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泌阳县香菇产业发展的一点个人洞见(中)
我个人认为,泌阳香菇产业要再次振兴,有几个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守。分别是,一走质量路,不走数量路;二走加工路,不走原料路;三走优新路,不走简陋路;四走名品路,不走常规路。下面对这几条进行略为详尽的解析阐述。1、泌阳香菇业虽然以开拓而著称,并有泌阳花菇模式出现,但并非形成了高端优质产品的事实,泌阳花菇作为高级干品的地位没能树立。而泌阳香菇鲜品,市场地位也谈不上特别。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在走好第一步之后,没能够继续走好第二步。在全国香菇从高贵到平凡的过程里,整个河南走的路,都是数量大跃进。干品品质不如湖北,加工不如浙江,贸易不如福建。泌阳香菇产业也迷失在这个数量游戏里。我们看到的是全国各地泌阳“技术员”甚多,个别甚至小有名气,但这些人并非都是技术高才出去,而更多是因为逃避繁重的栽培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是,浙江福建的高手出门,都是追逐市场和资源、气候,自行组织生产。近些年全国香菇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一般性产品同质化严重,所以,在资源和气候都没有优势的基础条件之下,泌阳只有在产品品质方面下功夫,才可能重新脱颖而出。提高泌阳香菇产品的总体品质,必须软件硬件一起抓,软件是组织技术能手探索花菇技术革新,在各种条件下生产更为优质的菇品,摆脱碳火和硫害。只有当泌阳花菇极其接近或等同于“天白”标准,并形成优势产业的时候,这个质量路才算走通。硬件方面,自然是既要改造现有花菇棚模式,也要改造鲜菇生产条件,这可能需要和专业机构合作及引入高水平人才才能完成。提高产品品质并不纯粹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同时涉及普通菇农思想观念的问题,这方面,需要统一的做一些培训引导工作。我们现在很清楚的可以看见,菇农在做具体管理的时候,容易随大流,走偷懒路线,实际上很大程度都在浪费资源,在一些细节方面不愿意投入,从而影响了终产出和收入。2、对于优质菇走鲜品销售的模式,只能增加菇农的直接收入,但无论如何,不可能终产品都是优质菇。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菇脆产品,只是解决了小径菇的出路,所谓的香菇酱,解决了菇脚的出路。对于老熟开片菇,仍然只有切片简易烘干的模式。实际上,潜在的有前途的加工方式,可以极大增加开片菇的价值,这需要特别进行一些技术研发,其中一个是高端调味菇,需要后期工艺生香技术。另一个是半成品配菜产品,需行粗加工,形成风味特殊,使用方便的产品。这两个加工方向,是我个人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路线,并做过一些基本试验证明其技术可行,目前国内未有类似技术方法。而这方面技术一旦研发成功,不仅可以解决低端菇品的出路,而且可以吸收周边产区的低端品。泌阳如果能够创出任何一条特色加工路线,必将极大的增加县域内的香菇业综合产值,提升在业界的地位,同时形成与食用菌农业并举的食用菌工业。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一方面是要对企业进行诱导鼓励,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的技术协作,或委托研发,或彻底改造现有专业管理机构下的技术部门,加大技术投入,甚至可以考虑采取技术股权激励机制鼓励研发。香菇加工这个东西,不是一定要在产地才能搞的,所以,这里还涉及到是招商引资还是扶持当地企业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要和别人抢资源,招商引资虽然见效快,但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遇到更加优惠的条件,也可能被别人引走。低档菇产品,并不是一个低值累赘,在配套技术要求和企业就地消化的基础上,它就是一个资源,合理增值后,完全可以支持起另一片产业。如何引导企业重视加工产品的研发,开拓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需要更加开放的信息和技术态度。不客气的说,泌阳香菇业还是比较封闭的,但开放并不是自己搞什么会议活动,而是走出去参加别人的活动,尤其是组织起来,有目的的参与相关活动,同时能够在事后进行讨论总结,必然更容易形成思路,更容易衍生出首创性产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