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八雄:中山国是何来历?

中山国非常特殊,是在东亚一片黄种人的海洋中一个白人之国,是白狄在春秋战国时代所建,最早的白狄人是生活在辽阔东欧草原上的雅利安人,由于气候变迁而不断裹挟着古羌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东迁,他们先是来到陕北绥德,最终来到中国河北省太行山一带,因国中有山而名“中山国”。

具体来说,这个国家地处太行山以东的燕、赵之间,东邻燕国,其他三面为赵国所包围,国都原来在顾(今河北定县),后迁都灵寿(今河北灵寿城西南)。

2400多年前,即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建国称公,据记载,他们的风俗诡异,与中原非常不同。“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偎倚不休息,终日欢乐歌之又好悲。”——这是一个一开始就自带悲剧色彩的国家。

1

由于和周围的黄种人文明非常不同,中山国的存在始终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立国仅7年,就于公元前408年被并不接壤的魏国所灭。魏文侯派太子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挚被立为魏国国君, 这就是著名的魏武侯。

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深处。

中山国落入魏国手中,赵国在旁边看着极为不爽,认为魏国不应该在赵国境内有中山这么一块飞地。因此赵国暂时抛弃了种族成见,暗中谋助中山复国,他们为中山人提供了中原先进的冶炼和兵器制造技术,中山人也励精图强,于公元前378年或稍前,中山恒公(武公的儿子)带领族人击败了魏军后复国,并把都城迁往灵寿。下为灵寿都城复原图👇

在灵寿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铜版“兆域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图,这大大超越了当时中原诸国文明。👇

2

中山复国了,曾经的盟友赵国却翻脸了——因为中山国人是白种人,文化又和赵国迥异,且在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赵国自然不能容忍存在这样一个国中之国。

于是赵国联合燕国屡屡攻打中山国。中山国为保卫自己,在公元前369年(赵成侯六年)建了一道长城,它大体上纵贯于保定西部太行山东麓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县。《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

中山国长城高约3米,宽0.5-2.5米,和中原各国用夯土筑城不同,中山国是砌石块做边墙,中间用碎石填充,类似于古罗马为防卫蛮族所建的哈德良长城。有意思的是,中山国这道长城是中国历史‬最早的长城之一。👇

依靠坚固的石砌长城,中山国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国家,与大国对抗。《战国策》记载:中山全民奋起迎战燕、赵,“南战于长子(今河北临城),败赵国;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燕将。”

中山国仅是“千乘”之国,而敌人为两个“万乘”大国,居然能再战再胜,可见复国后的中山士气之盛!中山国此时拥有2250乘马车,2万2千职业军人,22万5千民兵。其实力已经超过宋国,中原的黄种人各国被迫承认中山国———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君主一起称王并互相承认,史称“五国相王”。中山国正式成为战国八雄之一。

3

赵国虽然口头上承认了中山国,但仍视中山为心腹之患,必欲除之以后快,赵武灵王图变胡服时就说:纵使世人都嘲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命赵袑为右军将、许均为左军将、公子章为中军将,自己亲率三军突破中山国长城防线,连下鄗邑、石邑、封龙、东垣四城,中山王(妾子次虫)被迫割四邑与赵国求和。

公元前303年,赵国撕毁合约,再次进攻中山国,经过两年激战,公元前301年,赵军攻破中山国都城灵寿,中山王(妾子次虫)被迫流亡齐国,赵人立中山王尚为傀儡。

公元前296年,赵国干脆废黜了中山王尚,将其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桓公后,传5世,享国200余年时间,至此在黄种人的海洋中宣告灭亡。

中山人也溶解在华夏民族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