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聊聊“发挥超常”和“发挥失常”

要想发挥超常,首先需要清楚怎样才能不发挥失常,就需要清楚发挥失常的原因是什么。

人的IQ和知识库不会在考场上突然坏掉,会坏掉的只可能是心态。也就是说,发挥失常=心态失常。

什么是心态失常呢?简单讲就是想多了,把注意力浪费在考试题目以外的事情上,导致脑细胞和专注度耗损,大脑用于解题的计算资源被浪费掉。考试中的心态失常跟金融投资领域的心理痼疾很类似,不外乎贪婪或恐惧。

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题库,与每个考生的知识库储备的对应关系,有三种可能:舒适区、挑战区和盲区。舒适区就是你稳稳拿分的题,挑战区是你经过充分的时间思考可以一战的题,盲区是你怎么折腾也会丢分的题。每场考试中,舒适区、挑战区和盲区的试题,它们三者的占比和出现次序,是有运气因素的。

假如一场考试刚开始的时候,出现的题全在你的舒适区或者全在你的盲区,都有可能会导致心态发生变化。

如果全在舒适区,你会感到,这次考试特别顺,可能会考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分,原先想都不敢想的院校、专业你都可以想想了;等考试结果出来,你不仅可能拿到学校的名次,甚至可能拿到市里的名次,父母得多开心,老师得多吃惊……这就是想多了,贪婪心吞噬了你的注意力,耗费了大脑的运算资源。

如果开始的题连续戳中盲区,不会做,你会感到,这次考试完蛋了,后悔前面复习时为什么没有多用功,怀疑自己是不是命中注定考不上好学校,不是学习的料,想到高考结果出来父母脸上多没面子,会怎样看待自己……这也是想多了,恐惧心吞噬了注意力,同样耗费了大脑资源。

就是说,无论你是想好事还是想坏事,只要开始想考题之外的有的没的,那就都是有害的,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发挥失常。不仅是考试,体育竞赛里,演讲比赛中,那些想太多、患得患失、想赢怕输的参赛者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才有可能靠自己的自律来为这些无关念头踩刹车:考试中万一有了这些杂念,一旦发现、赶紧打住,闭上眼睛深呼吸,让它们过去,让大脑资源回归题目本身。

理解了这些,接下来就能认清所谓超常发挥的本质。无他,满足两项条件:第一,心态稳如狗,考试全程基本没有心态波动,大脑资源几乎全部用在该用的地方;第二,运气不错,盲区的题占比很少,舒适区的题占比很多,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去搞定挑战区。

这其中,第一点在自己的影响圈,受自己的控制;第二点不受自己控制。在我之前的拆书节目里我讲过,超出自己影响圈的目标一定不是好目标。所以,哪怕理解了超常发挥的本质,它也不应是自己的目标,而心态稳住、不想多,才应该是自己的目标。

最后分享一个我当年自己高考的例子:我当年高考一共5门,第二门是数学,数学考试一共两张纸、四页题。其中最后一页三道大题,全部命中盲区——我全都不会做。要知道,我从高三下学期开始,数学大考小考成绩没下过145(满分150)。

面对这种历史级崩盘,我还是没慌。因为我从小运动员出身,赛场上大大小小的顺境逆境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既然最后三道大题不会做,那就把会的部分做好呗,确保会做的部分,一分都不要丢。而且三道大题虽然解不出答案,我就把能写的过程、步骤全写上,毕竟写上去就有步骤分嘛!最后高考结果出来,数学虽然相比平时考砸,但是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止损——所有写在卷子上的东西全部正确无误,最后五门总分仍然够裸分进清华。

所以,考试中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不要慌、别想多、保持平常心、聚焦当下的试题本身,结果就不会让自己失望。

Good Luck!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