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讲故事】喜面条

喜面条

上街区属于郑州市的一个区,但是它又有特殊性,它和郑州跨着一个荥阳市,紧邻巩义市,属于城乡结合部。这里婚丧嫁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不管是娶媳妇还是嫁闺女,头一天乡里乡亲们都来帮忙,搭棚子,扯电线,有当地的大厨,有采买的,有摘菜洗菜的,有刷碗的......从前经济交通都不发达,村里有婚丧嫁娶,乡亲们必须帮忙,因为每家都会面临这些事。乡亲们图的是热闹,喜庆,民间有高手,饭菜做的是你在饭店里吃不着的味道。

现在大小饭店,流动水席各种服务一应俱全。但是少了一点乡情,少了一些家乡的味道。规模化的酒席没有了特色,上个星期和这个星期同一家酒店,同样的包桌菜,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明天我的朋友嫁闺女,今天一大早喊我去吃大锅菜,农村的大锅菜特别好吃,又大又厚的铁锅以前是柴火炖更好吃,现在是用煤炭做了。每人捧一大碗,吃的稀里哗啦!晚上喝喜面条。去年我去巩义参加婚礼,农村做的喜面条让我终身难忘,里面有杏仁、花生碎、芹菜、黄豆、芝麻、胡萝卜、肉丝、豆腐干丝......真好喝!农村的大黄碗,我喝了好几碗,也不说减肥的事啦,只管喝,因为农村这些厨艺马上也就失传了,这些做饭的厨师一个个都七八十岁啦。今晚的喜面条也非常好喝,刚出锅别急着喝,让面条多吸收一会汤汁,面条再放的蕻一会,我们当地有个说法,面条热三遍,金子也不换,说明面条放一会更好喝。每个人手捧大黄铁碗,手里夹个馍,低着头喝得秃秃噜噜的,几乎每个人都会回碗!

晚上喝完喜面条,第二天早晨五点就得过来帮忙包饺子,各家妇女拿着自己家的擀面杖、盖帘,饺子也特别好吃,大厨盘完馅,有包的,有擀皮的,有下饺子的,张灯结彩,欢天喜地,聚拢人气。

忙完送闺女,娘家又在大饭店摆几十桌,这只是嫁闺女,娶媳妇比较复杂一些。还有的给公公婆婆画的搞笑的,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农村办个事,忙好几天。平时个忙个的,见不着面,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唠个家长,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人气爆棚。

现在城里结婚已经感受不到这种氛围,人和人之间变得有距离,陌生感,找不到乡里乡亲的亲情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