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纯粹的教育人4】李新飞:天意由来怜赤子 拂去尘埃方得神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天意由来怜赤子 

拂去尘埃方得神

仙槎桥镇第二完小

李新飞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最艰难时刻,每一个人,都置身于一种看不见大潮的裹挟之下,众声喧哗,万头攒动,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皆在忙于寻找自己的位置,皆唯恐发不出声音,唯恐被淹没于大潮之下。安静下来,仰视星空,俯视小草,缓步徜徉于校园香径,实已成为难得的时刻!

教育不应当是这样的,教育是日月轮转,自有其规律,自有其主宰,自有其从容;教育是陪伴,是校长陪伴教师,教师陪伴学子,书声陪伴校园;教育是探寻,校长探寻教师的需求,教师探寻学子的美好,学子探寻诗词句逗、广袤宇宙。

罗中安局长出身报人,主政农村,返身文教多年,从多个角度审视教育已久,提出“纯粹”教育,自能见其格局,自能见其煎迫。“纯粹”教育提出至今,已历经年,在治校工作中,贯彻已有时日,有数点心得,在这里略做申引,以待方家。

我想,所谓“纯粹”,首先是要念其初心,求得始终。

在学校管理层中,不乏优秀教师,他们入教育行业之初,多怀有献身精神,怀有服务桑梓之情,曾为之夙兴夜寐,苦苦求索,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上皆有些许心得。“教而优则仕”,看似老生常谭,实是教育界现实——众多的教师因之进入管理层。

管理者与普通教师的区别是,所接触的事务有了极大的伸展,教育教学由工作的全部而退居其次,平衡各种关系,接受种种检查评比,在当今学校皆“无限责任公司”大背景下,忧心学生安危,分散的精力日多,常常是被时代的长鞭鞭笞着走过一任岗位。这个时候,应当常常将“初心”从箱底拿出,细细反省、审视,纯净自己的内心。“初心”往往是纯粹之心,在这颗心的光照下,可去焦虑,去贪吝,生出进取心,生出平常心,得以与教师更靠近,与学生更靠近,求得心灵的安宁,学校的进步。

其次,是要回归“纯粹”的学识。

学识是极其客观的事物。万有引力、化学方程的准确,秦汉大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文字之美,独立于任何意识形态,永远光彩照人。回归“纯粹”的学问,可以帮助我们回归“纯粹”的教育。校园应当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集散地。就像超市卖百货、优衣库卖服装一样,管理者应当组织、推动教师、学子求取真知。

一块田地,如果不种上庄稼,野草必然来占据。功夫从来在诗外,教室,应当成为知识的园地,这块园地既属于各门学科,也属于课外书,被文学典籍长期激励、熏陶的人,多有纯粹心,多有爱国心,多有爱人之心,我们应当重视成绩一样重视课外阅读。

再次,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应当珍视学生本身的诉求,它们常常本身就代表“纯粹”。

管理者应当视天上星辰的态度来对待学子的诉求与发现。不是蹲下身子,而是竭尽全力,将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对此,纪百伦有极其精彩的阐释,在此不惜篇幅,引之于下: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的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我们,只要把诗中的“儿女”改成学子就行。

学生往往比我们更纯粹,我们应当“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再次,教育要回归到对学生真正的培养

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个教育的终极问题。

这一点,首先我们要问,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答案应当简单,他们应当一生幸福、成功。有人说,要让他们成为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这当然没有错,然而当一个人一生幸福、成功,怎么会对国家民族没有用呢?自身的幸福、成功是前提,有用于国家只是结果。

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最大的前提是——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你见过卑鄙无耻的人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什么是很好的人?大可不必展开长篇大论,两千多年前,孔子早就给出了极为纯粹的答案——“忠恕而已”。忠是忠诚,是真诚,恕,当然是宽恕,这包括宽恕自己,宽恕他人。当一个人真诚于人,忠诚于事,当然会少犯错,自然会时时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行为习惯自然就会有长足的进步。然而,世事是由无穷变量形成,就像没有人能解无数未知数组成的方程一样,没有人能确保幸福,没有人能确保成功,此时,“恕”就应当上场。宽恕可以求得心灵的安宁,可以求得人世的祥和,是真正的正能量。

所以,我想,“纯粹”教育,在培养人上面,应当归于“忠恕”,这是一个人幸福、成功的本源所在。

最后,我想,学校是教师的学校,是学生的学校,求真求静,是其本应有之义。因此,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应当做大量的减法,而不是做大量的加法。

概言之,各项评比不能占有太多的教学资源,各项资料不应当占有教导室太多的空间。一年当中,正常教学只有三十余周,学校日常管理本身繁碎,不宜借此长鞭鞭笞着教学、管理人员时常处于百米冲刺的境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智慧结晶所在,是教育教学皇冠之上的明珠,是极慎重之事,当容其酝酿良久,若未有成熟,不宜倾动教学资源,舍其余于不顾,更不宜当成绳索,或者是画地为牢,限制思维,限制教学。

赤子者,婴儿也,是人最本源、最纯静之时,名利、贪婪未有丝毫入侵,教育者如果秉持赤子之心,全身心投入本质工作,全身心探寻教育的真谛,自当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人是社会的人,各种习气难免进入视野,进入心灵,教育人应当时时反省,去除杂草,留下真诚,自然能得到教育的真见地、真精神。古禅僧神秀所言“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日日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历代以来的人都觉得不如六祖惠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总以为勤奋不如顿悟。其实勤奋易求,顿悟难得。世上皆凡人,教育者何能例外?怎么可能不染尘埃?日日勤拂拭,当成我们日常功课。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回归本源,回归纯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