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大面积脑梗死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 是一种严重的脑梗死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脑梗塞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 血管内形成血栓, 阻塞了血流, 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偏瘫、走路不稳、单侧肢体麻木、失语、痴呆、精神错乱、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甚至致命。
及早治疗、干预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和减少残疾。本次研究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和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 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共48例,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 (24例) 和对照组 (24例) 。48例患者中, 男28例,年龄28~76岁, 平均 (53.46±4.05) 岁;女20例, 年龄27~77岁, 平均(52.66±3.98) 岁。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开展本次研究,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 。
1.2 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指南 (2015) 》[2]。
纳入标准:(1) 患者经影像学检查, 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2) 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3) 未伴有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功能衰竭及恶性肿瘤疾病。
排除标准:(1) 经影像学检查, 不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2) 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或未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3) 并发其他严重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常规治疗, 包括使用营养剂、脱水剂及抗血小板聚集剂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脉溶栓治疗,具体操作:患者经检查无局部出血或全身出血倾向, 无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异常, 在100m 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溶入50万U的尿激酶,后静脉滴注给药。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 患者常规全身麻醉, 患侧头部向上, 在额顶颞部做一问号型切口, 至发际中线位置, 后至顶结节部位,将蝶骨嵴磨平后剪开硬脑膜, 然后行扩大减张缝合。
1.4 观察指标
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状态评估,分为五级:Ⅰ级为痊愈、Ⅱ级为轻度残疾、Ⅲ级为重度残疾、Ⅳ级为植物人、Ⅴ级为死亡。
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比较, 无明显差异 (P>0.05) , 详见表1。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比较[n (%) ]
大面积脑梗死一般起病较急, 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发病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将脑血管主干动脉阻塞而引发脑缺血。偏瘫和单侧感觉障碍是最常见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 主要因大脑主干动脉受阻使皮层及深穿支供血受阻引起;其次为意识障碍,患者在脑组织大面积受损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脑功能障碍, 同时出现缺血区水肿, 使中线结构移位对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产生影响, 最终表现为意识障碍。
颅内高压、视力障碍都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常见症状,多因脑组织缺血缺氧, 颅内压升高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治疗主要以控制颅内压、脑水肿症状, 保护颅内组织为主, 常使用脱水剂、抗血小板聚集剂及营养剂等进行常规治疗,此外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采用静脉溶栓、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手术、介入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徐慧等研究指出,有无相关病史、年龄、生命体征情况、并发症等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结合患者临床特点, 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可提升治疗效果。
朱加冕等研究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 及时控制脑水肿、降颅内压、保护脑组织可提高患者存活率。以上研究与本次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可证明本次研究的准确性。
综上, 意识障碍、感觉障碍、颅内高压等是大面积脑梗死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方法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