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当年是怎样击败铁浮屠的?
依靠拐子马、铁浮屠,完颜宗弼(兀术)将金军的骑兵战术发挥到极致,一度成为近乎无解的存在。
在岳飞之前,吴玠、韩世忠、刘锜等名将也曾挫败过完颜宗弼,但那都是在特殊条件下取得的胜利,他们还不能与集团骑兵对战。
在野战中破解拐子马+铁浮屠组合,以步骑兵正面击破金军骑兵集团,还是岳飞首创的奇迹。
简单,却近乎无解的金军骑兵战术
金建国之前,“率皆骑兵”,几乎没有步兵。直到金朝中期之前,金一直主要依靠骑兵,步兵一直处于附从地位。
靠着骑兵,金军在灭辽、北宋的战争中,往往能击败数倍于己的军队,非常强悍。
金军的骑兵作战基本程式有3步。
1、“三生阵”。
金军遇敌“必布围圆阵当锋。次张两翼左右夹攻,故谓之三生阵”。
其实,也就是以“先两翼(拐子马)夹攻,中军择机发起中央突破”为主要作战样式。
2、选择薄弱环节,“张两翼”猛击。
金军“每遇敌必有一二人跃马而出,先观阵之虚实,或向左右前后结队而驰击之”。
找准薄弱环节,两翼骑兵发起进攻,打乱敌军部署。
3、中央突破,促敌崩溃。
金军的中央突破能力也非常强。
在金辽达鲁古城之战中,完颜娄室、银术可率骑兵“冲其中坚,凡九陷阵,皆力战而出”。
一头扎入数倍于己的辽军大阵,击破敌军。
依靠简单却无解的“三板斧”,金军平辽破宋,横扫中原。
“拐子马”+“铁浮屠”,将金军骑兵战术发挥到极致
此后,完颜宗弼专门打造了“拐子马”、“铁浮屠”,将金军这一战术发挥到极致。
1、盔甲装备增多,使“拐子马”的作战能力大幅提高。
拐子马,并非金人原创,北宋自己就设过,在北宋”常阵“、”平戎完全图“中,都有“东西拐子马”,主要布置于侧翼,保护大阵。
因此,所谓金人的拐子马,在阵地战中的任务主要是活动于侧翼,攻击宋军薄弱环节。
如今,网络上流行的说法是:金军“拐子马”是轻骑兵,以弓箭为主要攻击手段。
这显然是错误的。《续资治通鉴.列传一百二十三》明确记载:“复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
铁骑,自然不是轻骑。
事实上,拐子马的作战任务并非骚扰补给线,而是直接打击宋军大阵!让目标大的轻骑兵跟步兵对射是非常吃力的!何况,强弓劲弩正是宋军不多的优势之一!
金军骑兵的常规配置为:“每五十人分为一队,前二十人金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甲操弓矢”。
显然,“拐子马”也至少应当是这种重轻甲配合,远程近战武器配合的作战组织。
在金军灭辽前,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其披甲率应当是很难如此之高的(2/5重甲)。
在灭辽后,金军配甲能力大幅提高。
如此,重甲的“拐子马”对弓箭等远程射击防备能力大幅提高,其侧翼突击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挥。
2、“铁浮屠”的扩大,使金军突击能力再上新台阶。
所谓“铁浮屠”,就是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了。
“铁浮屠”,一般两层铁甲,质地坚硬,头盔把整个脸包裹起来,只露出双眼。
因此,在正面冲击中,敌军的弓箭、枪难以穿透金军战甲!
他们每进一步,则置拒马于后,以示有进无退。
虽然“铁浮屠”是否“三人为伍,贯韦索”尚有争议,但无论是否“连环马”,其冲击力无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无论防护力、冲击力,还是作战意志,都是无可挑剔的。
吴玠、刘锜破金军之法
完颜宗弼以“拐子马”、“铁浮屠”,所向披靡。
但是,已经有一些抗金名将,使完颜宗弼吃了亏。
首先给完颜宗弼教训的,是吴玠。
1130年和尚原之战,1134年仙人关之战,完颜宗弼均吃了亏。
在和尚原、仙人关的地形中,金军骑兵施展不开。
吴玠依托险阻,以弓弩、巨石防御,并不失时机迂回反击。
金军骑兵缺乏活动空间,甚至有的部队摔下山谷而死。
而就在岳飞郾城之战前几个月,另一位抗金名将刘锜也教训过完颜宗弼。
刘锜依托坚城,以多种手段疲惫、削弱金军战斗力,(如战前河水放毒),随后发起突然进攻,一举取胜。
吴玠破金军之法,只能在地形复杂的防御作战中才能使用。
刘锜破金军之法,奇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
要想在野战中正面扛下金军精锐骑兵集团,还得靠岳飞。
精兵对决
1140年,岳飞北伐。
宋军得到义军相助,推进迅速,很快占领了河南大片地区。
集兵开封完颜宗弼很快发现了一个机会:宋军在推进中兵力较分散,岳飞所在的郾城兵力薄弱。
擒贼擒王,正当此时。完颜宗弼发动15000精锐骑兵(另有10万步兵为二线但未直接参与郾城之战),直扑郾城。
完颜宗弼原本企图以袭击之法一举取胜,但其行动被岳家侦察部队发现,袭击战遂转为堂堂阵战。
当时,岳飞身边只有背嵬亲军和部分游奕军,兵少而精。
岳飞决心以此精兵,正面迎敌!
精兵对决,由此展开。
血战“拐子马”
“虏人(金军)遇中国之兵,往往以铁骑张两翼前来围掩”。也就是先派骑兵两翼运动,包围宋军。
一旦“拐子马”成功夹击,岳家军三面迎敌,将丧失主动权。
宋辽战争、宋金战争中,其实很多时候宋军的战斗力是不错的,能够多次击退敌军。
但是,由于无法掌握主动权,宋军即便击退对手,对手调整后又能再攻,而出现一次失利,则满盘皆失!
而对于善观“阵之虚实”的金军骑兵来说,只要给他时间,他总能找到薄弱环节!
岳飞当然不会拱手让出主动权!
岳飞下令岳云率领骑兵进攻:“必胜而后撤,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
岳云率骑兵主动发起进攻,与金军骑兵激战!
金军作战“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重如一阵”。
金军多以连续作战,发挥其他“忍耐坚久”的特点,通过连续进攻打垮对手。
这注定是一场拉锯战!
岳云与金骑兵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
激战中,统制官杨再兴单骑突入,直取宗弼,未能成功,手杀百十人,身被数十枪。
金军“先以两翼夹击”的企图被粉碎了。
完颜宗弼只能指望“铁浮屠”的冲击力了。
创新战法
迎战“铁浮屠”的,是步兵。
步兵在野战中抗击骑兵,历来有两种方法。
1、以弓弩制骑;2、以长兵(如重斧、陌刀)拒骑。
完颜宗弼也深知此点。他曾表示: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重斧,外无所畏。
不过,完颜宗弼已有准备。
吴玠、吴璘在川陕以弩制骑,得益于有利地形。
此时,战场在平原。
金军带甲,一般的弓箭伤害有限,而神臂弓等武器威力足够却射速慢。
“拐子马”战法,先观察阵虚实再攻。
单纯的以弩制骑,始终处于被动,恐怕总会被人家抓住破绽击败的。
而以重斧等长兵制敌,则也难以成功。
唐代李嗣业以陌刀、大棒,“如墙而进”,击败安史叛军骑兵。
不过,“铁浮屠”也是“如墙而进”。他们以三人为伍,以索相连,“如墙而进”。
两堵墙相撞,当然是质量小的被撞碎!
“如墙而进”的步兵,是不可能抵挡“如墙而进”的重装骑兵的。(后来柘皋之战中,宋军以长斧击败的金军不是“铁浮屠”)
要想正面以步兵击败“铁浮屠”,岳飞需要找到新方法。
以分兵破其并力
《古今图书集成 政典》引《握奇发微》,记载了岳飞步兵对付金骑的办法。
重骑冲击步兵阵,其目的就是要把步兵阵冲散。步兵阵一旦被冲散,战斗也就结束了。
既然无法以完整阵列击退“铁浮屠”,岳家军干脆有组织散开!
岳家军“散其卒为野战,十十五五,布如列星”,他们闻鼓而合,闻金而散,时而以小组作战,时而以大单位作战。
“铁浮屠”撞入宋军后,陷入分散宋军的包围中。
宋军战斗小组“或角其前,或倚其侧”,使金军骑兵陷入被动。
随即,宋军以麻扎刀砍其马足,再杀掉落的重甲金骑。
双方由此陷入“手拽厮劈”的肉搏战。
士气战
金人以“忍耐持久”著称,且兵力占优,久战下来,宋军未必有优势。
关键时刻,岳飞亲率四十骑突出阵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宋军士气倍增。
激战至黑夜,损失惨重的完颜宗弼被迫退兵,向临颍方向撤退。
消失的“铁浮屠”
此战后,“拐子马”还时常出现在战场上,但“铁浮屠”似乎销声匿迹了。
即使是在不久后的颖昌之战中,未见“铁浮屠”参战的记录。
这或许与“铁浮屠”的成本有关。
“铁浮屠”,重装的装备本身成本就高昂。
同时,需要身披两重甲,又要连续作战,这对士兵的素质要求也极高。
人是宝贝疙瘩,马是宝贝疙瘩,可是,就结果而言,“铁浮屠”不但为刘锜的奇谋所破,即便在最利于重骑驱驰的中原战场也为岳飞步兵所败,实在得不偿失。
宋军既找到克制之法,“铁浮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此战中,岳飞在众寡不敌之下,敢于先以岳云发起主动进攻,以大无畏的气魄粉碎了金军“拐子马”包抄的常见套路。
其后,面对“铁浮屠”的直接冲击,岳家军创新战法,“以分兵破其并力”,在战术上化解了“铁浮屠”的冲击力,并以麻扎刀砍马足的方式,专攻“铁浮屠”弱点,给予其有效杀伤。
关键时刻,岳飞身为主帅,敢于亲自出阵,鼓舞士气,以英雄的领袖气质鼓舞英雄的将士,最终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