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来了!上市季也是暴病死亡季,这个“瘟病”四大坑,大罗金仙也没招

----- 广告 -----

小龙虾“五月瘟”的病因及防控策略
  • 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杨移斌

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自2007年到2018年的12年时间里,小龙虾产量由26.55万t暴涨至163.87万吨,增长率达517.21%,而仅2018年与2017年相比,小龙虾总产量即增长45.07%。2018年中国小龙虾全社会经济总产值3 690亿元,同比增长37.5%。以上表明小龙虾正成为中国水产界一颗新星,是养殖户重要经济收入支柱,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助力。

近年来,小龙虾主要上市季——5月份小龙虾疾病多发,死亡率高,堪称小龙虾养殖“渡劫”,养殖户称此阶段为小龙虾“五月瘟”。

#1

小龙虾“五月瘟”主要症状

小龙虾患上五月瘟后,主要表现为活动能力很差,行动迟缓,反应迟钝,常给人一种肌无力的印象;在摄食方面,摄食量明显下降,吃食速度很慢,甚至有不摄食的现象出现,解剖可发现小龙虾肝胰腺及肠道病变严重,如肝胰腺脂化及肠道炎症等;体质方面,是影响小龙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患上五月瘟的小龙虾体质非常差,特别是在受到人为干扰、天气刺激,小龙虾就容易出现大量死亡,表现很弱的抗应激能力。综上可看出,患五月瘟的小龙虾体表无异常变化,解剖上也主要表现为肝胰腺脂变或肠道炎症,死亡主要体现在体质抗应激能力较弱等。

#2

小龙虾“五月瘟”病因分析

2.1养殖池环境恶化

小龙虾与其他水产动物在养殖方式上最大的不同是,小龙虾是靠头年留下亲虾繁殖苗种作为第二年养殖所需苗种来源。这样一来就带来一系列养殖环境问题,首先是养殖池不能干塘,不能清塘甚至在使用消毒、改底药物时都应小心翼翼。这样一来,那养殖池中必然年复一年沉积很多残饵及其他有机质等,而改底产品功能有限,而且使用时间、频率及浓度都受到限制。在养殖期间,因温度变化,上下水层交换,异养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分解的有毒物质遍布整个养殖池塘,而温度变化最剧烈当属五月份,大量有毒物质不断刺激小龙虾,破坏其免疫系统,损害其健康,使得病原微生物有机可乘,故是导致五月瘟发病的重要原因。

2.2密度过高

小龙虾自繁自养模式,导致苗种数量无法控制,很多养殖户根本不知道池塘里到底有多少虾子,很多养殖池小龙虾实际养殖密度过高。另外,虽然现在提倡繁养分离,但很多养殖户为了所谓高产,加大投苗量,也导致密度过高。小龙虾养殖密度过高,极易产生应激,降低其免疫力,并会互相伤害,从而导致死亡。时值五月,小龙虾生长速度加快,随着小龙虾的生长,其单位密度进一步加剧,免疫进一步下降,抗病力不断减弱,故极易暴发疾病。

2.3投喂过量

小龙虾养殖周期较短,而大虾价格相比之下更是翻倍,为了小龙虾尽早上市,长得更大,故养殖户一贯实行高强度投饵,尤其以五月份为甚。养殖到五月份,小龙虾肝胰腺已经脂变严重,加大投喂,进一步刺激加剧肝胰腺病变,降低其整个抗病抗应激能力。加上水温刺激,很容易导致小龙虾死亡。

2.4细菌大量繁殖

天然养殖水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包括大量的条件致病菌。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体中微生物活力开始增强,尤其以五月份为最。病原菌大量繁殖,加上小龙虾抵抗力非常差,相当于不设防的禁区,任敌人闯入,故大量条件致病菌可进入虾体内,导致疾病的暴发。

#3

小龙虾五月份的防控

3.1实行繁养分离

对小龙虾养殖池每年进行彻底清塘、干塘、晒塘等,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将养殖池与育苗池实行轮养。从而确保水体环境的安全性,无饵料等残留危害,破坏细菌繁殖的条件,减少养殖池细菌繁殖所需营养来源等,彻底清除底质潜在危害。选择优质大规格及健壮、活力强的虾苗进行投放,并合理控制密度,在养殖过程中多改底调水。

3.2合理投喂

不能盲目的追求生长速度,科学合理投喂,投喂优质饲料,增加投喂频率,减少投喂量。避免单次投喂过多导致残饵过多,引起水体污染,病原菌滋生等。添加中草药如黄芪多糖等,可提高抗病力,以及消化能力。投喂时间、频率及投喂量跟据小龙虾状态选择。

3.3水体消毒

对养殖水体进行定期适度消毒处理,选择的消毒剂应温和,剂量应适中,达到杀灭或抑制水体中病原菌繁殖的目的。对于虾体内细菌,也可定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一定的消毒处理,可选择中草药等。

3.4疾病治疗

针对五月瘟,很多学者发现了多种病原,归根结底,在小龙虾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很差的时候,检测到任何水体中存在的病原都是正常。因此预防才是关键,治疗实为下策。由于可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比较少,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很多养殖户根据试错经验碰到了对的抗生素,可在一定程度控制住疾病,但损失也是很大的。最后强调一点,一旦疾病已经暴发,目前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药物治疗(前提是还吃食),及解毒调水,其余操作都可能带来更大刺激,导致应激死亡。

#4

总结

综上,五月瘟不单纯是某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更确切的说不算一个生物性引起的疾病,准确的说是小龙虾养殖管理上一系列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要注重预防,从养殖的细节做起。切忌一味从病原微生物角度去考虑问题,那样只会陷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境地,将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发病时,养殖户也不能苛求、一味寄希望于病害研究及防控工作人员,因为很多疾病都很可能是积累起来的,毕竟神仙不多,何况也有大罗金仙来了也没有用的时候。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