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字相解
甲骨文、金文“去”,从大、从口。“大”是“大人”,即帝王将相、诸侯贵族等。“口”应该是通道口,如城门口、出口、关口等。“大人”比“关口”还大,这应该是“大人”远离“关口”的视角差造成的,即近大远小。因此,甲骨文、金文“去”的字相:大人离开关口很远。如前去、远去、离去等,《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小篆体“去”,从大、从凵,“大”为“大人”,“凵”为险地,字相:大人离开险地很远。如解去、遁去、脱去等,《孟子·公孙丑下》:“委而去之。”
楷体“去”蜕变,始见北魏《张黑女墓志》,从土、厶(《爨龙颜碑》写作“△”),“厶(△)”为阳,阳在土下,字相:死亡、消失。如老去、仙去、逝去等,晋· 陶渊明《杂诗》:“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