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平生事,艰难万古心 ‖ 杜甫草堂
谒成都杜甫草堂
老杜当年宅,浣花溪畔寻。柴门临曲水,茅屋隐幽林。
辗转平生事,艰难万古心。祠堂千载下,岂独为诗吟。
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到了成都,杜甫草堂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正门是杜甫草堂主体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正门匾额“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允礼所题,门两侧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当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正是今日草堂所处的位置。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集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1958年毛润之视察草堂时,曾对这两个字久久凝视。作为草堂标志之一,来往游人多在这里摄影留念。
大廨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是一座敞厅式建筑,正中杜甫的铜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作品。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不得重用。清嘉庆十六年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经做官,应该有办公的场所,大廨由此得命名。
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诗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厅的正中陈列着一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的杜甫塑像。
柴门是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也是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它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门上匾额“柴门”二字是著名画家潘天寿所书。
柴门后面是工部祠。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清代将黄庭坚、陆游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联语。壁间还嵌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精细,解放后即据此图恢复草堂旧貌。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此景点是馆内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人们常常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
公元760年春,在友人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在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使之得以保存。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1997年,杜甫草堂博物馆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
除了主轴线上的建筑,园区两侧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梅园、春夜喜雨园、一览亭、万佛楼、千诗碑等次第分布,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共同构成一个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的环线,半日悠游,目眩神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