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迎夏至,要养阳养心、冬病夏治,夏季养生重点全在这儿了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今天是端午节,小乐祝大家端午安康。

图源:pixabay.com

粽叶性凉,能清热止血,活血消肿;糯米性温,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所以从中医角度来看,粽子算得上一种药膳,初夏时适量吃点,不仅能消暑,还能滋补。

但粽子也是一种高碳水、高热量主食,如果馅料里加了猪油、五花、咸鸭蛋等,脂肪含量比素粽子更高。想更健康地过好端午佳节,得这样吃:

DRAGON BOAT

FESTIVAL

1. 尽量不吃冷粽子,否则极易消化不良,造成积食、恶心、食欲不振。粽子要煮透,趁热吃。

2. 慢慢吃,每口少吃一点,细嚼慢咽,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这样做既能增强饱腹感,也能防止被粽子噎住。

3. 搭配清爽的绿茶、大麦茶,能帮助吞咽和消化。

图源:pixabay.com

DRAGON BOAT

FESTIVAL

4. 糖尿病患者浅尝辄止,不要蘸白糖或蜂蜜。

5. 胆结石、胆囊炎或胰腺炎患者不要碰肉粽、蛋黄粽等高脂肪、高蛋白咸粽,以防病症急性发作。

6. 不管是素棕还是肉粽,肠胃疾病患者都要少吃,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加重病情,严重的甚至溃疡穿孔、肠胃出血。

7.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要少吃添加了猪油、猪肉、咸鸭蛋等配料的粽子,以防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8. 粽子热量高、碳水多,不要贪食。吃了粽子以后,其他主食可以少吃点。健康成年人每天不要吃超过3-4个粽子,同时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些荤菜。

今天还是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明天又要回归正常的工作与学习轨道了。过了端午,就是夏至。下周一(6月21日)夏至,北半球将迎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天起,酷暑正式来临,万物将迎来最旺盛的生长季。此时养生,重在养阳和养心,“冬病夏治”正当时。

图源:pixabay.com

养阳和养心

根据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要旨,养生要顺应自然,即“顺应四时阴阳之变,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

如果按照寒热划分阴阳,春夏行阳令,春时阳生,夏时阳盛;秋冬行阴令,秋实阴收,冬时阴藏。在阳盛的夏日,人们总贪凉,吃冷饮、吹空调,寒湿之邪极易入侵,损伤阳气,导致空调病、感冒、肠胃炎等疾病,

《黄帝内经》还强调除了养阳,夏日养生的关键还在于养心。

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人体的心脏。因为天气炎热,人心火旺盛,容易心烦、生气、暴躁、失眠。这种不良情绪会让心神受伤,导致肝气郁结、脾胃失调、免疫力降低、内分泌紊乱等。养心尤为重要。

图源:pixabay.com

该如何养阳、养心?

1. 忌贪凉。空调不要开太久、彻夜吹,也不要吃太多冷饮。从炎热环境进空调房间时,注意给肩颈、头部保暖。

(0)

相关推荐

  • 夏季医理琐谈

    夏季到了,因为湿浊之邪加重,湿易伤脾胃,多数人都会有食欲不振的现象:因为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或被蚊虫叮咬腐败,或者贪于"祛暑降温"食用大量生冷食物或冰镇饮料--诸多饮食失节,有很多 ...

  • 吃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食物,血液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几千年前就传承下来的习俗,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食物,虽然南北方的粽子可能会有所差别,味道也有很多种口味,但是无论是粽子的叶子,还是糯米,性质都是一样的,而糯米黏度很高到 ...

  • 泉州30岁小伙抽出的血竟是乳白色!只因一口气吃下4个大肉粽

    五月端午,粽子飘香,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粽子虽好吃,可不能吃多.端午节前,泉州就有位小伙子一口气吃下了4个大肉粽,结果,把自己吃进了医院!抽出来的血都变成了这样! 医生供图,此为去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 ...

  • 伤心痛哭时,为何心脏会跟着酸痛?原因你想不到,还有可能是因为“心碎综合征”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古往今来,诗人笔下关于「心碎」的描写总能直击心脏,引发共情.当我们真的伤心欲绝时,确实能感觉到到胸口像被一只手 ...

  • 老人这样过夏天真的可以延年益寿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尤其在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我们有自己的养生文化,这一养生文化不仅理论与实践,更有着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底蕴.养生这个主题太过宏大,一时半会儿还真扯不清,咱们回归正题 ...

  • 这种粽子,我一口气能吃七八个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 粽子勾起了我的那段团圆回忆.』 每年初夏,龙泉驿金黄的枇杷快下市时,端午节就到了,城里乡下飘起了粽子香.往往等不及端午节的到来,各类粽子就出现在各大超市.五芳斋粽子. ...

  • 纯粹中医白粹昭教你夏至养生:节饮食安居处 夏季养阳养心

    选自学苑出版社新书<纯粹中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应心而养长,夏季重养心.心为何物?心有肉团之心,藏于胸腔两肺之间,平日多不觉:有藏于心中无形之神气,更为微妙. 气喘吁吁,或因于剧烈运 ...

  • 立夏 | “养阳”“养心”还要“养背”

    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之后气温升高,雨水较多,万物生长较快."称体重,防疰夏"包含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夏季万物生长的期望. 华东疗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兼中医科主 ...

  •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 记住6点养生要诀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 ...

  •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 记住6点养生要诀!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 ...

  • 立夏养生重在养阳 记住6点养生要诀!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 ...

  • 早养胃,午养心,晚养百脉,夏季养生你必须知道这3件事!

    文章由橘杏缘学院专业审稿老师审核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收听全文↑) 顺时养生,百病不生,每个季节,都有其养生重点.进入夏天,养生有3件大事要特别注意,中老年朋友不可不知! 这3件大事就是:" ...

  • 春夏养阳,冬病夏治,该如何治?

    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的 三伏天 又开始了,中医常提倡"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更有"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一说,随著季节 ...

  • UC头条: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四时养生需辩证看待

    点击加载图片 <煮茶图> 丁云鹏(明) 点击加载图片 <佳雪围炉图> 钱贡(明)请输入图片描述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霜降过后,今年的秋季 ...

  •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四时养生需辩证看待

    点击加载图片 <煮茶图> 丁云鹏(明) 点击加载图片 <佳雪围炉图> 钱贡(明)请输入图片描述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霜降过后,今年的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