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179:秦王逆鳞 触之必怒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接演前文。公元前227年,秦国在灭掉赵国之后,大将王翦率军是顺势北上,兵临易水。
这燕国见秦军是来势汹汹,便和一个苟延残喘的小国代国结成了联军,试图呢,借着易水之险阻挡秦军。结果不出意料的,被秦军打得是大败而回。
此时的燕国君主是燕惠王的曾孙姬喜,史称燕王喜。这前面咱们说过啊,嬴政出生在赵国的邯郸,这一直到九岁才回到了咸阳。而在邯郸生活的那些年,嬴政认识了一位来自燕国的质子,这两个人呐,由于身份相似是年龄相仿,自然而然的呢,就成了很好的玩伴。在邯郸的那些年里,这两个人的关系,那可以说是十分要好的。
嬴政当年的这位燕国好友,便是燕王喜的儿子姬丹,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悉的太子丹。说嬴政登上王位之后,燕王喜为了争取秦国的支持,把自己的儿子太子丹送到了秦国做人质。而此时的秦王嬴政和太子丹那都已经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了。即将见到阔别多年的儿时玩伴,这太子丹可谓是喜出望外,他有理由相信,自己在秦国的日子那过得应该是很滋润。
∆ 战国 虎纹戈
然而事实证明,友谊这种东西会随着时间和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尤其对太子丹和嬴政这种出身王室的,那更是如此。
嬴政已经是秦国的君主,他不仅掌握着当时最大的国家,也掌握着最强大的军队,同时还肩负着几代秦王为之而奋斗的、统一天下的重任。这相比之下,此时的太子丹,身份和在赵国的时候是没什么分别的,他依旧没有权力,甚至连人身的自由都没有,仍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质罢了。
当太子丹见到嬴政之后,他发现,儿时的玩伴长相已经变了很多,同时他从嬴政的眼中发现,当年的友情,那早已不在了,只有傲慢和盛气凌人的蔑视。
要说这太子丹呢,那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青年,当见到嬴政如此般地对待他,这太子丹一怒之下,竟然从秦国逃回了燕国。
如果说,太子丹是一个平民的话,那走便走了,你不给我面子,我又何必赖而求耻呢?
∆ 奋勇沙场
可是,太子丹不是普通人,他代表的是燕国的人质,这太子丹一走,那明显就是对国家责任的一种推卸了,同时呢,也留下了秦国进攻燕国的理由。
咱们先放下嬴政,单说这太子丹,回到燕国后,太子丹仍旧是对与嬴政的见面是耿耿于怀,他总是想找机会要报复一下嬴政。然而呢,这燕国和秦国相比,那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太子丹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就在太子丹逃回燕国的这段时间里,秦国是频频重拳出击,向中原各国发起了猛烈地攻击。要说呀,这燕国和秦国之间,本来是有赵国的,彼此也不搭界,可是随着赵国一步一步地走向衰亡,这燕国人也感觉到危险离自己已经不远了。太子丹既忿恨嬴政的不仁不义,同时呢,他又担心燕国会在秦国的猛烈攻击之下有亡国之危,既然危险就在眼前,那必须要有良策应对,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师鞠武前去请教。
而鞠武呢,则是干干脆脆地说了这样一段话:“既然公子您问了,那老夫就说上一说,现在秦国的土地广大,人多势众,武器精良,这攻取三晋呢,有如探囊取物。不知您拿什么向秦王报仇呢?只要那秦王心念一动,我燕国顷刻之间便有亡国之危,我看您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去避免秦国的进攻,不要再想着当年那一点小小的屈辱,整天想着要驳他的逆鳞!”
∆ 《韩非子》
我先向您简单解释一下,这鞠武所说的“逆鳞”二字,根据《韩非子》的记载,这龙脖子下面啊,是有一块小鳞片的,因为是全身血脉聚集之处,所以呢,特别的敏感。这龙虽说高贵,但只要应付得当,那也是可以亲近一二。可如果不小心触碰到了这块鳞片,那就算是再好脾气的龙,也会大发雷霆的。
简单解释一下之后您会发现,这鞠武所说的,实际上是把秦王比作龙,这最敏感的事情,你就不要再去碰了,其实,太子丹也知道,这鞠武所言不虚,但是他仍然坚持地说道:“先生说得对呀。可是先生想过没有,就算我不主动去找那秦王复仇,难道他就会放过我燕国吗?如果就此坐以待毙那并非我燕赵儿郎所为啊。”
见到太子丹如此坚定的回答,这鞠武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长叹一声,说道:“好!既然公子如此决心,那老朽就思量思量!”
主讲:孔祥善
编辑:孔祥善 王元龙
配音:兰馨
剪辑排版:呙晓川 设计:刘晟瑞
【闻古知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