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笔何能书丨王羲之自制毛笔颇好用,谢安索要都不给

和书法相关的四件物品称作“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三件均可以替代,唯独毛笔不可替代,写书法若不用毛笔书写就不能称其为书法,这是书法的核心,故蔡邕《九势》说: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古代文人、书家对毛笔是极其讲究的,

“君子有三端,其一曰文士之笔端”

君子有三样东西,其中之一便是文士的笔。

明·陈洪绶《南生鲁四乐图》中的文房四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对书写书法的毛笔要求极高,书法家对于文房四宝的优劣,最是甘苦自知。从文献资料记载可知,很多著名书法家都曾自制笔墨,三国的韦诞是大师级的制笔能手,有文字详细记载了他制笔过程。

李小平制狼毫笔

韦仲将《笔墨方》:先于铁梳梳兔毫及青羊毛,去其秽毛讫,各别用梳掌痛,正毫齐锋端,各作扁,极令匀调平好,用衣青羊毛。青毛去免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固。痛颉讫,以所正青羊毛中截,用衣笔中心,名为“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复用青毫,外如作柱法,使心齐,亦使平均,痛颉内管中,宜心小不宜大。此笔之要也

古代毛笔

相传秦蒙恬发明了毛笔,“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后来蒙恬曾居于湖州,对毛笔进行了改良,“湖笔”便成为毛笔中的上品。

大意是,韦仲将《笔墨方》称:先用铁梳梳理兔毫与青羊毛,去除其中不干净的之后,分别用梳背拍打,使兔毛的尖端对齐,将其拍扁,使之非常匀称平整,再在外面裹上青羊毛。青羊毛要距离兔毫头下端大约二分左右,然后合起来,拍扁,再卷得非常牢固。这样之后,用所拍正的青羊毛中截,来裹用笔的中心,这叫做“笔柱”,或者称“墨池”、“承墨”。然后再用青毫,以做柱的方法,使中心对齐,同样要让它平匀,用力栽入笔管中,笔心宜小不宜大。这就是制笔的要领。

好笔写出好书法

韦诞制笔的详细记载,是极为难得的制笔全流程的技术文献,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详细了解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制笔工艺的面貌。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兼毫笔”了。兼毫笔,是指以一种以上的毫制成的笔,以一种毫为柱,以其他毫为外层的“被”,这样可以兼具不同毫的优点,达到刚柔适度,运转如意的效果。

青玉龙纹管珐琅斗狼毫提笔 清乾隆/管长24.6厘米/斗径2.9厘米/清宫旧藏

我们知道兔亳、羊毫以及狼毫(黄鼠狼毛)是最主要的制笔原料,但地理的差异有的地区缺乏此类材料,那怎么办,有文献记载,我们来看看古人真的智慧。

《博物志》云:有兽缘木,文似豹,名虎仆,毛可以取为笔。岭外尤少兔,人多以杂雉毛作笔,亦妙。故岭外人书札多体弱,然其笔亦利。

其云,至水干墨紧之后,鬈然如虿焉。所以《岭表记》云,岭外既无兔,有郡牧得兔毫,令匠人作之。匠者醉,因失之,惶惧,乃以己须制上甚善,诘之,工以实对。郡牧乃令一户必输人须,或不能逮,辄责其直。

宣城之笔,虽管答至妙,而佳者亦少,大约供进或达寮为之则稍工。又或以鹿之细毛为之者,故晋王隐《笔铭》云:“岂其作笔,必兔之毫?调利难秃,亦有鹿毛。”盖江表亦少兔也,往往商贾赍其皮南渡以取利。今江南民间使者,则皆以山羊毛焉。蜀中亦有用羊毛为笔者,往往亦不下兔毫也。

描金漆管鬃毫抓笔 清乾隆/管长11.3厘米/径5.1厘米/斗径7.1厘米/清宫旧藏

大意是说,有一种野兽在树上栖息,身体上的花纹像豹,名叫“虎仆”,它的毛可以用来制笔。岭南地区很少有兔子,人们多用杂鸡毛造笔,也很不错。因此当地人所写书札大多字体孱弱,但他们的笔也很锐利。据说,等到墨晾干之后,笔头就会弯曲得像蝎子一样。因此《岭表记》称,岭南没有兔子,有一位郡太守得到了兔毫,命令工匠制笔。工匠喝醉了,丢失了兔毫十分害怕,于是就用自己的胡须做成笔,进献给太守。这笔很好用,太守询问起来,工匠禀报了实情。于是太守就下令每户都必须缴纳胡须,有人交不出来,就必须交纳价值相等之物充抵。

宣城产的笔,虽然笔管非常精妙,但好的很少,大致来说,进贡朝廷或是供应官府的略精致些。又有人用鹿的细毛制笔,所以晋代王隐的《笔铭》称:“制笔难道一定要用兔毫么?若说易于调制而耐用,鹿毛也不错。”江南也很少有兔子,常有商人运输兔皮到南方以获利。如今江南民间使用的笔,则都是用山羊毛制成的。蜀地也有用羊毛制笔的,往往不逊色于兔毫笔。

这是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在缺乏上述原料的地区,也可以其他毛料替代,如鹿毛、鸡毛等。鸡毛笔在毛笔中最软,乃选取鸡的绒毛制成,因此又称“鸡绒笔”,适合作画,而不宜书写,宣城是唐宋时期最知名、最重要的产笔地,宣笔以品质优良著称。唐宋诗人多有诗作赞叹,如唐人耿有《赋咏宣州笔》:

“寒竹渐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唐代女诗人薛涛则说:

“越管宣毫始称情。”

但从上文可知,宣笔也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问题。

牙管红木斗兼毫提笔 清乾隆/管长17.2厘米/斗长4.5厘米/斗径1厘米/清宫旧藏

王羲之《笔经》说:“余常自为笔,甚可用,谢安石,庾稚恭每就我求之,靳而不与”王羲之说他自己曾经制笔,颇为好用,谢安、庾翼经常向他要,王羲之是舍不得给人。看来好东西谁都不想给人,更何况费了好大劲制成的呢!

乾隆帝写字像轴

作为书法家的乾隆皇帝也是一位爱笔之人,曾特赦周虎臣制作御笔,并亲自题写“周虎臣笔庄”五字作招牌,周虎臣笔名满天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