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朱泉利:【外公回忆录九:太原农场】(散文)
本期编辑:裴 雄 文
总 编:鱼儿姐姐
外公回忆录九:太原农场
文/朱泉利
1935年10月,时任山西省农务局局长的栗树滋(解放后任周至县农场场长)到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参观,对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工作大加赞赏,想在太原也建立一个类似的农场。
定县农场的场长常得仁、总工程师姚石庵推荐年轻有为、干劲十足的李春耀到太原工作。太原农场的地址在太原南郊的许丹村,如今经过多方查找,没有找不到许丹村这个地名,只能找到一个叫许北村的地名。从文献资料看,许丹村离北格镇不远,现在已经是太原的城区了,旁边是山西工商学院。
原来场长常得仁也是一个留美硕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到定县前是金陵大学讲师,著有《常得仁先生回忆录》、《棉花育苗移栽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他在文革中被诬为“美蒋特务”,经历九死一生,1999年在四川南充去世。总工程师姚石庵到定县前是北平商业专科学校校长,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取得农学博士学位。1940年抗战爆发后,举家前往重庆,准备在晏阳初先生创办的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任职。途中遇日机轰炸,船只触礁沉没,全家遇难。令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
李春耀在太原农场任农场技士,主要从事棉花育种、改和推广工作。
这个时期全国有农事试验场489所,尚不含各地学校附属和私立的126所,这样算全国共有615所农场,有国的、有归国华侨创办的,创办者都是仁人志士。我们只知道当年很多人在工业救国,岂不知还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有识之士,抱着救民众于水火的想法,努力改造
贫穷、愚昧、孱弱、思想狭隘、积重难返、受苦受难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而且数量众多的农村人口。如果这些仁人志士成功了,就不会有如今臭名昭著的美国孟都山,不会在种子、种猪、种羊方面受制于人,像现在的芯片被人卡着脖子。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8日,太原沦陷;11月13日发生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太原沦陷前,不愿做亡国奴的李春耀辞去了工作,拖家带口,举家逃往陕西,是步行、是骑驴、是坐硬轱辘马车、还是挑着担子,不得而知。也许就像张国立演的《一九四二》一样,一路坎坷、一路风霜、一路担惊受怕,逃往了中国的大后方陕西,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龙兴之地。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朱泉利:尝过各种文化快餐之后,才知道文字是一种值得品味、咀嚼的载体,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抵御遗忘。
往期链接
副主编:长青山人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