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九十六篇:苏轼传之宦海沉浮 (一)归去来兮

  

郑熙亭文存之九十六篇:

苏轼传
第八章 宦海沉浮
一 
 归去来兮
寒风飕飗,眉山故人巢谷来投。巢谷一身风霜,两鬓苍白,声如洪钟, 歉然道:“有累子瞻。”便把来由说个明白:巢谷举进士不第,即从忠州(今四川忠县)团练副使韩存宝学兵书,存宝待之以礼。会受命经制沪州夷蛮,存宝吝于杀伤,乃坐逗留无功,伏诛。临刑,存宝嘱巢谷曰:“为将恤民获罪,死而无憾。但忧妻子饥寒耳。”乃尽出所蓄银数百两,托付巢谷即就戮。巢谷一诺千金,变姓名,走江湖,徒步至其家,授银存宝之子。只身逃亡江淮间,跋山涉水,来到黄州。东坡感巢谷忠义,时在大寒,行将新岁,毅然安置巢谷在雪堂住下,命迨、过二子,尊为业师。作书堂兄子安道:“巢三见在东坡安下,依旧似虎,风节愈坚,师授某两小儿极严。”以告巢谷家中也。

东坡不时到雪堂与巢谷叙话,作有《大寒步至东坡赠巢三》 诗:“相对不言寒,哀哉知我贫。努力莫怨天,我尔皆天民。”至元丰六年(1083)遇赦,巢谷方还家。 此时是元丰五年(1082)岁末,苏家一年辛劳,幸得温饱,有米下锅,润芝自是高兴。云儿已满20岁,俏丽聪敏,颇晓诗书音律,歌东坡新词,虽 乐府高手亦不如。其自12岁入苏门,九年间颠沛坎坷,为润芝一大帮手,自 命为苏家人。即由润芝做主,于年前择日纳作东坡之妾,赐名朝云,字子 霞。此时,苏过11岁,苏迨l3岁,苏迈24岁,孙儿楚老5岁。东坡一家儿孙满 堂。再也无意为官了。

东坡欲作归老之计,陈慥极为赞同,新正过后,便为其觅得一段好田。 坐落在荆南头湖庄子,去府五六十里,“有田五百来亩,厥值六百千,先 只要二百来千,余可迤逦还”。此庄在黄州东南30里,亦名螺师店。问准陈 慥,东坡即往螺师店相田。骤得风毒之症,左臂红肿,闻麻桥人庞安时善医 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因赋《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 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体将白发唱黄鸡。
春耕劳作,东坡“复以风毒攻右目,几至失明”。是年东坡多病,“春夏多苦疮疖、赤目”,卧病近百日。赤目方愈,腿上又生一疮,行坐皆废。 后经巢谷采来草药,炙而煎为茶汤,早晚各服一盅,并用药渣搓洗红肿处, 始得痊愈。东坡求其方,巢谷曰:“此方得于军前,专治伤寒及阴阳二毒, 救于危急,立见效验。”出示其方曰“圣散子”。药性微热,服之却觉清凉。嘱东坡不可外传。正值黄州“风毒”流行,东坡乃依方采药,“于大釜中煮之,不问老少良贱,各服一盏,时气不入其门。平居无疾,能空腹一服,则饮食倍常,百疾不生”。徐君猷太守因知巢谷,以为卓行义士,待之如宾。
东坡卧病期间,老朋友杨绘,退居江陵,遣其弟杨庆基见访,“示谕田事”,东坡回书言病,请他帮助办理,杨绘很快帮他觅得三处田产:军屯之东三百石者、官务相近有一庄、定襄胡家田,让东坡挑选。东坡相信,由杨绘参与,“必无遗策,小子坐享成熟,知幸知幸”。恰有建安章质夫,遣其子探望东坡,即托他“于舟中载二百千,省上纳”。又有范镇从京都来信, “欲为卜邻”,东坡回书婉言谢绝,并请托他“指挥从者干当”,帮助卖掉京师宜秋门外的房子,“卖此业可得八百余千”。有了这笔款项,在“荆 渚”买田,也就够了。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东坡经营半年,终无成就。慨然而叹曰:“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稻田,以充饘(zhān)粥耳, 而所至访问终不可得。岂吾道方艰难时,无适而可也?抑人生自有定分,虽一饱,亦如功名富贵不可轻得耶?”
东坡患病,传至江浙,友人惊疑不定,于是参寥自吴中来访。以讹传讹,愈传愈奇,“都下忽传公病没”。以至神宗有闻,问尚书左丞蒲宗孟以虚实,蒲回奏:“外间似闻此语,亦未知的实。”神宗于是动了善心,“忽出手札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兹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因量移临 汝(今河南省汝州市)”。
元丰七年(1084)正月二十五日命下,苏轼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三月,朝命到黄州。东坡方忙于买田,忽接“量移”之命,实在不想离去,“欲乞依旧黄州住”,圣命难违,不敢不赴, “数日念之,行计决矣”。东坡拜辞左邻右舍,将雪堂赠送给潘丙之侄彬老,东坡之田归还官府。
四月一日,东坡告别黄州,黄州友人、雪堂邻里,携鸡豚至雪堂,为东 坡饯行。席间,众人请题诗留别,东坡强忍热泪,赋《满庭芳》词曰: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 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 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 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 时与晒渔蓑。
此时,苏迈“亦授德兴尉”,亦须赴官。朝云于年前九月二十七日生一 子,取名幹儿。一家老幼,只好走水路,沿江入淮,溯汴河至陈留出陆至汝州。
东坡先生北归!黄州倾城相送,鼓角齐鸣。众人皆送至慈湖,王文甫兄弟、陈慥、参寥等,随同过江,夜登武昌山上北望,闻黄州鼓角,东坡凄然泣下。陈慥陪东坡至九江。四年黄州,东坡曾“三往见季常,季常七来见余,盖相从百余日也”。乃以《岐亭五首》为赠。季常辞归,东坡即与参寥入庐山。山中僧人奔走相告:“苏子瞻来也!”东坡留山中十余日,“得十五六奇胜”,赋诗十余首,传世名篇《题西林壁》即此时之作也。

游过庐山,东坡携家至筠州,与子由共过端午节。参寥告别,苏迈亦将赴饶州德兴任所。东坡以石砚赠迈,并为铭曰:“以此求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六月初九日,送苏迈至鄱阳湖口,舟人指曰:“彼石钟山也,其石扣之有声。”东坡笑而不信,谓苏迈曰:“吾尝读《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道元以为水石相 搏,声如洪钟。至唐李渤,以为其石扣之铿然有声。余仍疑之,事不可凭耳 闻而臆断也。”苏迈曰:“石钟山近在咫尺,何不探其究竟?”于是,父子 二人,趁月明之夜,“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 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訇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鞑之声。与向之噌訇者相应, 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訇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鞑 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人之不余欺也!’”东坡于舟中,就其所见,作

《石钟山记》。 暑热行船,一家老小,倍受旅途之苦。七月二十七日船抵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七月二十八日未满周岁的幼子幹儿病亡。东坡以诗痛哭道: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朝云更是哭得死去活来。王夫人润芝也病在舟中。东坡只好泊船于石头城下,迟留一月。此时荆国公王安石,闲居钟山之下“半山园”,东坡因变法之初,意气用事,多次上书论新法不当;历经数州,亲眼所见,新法虽未尽善。绝非如前所论一无是处。心中仍有许多疑问不得其解。乃过半山园谒见安石。二人虽非同代,而忧国忧民却是一般心 肠,开诚相见,一点即通。又都是诗词高手,免不了赠答唱和,东坡《次荆公韵四绝》有道: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国之婿叶涛,因“太学案”免官,在江宁从安石学,屡以诗见赠, 东坡答诗计四首,有“妙哉两篇诗,洗我千结肠”之句。东坡离开江宁后, 致安石两书,言称“某近者经由,屡获请见,存抚教诲,思意甚厚”。在和 安国之子王斿二首中曾道:“迟留岁暮江淮上,来往君家伯仲间。”此时, 东坡至交滕甫新任湖州太守,二人书信往还极频。东坡一到江宁,即报“某 到此,时见荆公,甚喜。时诵诗说佛也”。随后又邀滕甫于常润间相见: “某欲见一言者,盖谓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 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东坡平生,是非分明,若非对 变法有所反省,不会对滕甫说这番话,也不会在江宁与王氏交游。
东坡携家至真州,太守袁陟仁厚君子,见其飘泊无所,许借住学舍,一 家人乃稍事喘息。江准发运使置司真州,蒋之奇见为发运副使,以书见赠,东坡答诗有“月明惊雀未安枝”句,叹息求田未遂,之奇帮助买得宜兴黄土村曹家庄田,东坡乃决计归老常州。 东坡买妥宜兴田庄之后,心事巳了,寄家真州学舍,从容北上,至扬州与旧日诗友相会,上《乞常州居住表》,略称,“自离黄州,风涛惊恐, 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资用罄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 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此时,王 巩已于上年六月还京师,东坡给他写信说:“某往扬州,入一文字,乞常州 住。得耗奏邸拘微文,不肯投进,已别作一状,遣人入京投下。近在常州宜 兴,买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余硕,似可足食。非不知扬州之美,穷猿投 林,不暇择木也。”因营田和候朝旨,东坡滞留淮泗间。除夕将近,暮雪纷 纷,东坡一家,寄住真州学舍,冷砚孤灯,严寒难耐。“东坡病叟长羁旅, 冻卧饥吟似饥鼠。倚赖春风洗破衾,一夜雪寒披故絮。火冷青灯谁复知,孤 舟儿女自嗄咿。”其状甚惨。章惇的外甥黄师是,提点难东常平,正在此 地,夜间送来酥酒,以为节下之用。元丰八年(1085)新春,东坡在泗州度 岁,候至二月方得准。东坡一家,如遇大赦,王润芝喜得泪花飞溅,十几载颠沛流离,今日方能安下一个家!东坡赋《归宜兴》诗道: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