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型亚历山大病一例报道
亚历山大病(Alexander’s disease,AD)又称纤维蛋白样白质营养不良脑病。该病由编码星形胶质细胞特有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基因突变导致,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偶见隐性遗传病例。该病目前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一般根据临床表现、颅脑影像学结合基因检测或神经病理学检测等诊断。该病男女均可发病,依据发病年龄临床上分为3型:婴儿型、少年型和成年型。该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已报道该基因60余种突变,国内目前仅见个例报道。现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二科诊断的1例少年型AD新发突变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32岁,因“智力减退并走路不稳22年,加重伴痫性发作3年”于2016年10月21日收治于我科。患者22年前(10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智力减退,与同龄孩子相比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同时出现走路歪斜,易跌倒。25岁时上述症状略加重,就诊当地医院,行颅脑CT示: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诊断不详,予脑保护治疗(具体药物不详)。3年前(29岁时)出现症状加重,不能理解他人言语,无法完成简单指令,神情呆滞,对周围事物无兴趣,不能与家人进行有效言语交流,无法控制身体平衡、走路前倾,易跌倒,生活不能自理。同年户外活动中突然出现抽搐,头向左侧扭转,双眼向左侧凝视,四肢强直,口吐白沫,持续约1min,醒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3年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性质同前,每年发作约9次。现可在家人搀扶下步行,步基宽,偶有痫性发作,多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偶为部分运动性发作。住院期间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次。予左乙拉西坦对症治疗后无痫性发作。无尿便障碍。既往史:22年前曾行右下肢半月板清除术,现右膝关节腔积液,右膝关节活动受限。家族史:否认家族有相关遗传病史。
入院体检:内科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神志清,问话不答,偶有自发言语,言语含糊。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理解力、视空间功能等高级神经功能明显下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0分(初中学历)。双眼视力下降,右侧鼻唇沟较对侧浅,示齿口角左偏,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呈“折刀样”增高,双侧指鼻试验欠稳准,轮替试验笨拙,跟膝胫试验欠合作。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亢进,踝反射正常。双侧Hoffman征阳性,双侧踝阵挛阳性。睁眼并足站立不稳。掌颌反射阳性。双侧Choddock征阳性。患者入院后体温为36.0-36.9℃,心率为63-82次/min,血压为(90-102)/(60-69)mmHg(1mmHg=0.133kPa)。
辅助检查:曾于外院多次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示广泛性中-重度异常脑电图,背景活动以低-高波幅4-7Hzθ活动或节律为主,蝶骨电极可见少量中-高波幅尖波。患者于2016年10月24日行颅脑MRI示: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可见大片状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双侧额叶白质内见大片状对称T1低信号,额叶皮质变薄,脑沟增宽,脑桥、延髓、大脑脚明显缩小(图1)。符合2001年vanderKnaap等提出的AD的MRI诊断标准。
患者入院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次,行24h视频脑电图示:清醒安静闭目时双侧枕区为低波幅8-9Hzd节律,夹杂少量低波幅快波,左右基本对称,调节调幅欠佳,各期大量弥漫性低-中波幅2-3Hz的慢波间断持续发放,右侧后头部突出,睁闭眼、过度换气、闪光刺激均不能合作。
基因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箭头所指为GFAP基因cDNAnt259位点,表示c.259G>A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编码蛋白第87位缬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V87I),为错义突变。对其父母进行DNA检测,该位点未见异常,故该变异为新生变异。最终明确诊断为少年型AD。因该患者基因变异可能为致病性变异,故对其子代进行基因检测,未发现变异。
讨论
脑白质营养不良共包括7种,AD是其中之一,1947年由亚历山大首先提出。该病分为以下3种临床类型:(1)婴幼儿型:起病在2岁以内,男性多见,病程多在2-3年,常在10岁前死亡。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中枢神经退行性改变,智力发育迟滞,巨颅畸形和癫痫,随后出现运动功能发育不良、痉挛和四肢瘫。MRI表现为广泛、对称性脑白质病变,首先开始于双侧颞叶,并进行性向后扩散至顶叶和内外囊区。(2)少年型:7-14岁发病,男女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癫痫及智力退行性改变等,平均病程8年。首发症状包括球麻痹症状、下肢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共济失调等。少数患者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其影像学表现除广泛脑白质病变外,多数患者合并脑干萎缩或异常信号。(3)成人型:成年后任何年龄均可起病,较罕见,临床表现大致同少年型,部分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较轻,部分患者间歇性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时易与多发性硬化混淆。虽然各型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是绝大多数患者MRI表现为白质内异常信号,病变一般先累及双侧额叶白质,逐渐向后扩展到顶叶、内囊区及外囊。AD中婴儿型及少年型居多,婴儿型患者一般在发病后2年内死亡,而少年型患者多因病初表现为精神发育略迟滞而延误就诊,多因明显的共济失调、饮水呛咳、痫性发作或严重并发症就诊,且多已婚已育,其子代携带致病基因风险较高,故少年型AD患者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要。本例患者为女性,10岁起病,表现为慢性进展的智能下降及共济失调,基因检测结果支持AD诊断,其影像特点除AD特征性白质异常信号外,可见少年型患者特征性的脑桥、延髓、大脑脚萎缩。
AD的编码基因为GFAP基因。其位于17q21,含9个外显子,编码GFAP。该蛋白为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中间丝蛋白,参与细胞内细胞骨架重组、细胞粘附、维持脑内髓鞘形成和神经元结构,并作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等。目前国内研究表明GFAP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可能是中国患者的热点突变区域,以杂合错义突变居多。该例患者的父母及儿子GFAP基因测序均未发现变异,即致病突变并非遗传自父母,且患者的突变类型为非遗传性致病突变。本例患者为c.259G>A杂合突变,该变异类型及其致病性国内外均尚少文献报道,但与该变异同一位置变异c.259G>C的致病性已有文献报道。因此该病例的发现对丰富人类基因谱突变数据库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