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加减化裁歌诀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①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②
除却半夏称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③
四君加入淮山芪,补益中焦健胃脾。④
胸膈痞满有气滞,陈皮枳壳宽胸气。⑤
虚寒腹痛加附子,干姜温里在温煦。⑥
健脾丸服主消导,三仙香砂配陈皮,
黄连清热山健脾,豆蔻温中涩肠医。⑦
和剂局方胃风汤,十全除却芪甘地,
参术苓粟芎归芍,肉桂温里助胃脾。⑧
阳浮发热津气弱,纳呆自汗表里虚,
扁豆黄芪四君子,六神健脾益气理。⑨
拯阳理劳参术草,陈味姜枣归桂芪,
补益脾胃兼利湿,助阳固表在益气。⑩
芎归地芍参术草,芪断芩砂糯米施,
泰山磐石补气血,益肾安胎效验奇。⑪
 
四君子汤首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功能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虚缓无力。
 
注释:
① 本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乃补气正品,不燥不峻,性味和平,故名四君子。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白术甘温而兼苦燥,甘温补气,苦燥健脾,与人参相协,益气补脾之力益著,为臣药。茯苓甘淡,与白术相伍,前者补中健脾,后者渗湿助运化,苓术相配相辅相成,健脾助运化之功益彰,为佐药。炙甘草甘温益气,配人参、白术能加强益气补中之力,又能调和方中诸药,为佐使药。四药相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
 
② 四君子加陈皮、半夏名为“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功能健脾止呕。主治脾胃气虚兼痰饮。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或咳嗽痰多稀白等症。
 
③ 六君子汤除去半夏,方名为“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之功。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胸脘痞闷,或呕吐泄泻。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名为“香砂六君汤”(《医方集解》)。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气滞,纳呆嗳气,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等症。
 
④ 脾胃气虚、气短乏力者,四君子汤加淮山、黄芪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功。
 
⑤ 胸膈痞满者,以本方加陈皮、枳壳以行气宽胸化滞。
 
⑥ 气虚及阳,脏腑失于温煦,畏寒腹痛者,本方加干姜、附子以温里助阳,散寒止痛。
 
⑦ 由四君子汤加陈皮、木香、砂仁、三仙〈山楂、麦芽、神曲)、淮山药、黄连、肉豆蔻名为“健脾丸”(《证治淮绳》),健脾消食,导滞泻热。方中四君子汤益脾补虚,山药健脾益气,三仙化食,行积导滞,陈皮、木香、砂仁理气宽中而醒脾,肉豆蔻温中涩肠,黄连清热燥
湿,除肠中积滞,诸药相配共奏健脾导滞、清热化湿之效。主治脾虚宿食兼有湿热,症见脘腹痞满,纳呆便溏,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濡弱等。
 
⑧ 胃风汤首载《和剂局方》,由十全大补汤去黄芪、甘草、熟地,加粟米而成。功能健脾燥湿,益气温中。方中参、术、苓、粟健脾益气除湿,芎、归、芍养血养阴,肉桂温补中下二焦,诸药配合,共奏温中健脾之效。治胃肠虚弱,腹胁痞满,肠鸣腹痛等症。
 
⑨ 四君子汤加黄芪、炒扁豆名为“六神散”(《三因方》),健脾益气,常用于小儿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虚热,亦可治疗脾胃虚弱、津气不足、食少身热、自汗及久病脾虚纳呆之症。
 
⑩ 四君子汤去方中茯苓,加陈皮、五味子、当归、黄芪、肉桂、姜、枣等,名为拯阳理劳汤。功能补脾益气,助阳固表。方中参、术、草健脾利湿,归、芪益气养血固表,五味子酸敛益阴生津,使阴阳互根,陈皮理气化滞,姜枣调和营卫,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助阳之效。
治脾肾气虚、痨伤气耗之阳虚诸症。症见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动辄喘息,心悸不寐,倦怠自汗,纳呆便溏,脾阳不振,肠鸣,大便完谷不化,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⑪ 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由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砂仁、黄芪、黄芩、续断、糯米等组成,补气养血,益肾安胎。方中参、术、草、芪益气健脾以固胎元,芎、归、地、芍补血养血以养胎元,黄芩配白术以清热健脾,化湿安胎,砂仁理气导滞,续断、熟地益肝滋肾,糯米健脾养胃,诸药配合,使下元充实,冲任得固,气血调和,胎元巩固。常用于治疗妇人气血两虚,症见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胎动不安等,或预防习惯性流产。
 
药理研究表明,四君子汤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人体球蛋白的合成。此外,还有解痉和抗溃疡作用。
 
四君子汤专治病在脾胃的偏寒虚证,临床表现为少便溏。对各种原因引起脾胃功能减退及各种慢性疾病而致的消化不良均可化裁应用。是补气的专方。
 
别忘了 点赞、收藏、关注哦 [比心][比心][比心]

(0)

相关推荐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便秘验案一则2600字

    [摘 要]补中益气汤出自李杲的著作<脾胃论>,是其甘温除热之代表方剂,方由黄芪.白术.人参.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八味药物组成.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主治饮食劳倦.气虚发热.脾 ...

  • 四君子汤加减化裁歌诀: 四君子汤中和义,...

    四君子汤加减化裁歌诀: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① 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② 除却半夏称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③ 四君加入淮山芪,补益中焦健胃脾.④ 胸膈痞满有气滞,陈皮枳壳宽胸 ...

  • 抓住补中益气汤的方眼,加减化裁信手拈来

    补中益气汤是东垣代表名方,其主治脾虚气陷证与气虚发热证,是很常用的补益剂之一.朱丹溪曾用其加减治疗虚人外感,疗效显著:更有历代医家对补中益气汤中升麻.柴胡二味舍取不一,争议较大.本文作者以病症特征为基 ...

  • 肾气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关于肾气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请各位中药学职称考生仔细查看.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240g,山药.山茱萸各120g,泽泻.茯苓.牡丹皮各90 ...

  • 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关于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如下,请各位主管中药师考生仔细查看. [组方原理] 来源:<伤寒论>. 组成: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

  • 五苓散加减化裁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猪苓9g泽泻12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原书为散剂,现在采用汤剂,水煎二次,分服. [功效]健脾渗湿,化气利水. [主治] 主证:发热头痛,烦渴或渴欲饮水,水人则吐,小便不利, ...

  • 大陷胸汤加减化裁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黄9g芒硝6g甘遂1~1.5g上3味,以水1200ml,先煮大黄,取400ml,去泽,下芒硝,煮一二沸,再下甘遂末,温服200ml.临证和实验证明,生大黄泻下力最强,熟大黄作用 ...

  • 对六味地黄丸各种加减化裁的总结

    哪些人不宜吃六味地黄丸 作为流传了上千年的方子,六味地黄丸以其优良的"补阴"功效而广为人知.现代研究显示,它还具有降低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被广泛的服 ...

  • 【李聪甫:补中益气汤 加减化裁】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身.白术.陈皮.柴胡.升麻组成. 东垣立方,原为脾胃始得之证,集中表现在肺.见气高而喘,身热而烦,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等症,形似外感而实非外感. 朱丹溪尝用补中益气 ...

  • 一剂方剂走天下:补中益气汤怎么加减化裁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身.白术.陈皮.柴胡.升麻组成.   东垣立方,原为脾胃始得之证,集中表现在肺.见气高而喘,身热而烦,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等症,形似外感而实非外感.   朱丹溪尝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