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聊书法。习草随想顺口溜第一侃
各位朋友和老师,大家早上好!
上一次只是以行书的形式将原文传了上来,因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就没有作解释。
今天得闲,我们在这里可以细说一下。我们主要讨论的书体形态是"刀书",至于杵书,我们以后得闲再聊。
刀书要求的是八面出锋,字无棱侧不精神。
杵书则正好相反,入笔不需要见锋,收笔也不需要出锋,提按也不明显。于右任老先生的书法就应该归为这一类。
这是于右任的书法大字典
这是字典中的一页。
对于什么刀书杵书,这是各人所好,我们不能以个人的偏好去非议别人。
"绛树青琴,殊姿共艳”。就是同一种书体,因为各人的性格,认知和偏好不同,写出来的字也会各不相同,会是各有各的美法。
习草随想顺口溜。
因为我的文化水不平,连什么语法知识都不懂,就更谈不上什么诗词歌赋了,所以,只能顺口溜。
让大家见笑了!
望能够给予谅解!
笔笔处处提按,
折转略注才返。
中锋侧锋随势,
写草书按照通例,笔在纸上的运行状态,应该是始终保持着平面的运动和上下运动的。
任何一个笔画,如果形成两端和中间的笔画一般般粗细,可能就不太适宜了。因为这样子的笔画称之为杠子笔,也称为死笔或者是说是败笔。
当然,也有例外。怀素的《自叙帖》中多是这样子的用笔。如果说这个《自叙帖》是今人所写,本人认为,好评率不会超过90%。
实际上,怀素的书法精品不是《自叙帖》,而是他的《小草千字文》,《圣母帖》和《姨母帖》。
折转略注才返:
是说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遇到折转笔时应该是压一下笔再往回收或改变方向。如果一抹而过,就会显得软绵无力。
中锋侧锋随势,
横出竖出多变。
中锋侧锋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可以说是乱七八糟,说是奇谈怪论也决不为过。
笔锋是什么?不就是笔尖吗?
笔尖怎么侧?
当我们出笔写字时,无论怎么写,首先着纸的应该是笔尖吧?只有先把笔尖弄倒了才能继续写下去可对?
那么,笔尖着纸即倒,倒的初始状态应该是个什样子的呢?应该就是一个点吧?由此可以推定,入笔即点。
永字八法中,将点称为侧,这是公认的。试问,哪一个笔画的入笔初始状态不是点呢?
以此类推,入笔既侧,才是正理。
至于说中锋用笔,其理论就更乱。
写字时笔尖先着纸,这不是在用中锋吗?
行笔时,其它的笔毛都在运动,难道,中锋就不动吗?怪论!
中锋侧锋随势,是指笔在纸上运行游走过程中的千变万化。
横出竖出多变是指入笔的方式,但是,也是相对的。
线条钢柔相济,
收笔物象须见。
草书的线条既要有阴柔的美感,也要有着阳钢之气。
收笔时也一定要收出东西出来,不可轻滑而过。
收笔若是无物,前面的部分写的再漂亮,最终给人的感觉则是虎头蛇尾。
方笔圆笔交替,
符号和谐为安。
方笔圆笔多指的露锋入笔与藏锋入笔。
草书有草字符号,可是有些符号在使用时也一定要看看该字的周围环境。
比如:说空挑即是言,岂不知,有好几个部首都是通用的。所以,我们在创作使用时一定要想办法规避掉。
字型(形)偏正得宜,
独协具可称艳。
在草书的创作中,其各个字的形态不可千篇一律,否则,就失去了灵动性。应该是千姿百态。
无论我们怎么变,要求的是组合起来要协调好看。拆开来,单独一个字,也要好看才对。
上下呼应顺畅,
左右占让少犯。
上下呼应顺畅指的是中章法。上一个字的收笔方向与下一个字的入笔位置应该有气息的相通。
左右占让少犯也有着呼应的问题,占虚避实。
创作讲究布局,
兼顾字里行间。
落款也是作品,
不可些许轻慢。
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大章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
要想创作一幅好的书法作,与打一场仗没有什么区别。
各有各的打法,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读遍百家书帖,
识得何长何短。
有对比才有鉴别,知道好的才知道汲取。知道不好的,才知道如何舍去。
眼高原于悟习,
知低才能高攀。
多看多练,多比多悟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
出笔是一种意念,入笔是一种感觉。
行笔是一种情
感的释放,收笔应带有一种情感的依恋。以流畅的线
条按照符号或原字型(形)重新组成的,钢柔相济,姿
势万千的优美图案,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使人在
心底有一种美的享受。让人百看不厌的则是极品。
习草随想顺口溜,辛丑夏月,炳升作并书。
本人虽为江湖人,但是,学习却是认真的。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一点一画一字皆为我师。
能给予示范指教就更好了!
本人在此先提前谢谢啦!
有喜欢的朋友请添加关注,得闲我们继续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