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村志》(节选)
泥河村位于盂县南部,县城东南隅城乡结合地带,属县城建设规划区之内,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地域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北距县城2.5公里,距石太高速客运专线阳泉北站仅5公里许,东至阳泉市40公里,南侧紧靠县城南外环路,西临盂榆公路1.5公里,东与路家村镇十里一条街隔山相望,西南与上南庄村紧相接连,西与下南庄村毗邻,北与贺贾村接壤。村舍东西长达1400多米,南北最宽处约500多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道路畅通,十分便利。
泥河属丘陵地带,地形构造较为复杂,地域总面积约13500亩,山地约占总面积的40%,丘陵约占总面积的18%,平川约占总面积的35%左右。村域面积广,耕地多,主要由河、山、沟、坡、梁、垴等组成,南临山,北靠梁,东多沟,西有河。村民以汉族为主,亦有满族等少数民族。现有耕地758亩,人均耕地约0.81亩。全村总户数为299户,人口总数934人。
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为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清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主要作物有玉米、谷子、土豆及豆类小杂粮等。自然灾害以气象灾异为主,兼有地质、天文及病虫害等灾异。
本村地表资源多样,地下资源丰厚。现已查明的金属与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煤、铁、耐火粘土等,储量以煤为最,且种类多,品质优,是本县重要产煤村之一。
改造山川 共描恢宏画卷
泥河人民具有艰苦创业的英雄气魄和自力更生的奋发精神,解放前,由于农民土地甚少,生产力量和技术水准极为薄弱落后,农作物的产量极低,尤其无力抗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灾荒年景,百姓生活贫困,甚者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在贫困线上挣扎。1947年开始实行土地改革,特别是解放以后,实现了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党和政府坚强地领导广大农民走上集体化的康庄大道,泥河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山河,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深入持久开展农田水利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革新和购进新式农机具,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业、林业、牧业、工副业和文教体卫等事业都得到可喜的发展变化,彻底改变了昔日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充分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从建国初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夕,全村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由112公斤增加到146公斤,总产量达到22.4万公斤,林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共辟建大型林区6个,总面积1000多亩,宜林地面积发展到24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35%,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总产量达到3万公斤,耕作牲畜和家禽家畜总量达到1200头(只)。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的富民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明显解放和发展。在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种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大力进行创新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工补农等各项科技兴农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农业经济由自给半自给逐步向规模化商品生产转化,农业生产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以2008年为例,全村的粮食亩产量已达到350公斤,农业总产值达到53万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了5倍和35倍。作为有名的先进村,泥河早在抗战时期就建立了党的秘密地下组织,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工作不断深入开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过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减租减息,土改运动,由变工队(组)发展到初、高级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进入新时期后,泥河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共建美好家园。30年来,党的惠民政策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力大解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民生等发展变化取得更加突出而显著的成绩。“盖新房、娶新娘、开煤矿、吃白面、建学堂、有存款”,群众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富裕生活。继“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新出台了“养老不犯愁”的惠民好政策。现在正步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又将会登上新的一层楼。从1978年到2009年的30多年间,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村居建设面貌一新,村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兴建了南河大桥、露天剧场、村支两委办公室、中心卫生所,安装了自来水、整修和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和通村大路,疏通改造了村内河道,新建了新农村小二楼住宅区、石刻牌楼、文体广场、蓝球场、街心公园,并两次新建泥河中心小学校等,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特别明显的改善。
工商致富 奋力奔向小康
泥河村是商贸之乡,泥河人民为近现代金融商贸业的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已经载入了史册。本村的金融商贸业经过一百多年的蕴育发展,到清末民初之际,盛极一时,闻名遐迩,进入鼎盛阶段。其时,泥河人审时度势,顺应时代,走西口、闯关东、上京津、下江南,形成一支庞大的商贸劲旅,近者以本村、清城镇、盂县城、省城为中心,远者辐射至包头、奉天、京津、江浙等全国20多个城市,开办有钱庄、当铺、玻璃店、瓷器店、参局、中药铺、绸缎店、旗庄、土布店、洋货庄、酒店、粮油店、豆腐坊、酒醋店、车围铺、木匠铺、估衣铺、客栈等多达近百家,成为名扬全国的晋商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支生机勃发的劲旅。民国中期以后,由于军阀割据,日寇入侵,战乱频仍,时局动荡,导致晋东一带地区百业凋蔽,全县的金融商贸业日趋萎缩,包括泥河人开办的金融商贸店铺被迫纷纷倒闭破产,一蹶不振。新中国成立后,本村的工商企业逐步得到恢复,先后开办了煤矿、砖窑、瓦窑、猪场、机械制造厂、加油站以及米、面、油、醋、豆腐、粉条等厂矿和作坊。20世纪50年代阳泉矿务局在本村大南沟开办煤矿,70年代中期与邻村共同入股开办了四村联办煤矿,80年代初又开办了泥河东梁公社联营煤矿,煤炭采掘业很快成为本村的支柱产业,为改善村民生活,加快步伐向小康社会迈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到2009年,村民新建居宅面积约1100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了3倍多。
文教兴村 构建芳华名邦
泥河村是文化之乡,这里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迹众多,堪称灵秀乐土,芳华名邦。早在宋末元初时即有高、刘、付、季等姓先民先后定居于此,开荒种地,繁衍生息,立村建址,最早曾名“高家沟”“刘进沟”等,现归属盂县秀水镇。本村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从明代中叶后即开始兴建的李氏五大宅院群落、李氏宗族祠堂和文昌庙、三官庙、虸蚄庙、关帝庙、三清殿、朝阳洞、古戏台、五道庙以及经数代人努力积存于李氏祠堂及各学院的十几万册珍贵的典籍和著作手稿等,它们无一不是泥河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可惜历经沧桑,多数已在1938年后日本侵略军及国民党军侵犯本村、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毁损、失盗和撤除,只留下断壁残垣,令人唏嘘兴叹。现保存较完好的是红面山石窟,内有摩崖石佛造像多尊,3个石窟俗称“金洞”“银洞”“佛爷洞”,惜山上原建有古寺庙名青龙寺,今已毁,只存遗址。修建于元代的“鸡咕咕墓”在村北侧、南侧等处原有20余座,多已撤毁,今村北侧有一处“鸡咕咕墓”尚保存完好,另有挖掘于明末清初之际的地窨子两处,都是研究本村人文历史等的重要考古资料。
同时,泥河村还是闻名的教育之乡,素有尊师重教、兴学育人的优良传统,业绩灿烂,人杰辈出。明代以后私塾教育日渐兴盛,在清朝道光和嘉庆年间,本村就开设了义学和武学,义学为其时全县仅有的3所义学之一,武学亦为全县很少的几所之一;全村还设有私塾学院近10处,藏书达10万多册;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和名流贤达,有朝廷三品大员、有翰林院大学士,有兵马都监等文臣武将,有一大批像李顺成、李昆龄、李华龄、李嵉龄等学富五车的教育家,满腹经纶的学问家。本村仅在清代先后考取的进士、举人和太学生、监生、庠生等就达100余人,跻身朝廷受封典者,诰封三品官者1人,四品官者2人,五品官者8人,敕授六品官者5人,七品官者11人,八品官者15人,九品官者11人,一时人才荟萃,声名远著,名联“六科九举两进士,一辈五县四教官”对此作了典型的概括。废科举兴学堂后,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至2009年,考入北京、清华等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留学日本、加拿大等国外的泥河学子多达190余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尤多,兴学重教传统源远流长,一脉相传。
新中国成立以后,本村的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58年成立了完全小学,后发展为中心学校,曾办过中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先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达百人以上,是全县担任教师工作最多的村之一。据统计,全村共有2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36名本科生、86名专科生、50名中专生、87名高中生等完成学业后走向社会。特别是先后涌现出了共和国将军、中高级干部、教授、翻译家、作家、书法家、学者、医学家、教育家和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多名杰出的人物和功臣。同时,本村的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和事业,也都取得新的成绩。泥河村堪称是培育和造就人才的摇篮,早在清末民初之际,就出现了人才辈出,荟萃一时的骄人景象,解放后,独特的人文景观与厚重的文化土壤,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众多的人才。从教、从商、从政者甚众,此外还有许多人分别在军事、经济、文化、科技、医卫、文艺等部门从事科研或业务工作。据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后至2009年底,泥河籍约100多人担任科营级以上领导干部,100多人担任教育工作者,200多人被全国各大中专(高中)院校录取,数十人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200多人被评定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上百人分别获得县处级以上先进模范荣誉称号,许多人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和佼佼者,为祖国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弘扬美德 同谱壮丽新章
泥河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历代仁人志士层出不穷,光华闪耀。特别是在如火如荼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可敬可爱的村民们都为革命事业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和勇敢的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他们不畏艰险,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在三年解放战争中,特别是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期间,广大村民响应党的召唤,民兵积极支前参战,妇女儿童昼夜站岗放哨,做军鞋,送公粮,人人争先,事事走前,有200多人(次)参加了我军几次大战役的支前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等,配合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蚕食进攻和垂死挣扎,用满腔的革命热忱,支援了革命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壮丽凯歌。在革命战争中,本村先后有28名热血青壮年响应党的召唤踊跃参军参战,投身前线,有7名战士在枪林弹雨中血染疆场,为国捐躯,有2名青年参军后直接赴朝参战,有5名革命军人光荣负伤……泥河的热血男儿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对祖国献出了无限的忠诚和热爱,他们是泥河人民永远的骄傲,更是泥河人民优秀的儿女。泥河人民是优秀的晋盂儿女,他们民性善良、民德高洁、民风淳朴、民义廉正,自古以来,涌现出许多乐善好施、孝友恭顺、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值得讴歌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远在明、清时候,就多次受到清廷和民众赐赠匾额予以褒彰。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间,全村在全力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两手抓,深入持久开展村风文明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搞好“五讲四美三热爱”、“五好文明家庭”、“争当四有新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巾帼建功”等各项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使传统美德和当代新风传承有叙,紧密结合,更加发扬光大,涌现出众多的“五好文明家庭”、“遵纪守法光荣户”、“四有”新型农民、热爱集体的“好公民”、孝敬公婆的“好媳妇”和助人为乐的当代“活雷锋”等。过去的泥河村,集文化之乡、教育之乡、武术之乡、音乐之乡的大成,誉满晋东;今日的泥河村,尤为岁月如歌,年华火红,时空更迭,一脉相承。放眼泥河山川大地,满目灿烂,繁华似锦,社会和谐,人民安康。在泥河这片古老而又不平凡的热土上,浸透着欢欣与安详,洋溢着甜蜜与芳馨。近千名优秀的泥河儿女,在党支部、村委会及各群团组织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带领下,放喉高亢激越的旋律,播种金色灿烂的理想,描绘色彩斑斓的画卷,构建坚如磐石的信念。他们深刻认识到,建设泥河,振兴泥河,发展泥河,推进泥河,繁荣泥河,使泥河村尽快步入富裕型小康行列,是每个泥河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他们决心在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新蓝图,为建设更加秀美的新泥河村,携手并肩,昂首阔步,锐意奋进,共同打造更加壮丽的山川,齐心描绘更加宏伟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