道吉凶,恶月之“午”

古人说:“五行之气有偏全,故万物之命有吉凶。”

阴阳二气运行于大地之上,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就会有偏差,不均衡,所谓“地有刚柔”,地上的万物由于所属“五行”的差异而命运不同。

因此,地之道,有吉有凶。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录阴阳之气在一年四季中的运转,由此产生一种历法叫做“干支历”。

端午之所以叫“端午”,是因为这个节日在干支历中,属于“午月”。

午月,是“阴阳转换”的月份,阳气盛极转衰,阴气开始滋生,旺盛的生机突然遭到阴气的侵犯,这就是“凶”!由此午月被认为是“恶月”“毒月”。

五月中有九日是“九毒日”,端午则是“九毒日”的第一个,而且端午还是“杨公忌日”,百事禁忌,什么都不要做。

从气候上来看,五月仲夏,湿热弥漫,人也容易生病,在过去是瘟疫流行的时候。

所以,端午节首先是趋吉避凶、追求安康,其次才是欢乐的佳节良辰!

如果说道家思想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生命哲学,那么道教就是顺天应地、趋吉避凶、保养生命,从而使生命升华的实践修行。

端午节的很多习俗都与道教有关,端午也是道教的“地腊日”。

传说,很早的时候,“端午”这天,龙虎山都会聚集很多恶魔,群魔乱舞,太上老君就派张天师坐镇龙虎山,“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提菖蒲剑,降魔五万五”。

张天师骑着用艾叶扎成的神虎,手拿菖蒲变成的宝剑降妖除魔,从此人们就在端午悬挂艾草、菖蒲,以驱除邪祟。

张天师指的是汉末时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道陵,张道陵在死后被道教徒神话为天师、神仙。

过去还在端午日流行请天师钟馗,钟馗为鬼中之神,在端午日吃鬼,斩灭五毒,祛除百病,他的画像能镇宅,保佑平安。

在道教的观念里,生命是可以提升等级的,人可以修炼成仙,植物动物也可以修炼成人、成妖、成仙。

端午节有饮雄黄酒的习俗,传说是为了让人形的妖怪现出原形,《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现出蛇身的。

道教还认为,“五月五日,乃续命之辰”,由此产生了小孩子在端午日拴五色线来保安康的习俗。

人道德智,天地之“端”

“端”字的意思:一个是开端,一个是端正。

“午”也是“端”,也是“正”。进入故宫,过了端门就是午门,午饭就是正餐,而午夜就是黑暗正浓的时候。

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人是天地的灵明,要保持初心,做人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人之道,是德行与智慧。儒家的要求就是修成“人道”,做一个大写的“人”。

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而屈原体现了儒家仁民爱物、忠直坚贞的精神。

端午节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曹娥”,曹娥的父亲淹死在江中,见不到尸体,曹娥年仅十四岁,沿着江岸哭着寻找,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又过了五天,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曹娥的传说宣扬了“孝道”,端午节还有祭祖的习俗,这都是儒家思想的表现。

端午节起源还有一种佛教说法是“五月五,恶鬼索命”,高僧由此驱鬼祈福,他们“划龙舟”却是在高山划的,目的是为了“安龙”。

这里的“龙”象征着人的“贪嗔痴”等,“安龙”就是用智慧让自己觉悟,从而超脱人生。

(0)

相关推荐

  • 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

    天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再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则天地之相分,阴阳之侯列,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逢之临盘,观其形,辨其意,审其时,度其势,动于阴末,止于阳极.其 ...

  • 端午节,为啥要辟邪?有哪些习俗?

    端午虽然不是鬼节 却是古人对阴阳崇拜的一种体现. 端午节又称重午节, 与春节.清明.中秋并称 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是夏初最盛大的节日,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 端午节快乐 每到这一天,家家 ...

  • 《易经》是天书吗?

    文:白云先生 上古三大奇书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几千年来,因为其晦涩难懂,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又是谁写的?易经是干什么的?...... 下面我们就一一揭开&l ...

  • 【节日文化】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节日文化] 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

  • 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以道家入门为最方便的捷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思想. 儒道佛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皆有论述,普遍认为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不 ...

  • 儒道佛的精髓就在一个同音调的汉字里,修为也用同一个汉字作参照

    神奇的同音汉字 三个同音字.东汉以后,佛学进入中国,最先依附于方仙道,渐渐扎根扩散.佛学虽是外来哲学,但由于大量吸收道学.儒学的有益成分,以道.儒两家学说进行教理教义方面的改造,通过长期的嫁接磨合,逐 ...

  •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

  •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南怀瑾老师在2010年太湖讲大学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观点. 他老人家说,儒释道三家都是重男轻女的.包括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学术流派,都 ...

  •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

    中国的花草.山水总是和文化血肉相连,难舍难割.兰花乃草中尤物,花中至宝,更是国人最爱.从古自今,咏兰.绘兰.画兰--,不朽杰作不计其数.屈原爱兰,曾托兰花以言志,其中有一句描写兰花的句子"秋 ...

  • 复杂系统的解与儒道佛

    儒,通过一系列因果实例总结后产生了一些列做人处事的规章制度,处世讲究以仁处世,做人要做君子,做君子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繁文缛节,以君子的行为改变别人,改变世界(系统),所以归纳下来,儒研究的是蚂蚁社会 ...

  • 敬静净,儒道佛三家的人生境界

    儒家的敬 敬的意思很多.比如我们现在讲的尊敬.敬就是要尊重别人,即便对方是一个乞丐,一个小孩子,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 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当心".<论语>中说" ...

  • 谈谈我对儒道佛的一些浅显认识

    (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经过一个学期的短暂而快乐的学习,我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对儒道佛三家传统思想文化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解.课堂上,老师们引经据典,课后,自己也兴趣使然查阅相关书籍,学思结合,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