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期了到底能不能吃?
食物是一过保质期就坏了吗?
过了保质期是否要扔掉?
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来说每样产品的具体保质期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或国家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以行业内默认的时间标注。
因此食品的保质期相当于企业就产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我们所熟悉的保质期主要有两种名称,一个叫做最佳食用期限,另一个叫最终食用日期。最佳食用期限是指在这段时间内食物的品质是最好的,如果已经超过这个时间,但是色、香、味没有改变,仍然可以食用。而保存期是指建议的最后食用日期即有效期,它是指该食品在任何规定贮藏条件下,预计保存期的最后期限。在此日期之后,产品可能不再具有消费者期望的品质特性。并且食品不宜再销售。
所以保质期比保存期的时间要短。但随着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的修订,已经取消了此定义及相应的条款。从食品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已经不再宣传所谓保存期了。
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但是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等产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等变化物质的影响而过早变质,所以食物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开启的食物的保质期将会缩短,所以应尽早食用完,避免产品变质。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例如0℃~4℃)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合于销售。
那么,食品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吃了吗?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食品过了保质期之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但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并不是一过保质期就不能食用,只是口味、风味上有些差别,大家没有必要过于恐慌。超过保质期的食物也不等于变质、不能吃甚至有毒,这需要视情况而定。一些食品过了保质期也是可食用的,只是品质和营养会发生某种程度的降低,却不会产生安全问题。但出于对生活质量及安全隐患的考虑,仍建议使用保质期内的食品。保质期内的食品安全性和口感无疑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