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赤峰人的你知道吗?
“鹤老离巢松化石,鸾孤照水竹穿沙。”从古至今,化石在人们心中象征着似水流年。赤峰有一处地方,闻名世界,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和科研人员不断前来此地——这就是宁城的道虎沟。
在这里,哺乳动物第一次在天空展翅翱翔,第一次在水中浮沉游荡。
在这里,远古的生命留下了亿万年的讯息,留下了无数的奇迹。
在这里,后来者惊叹那些逝去了的辉煌,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抚摸岁月的清浅,化石将时间定格,将生命永远凝结。即使躯壳禁锢在一方岩石中,腐朽的双眼注视的,是沧海桑田,一眼万年。
人民日报社的中国画强元课题组主任
李树森曾评价宁城
是一座经过亿万年地球与生命
演化铸就的化石宝库,
是一部探索远古奥秘、
破译生命变迁的百科全书。
身为赤峰人的你知道吗?
“宁城,以盛产古生物化石而闻名全世界。”
你知道宁城中华草吗?
宁城中华草 复原图
宁城中华草化石
今年四月,
一株1.25亿年前的
“宁城中华草”被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但你不知道的是还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化石出自宁城。
都有哪些呢?
一起来看看吧!
1.64亿年前的獭形狸尾兽
獭形狸尾兽复原图
獭形狸尾兽化石
獭形狸尾兽化石出土自宁城道虎沟,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地层,属世界级地质遗迹。它生活在距今约1.64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半水生哺乳动物,同时也是已知体型最大的侏罗纪哺乳动物,它的发现将哺乳动物适应半水生生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亿年。
远古翔兽
远古翔兽复原图
远古翔兽头部复原图
远古翔兽化石
远古翔兽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前,与小型飞鼠相当,是已知发现的最早会滑翔飞行的哺乳动物,并且也是迄今唯一与恐龙同时代的飞行哺乳动物。
它的发现改变了“5100万年前出现的蝙蝠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哺乳动物”的传统观点,并将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推前了至少7000万年。
道虎沟足羽龙
道虎沟足羽龙复原图
道虎沟足羽龙化石
道虎沟足羽龙是种小型、有羽毛的手盗龙类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的道虎沟化石层,约1亿6800万年前到1亿4000万年前,属国家级地质遗迹。
它是长有羽毛的真手盗龙类兽脚类恐龙。
道虎沟足羽龙不是鸟类,却长着像鸟类那样真正的羽毛,说明在晚侏罗世羽毛已经出现在恐龙的许多类群中,因此羽毛不能再被作为区分恐龙与鸟类的标志。
天义初螈
天义初螈复原图
天义初螈化石
天义初螈生活在距今1.65亿年前,又叫娃娃鱼,是已知发现最早的冠群真螈类生物。
它的发现证明了包括娃娃鱼在内的隐腮鲵科动物起源于侏罗纪时期的亚洲大陆而不是北美洲。
现在的娃娃鱼与这些化石虽然时间相隔1.65亿年以上,但是二者在解剖结构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具有罕见的演化停滞现象,被称为生物进化的“活化石”。
哺乳形巨齿兽
哺乳形巨齿兽复原图
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原始形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是目前发现最原始的具毛发的哺乳动物。
它的毛皮和其它皮肤衍生物(如跗骨毒刺),证实了早期原始形哺乳动物已广泛具有哺乳类皮肤结构。
道虎沟雨含果
道虎沟雨含果化石及复原图
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一直是古植物学家、现代植物学家和演化生物学家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化石能为探索这一科学问题提供可靠的实际资料。
南京古生物所王鑫研究员等在英国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报道了来自中国内蒙古中侏罗世的被子植物化石——道虎沟雨含果(新属种)。
该研究再次确认侏罗纪已经出现了被子植物,为人们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渤大侏罗草
渤大侏罗草化石及复原图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李秉滔用“了不起的发现”来评价渤大侏罗草。
1.64亿年前中侏罗世地层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化石被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的韩刚教授发现,这个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前人提出的被子植物演化观。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中国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
当时,欧美植物学界大部分人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早白垩世,而渤大侏罗草的年代比早白垩世提早了大约4000万年。
看完这些化石
你一定会感叹,
这么多闻名世界的化石
竟然就在赤峰人的身边。
而你,
甚至还没有见过。
有对化石感兴趣的小伙伴
可以亲自去
宁城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和
道虎沟古生物化石保护馆去参观哦
馆藏化石更加丰富,
还有电子语音科普讲解,
不怕看不懂!
全媒体记者:鲍安妮
新媒体编辑:鲍安妮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