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脑泡型包虫阿苯达唑治疗后影像分析

脑包虫病分细粒棘球蚴病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 和多房棘球蚴病 (Echinococcus alveolaris, EA) , EG较多见,EA很少见。但是,一般都认为,颅内EA即脑泡型包虫病都原发于肝脏而后继发于颅内。肝脏、腹部不发病,单纯发生在颅内更是极少见,有关颅内EG的报道比较多,但是,有关单纯发生于颅内EA文献较少。

本组所收集的病例病灶仅仅发生于颅内,其病原体可能与变异有关,发病机理不符合常规,影像表现也比较复杂。脑泡型包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寄生虫病,以往,脑泡型包虫病视做颅内“恶性肿瘤”。实质是猪带绦虫多房棘球蚴在颅内寄生,常引起严重后果。

近年来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包虫病发病率明显减低,但是寄生于人体的包虫出现了各种的变异,影像表现趋向复杂化,EA几乎100%原发于肝脏的传统观点已不适于目前的实际情况。

笔者收集了病灶仅位于颅内,因无法确诊,拟诊为脑泡型包虫并经过阿苯达唑诊断性治疗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

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8年3月~2009年5月拟诊脑泡型包虫并经过阿苯达唑诊断性治疗病例12例为研究对象,男7例,年龄31~65岁,女5例,年龄35~60岁,平均45.5岁。临床资料比较复杂,1例无任何症状,正常体检时发现脑内病灶;5例有癫痫发作史;3例头疼、恶心、呕吐;2例出现四肢抽搐,伴四肢无力;1例单纯面部肌肉抽搐,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轻度不清。均口服阿苯达唑乳液1~12月以上,剂量10ml/(d·kg),连续服药6月后隔日服用相同剂量。8例连续服用6月以上,5例连续服用12月以上。12例均为单纯性脑泡型包虫病例,全身其它部位均未发现包虫病变。有肝包虫并发脑包虫的病例在本文中不做分析。

1.2检查方法

CT采用PhilipsBrilliance16扫描机,层厚5~10mm,层距5~10mm,增强剂:碘海醇,剂量为80~100ml。磁共振检查使用GEVectra0.5T超导型MR仪,头颅线圈,平扫常规行横切位自旋回波(SE)序列T1WI(TR560ms,TE15ms)、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2WI(TR4800ms,TE120ms),矢状位T1WI(TR570ms,TE15ms),层厚5mm,层距3mm,FOV188×250,矩阵256×150。CT扫描12例,CT、MRI同时扫描8例。CT增强扫描12例,均未做MRI增强扫描。CT、MRI扫描主要对比观察服药前后病变范围、病变密度及周边水肿情况。

2.1临床资料

(1)服药周期少于半年者:1例癫痫患者因严重颅内高压,1月后死亡;其余4例癫痫发作由原来的1~2次/天,减少为1~2次/周;3例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淡漠,记忆力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服药周期半年至1年者,3例单纯面部肌肉抽搐,口角歪斜,流口水,言语轻度不清,由原来面部肌肉抽搐3~6次/天,每次持续1~2min,减少为0~1次/天,每次持续5~10s。2例四肢抽搐,伴四肢无力患者,服药前基本不能下床,衣食起居不能自理,服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2.2影像资料

服药前脑实质型病灶低密度区,周边水肿,局部钙化(图1);服药6月后5例脑实质型病灶低密度区范围明显减小,周边水肿带缩小,2例钙化范围扩大;12月后1例钙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周边水肿带缩小。3例脑室型中2例钙化范围扩大,1例脑积水程度减轻。1例脑膜型服药6月后复查病灶周边水肿减轻,钙化增多(图2)。

图1:双侧顶枕叶脑实质内散在钙化,伴明显水肿(服药前)

图2:双侧顶枕叶病灶钙化范围增大,水肿范围减小(服药后)

图3:双侧顶枕叶内不规则团块状病灶,灶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明显,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T1W及T2WI不同信号的小囊泡及蜂窝状改变,T2W中央部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规则环状强化。

脑包虫少见,其发病率仅占包虫病的1%~2%,多房棘球蚴主要发生在肝脏,脑内病变常为继发,原发脑内多房棘球蚴更为罕见,人类误食含有多房棘球蚴虫卵的植物、蔬菜、水后,或与动物及其皮毛接触而感染。

棘球绦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出六沟蚴钻入肠壁经血循环到达脑,发育成无数个弥漫性浸润的小囊泡,呈葡萄状的囊泡群、囊泡带可在颅内蔓延,犹如恶性肿瘤。泡球蚴在颅内芽生蔓延,直接破坏和取代脑组织,可形成巨块状的泡球蚴,其中心常发生缺血性坏死、崩解液化而形成空洞或钙化,呈蜂窝状大小,囊泡内含胶状物或豆渣样碎屑。在CT上表现为囊状、地图状低密度灶,范围弥散不规则,有些中心区域可见沙粒状、斑片状、点状钙化灶,成簇状或团块状;类圆形或不规则实性肿块,外周密度可高于中央部密度,也可呈略高密度肿块。外缘可见多个小囊泡,具有特征性。病灶外周及中央部可发生钙化,多有周边强化。小囊泡分布在病灶周边较中央密集,病灶中心部钙化密集,这与多房泡球蚴的生长方式有关,一般病变中心为棘球蚴母囊-始生囊,其外周外芽生性生长的子囊,越向外周新生子囊的级数越低,因此包虫退变钙盐沉积及液化多以中心较多见。

阿苯达唑为广谱、高效、低毒驱虫药,可抑制寄生虫对糖原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的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产生,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发育。

通过本组病例的观察,口服阿苯达唑乳液后,除1例并发严重脑积水1月后死亡外,其余11例均表现为内水肿减轻或脑积水程度减轻。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的改善。

脑实质型包虫MRI表现为实质内不规则团块状病灶,灶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明显,T1WI大多表现为低信号,T1WI及T2WI均可见不同信号的小囊泡及蜂窝状改变,T2WI中央部可为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内不规则环状强化(图3)。

分析其特征与以下因素有关:由于脑内血管及脑组织纤维化,胶质;病灶因缺乏营养而液化坏死。变性坏死的周围可继发钙盐沉积。小囊泡周围脑组织有纤维组织增生、囊泡内含有豆腐渣样碎屑及胶冻状坏死物质,部分病灶内伴发少量出血,周围组织可出现水肿,严重者出现挤压脑室甚至中线偏移。脑泡状棘球蚴在脑组织内浸润常导致周围组织反应,血脑屏障破坏及周围脑组织内毛细血管增生。

存活期泡型包虫无论在脑实质、脑室还是脑膜,CT显示都是低密度灶,周边水肿带,脑室性在脑脊液的衬托下可在MRIT1加权像上显示,部分仅表现局部脑室的扩大,如果合并重度脑积水,则病变更难发现。本组合并重度脑积水1例,MRIT1加权像上显示,部分仅表现为局部脑室扩大,本组合并脑积水患者1例,MRI仅显示增大的四脑室形态失常。本组1例泡性包虫位于外侧裂、小脑桥脑角池,其最大的特点是病变体积较大,沿脑池、脑沟呈葡萄状生长,脑膜增厚,凸凹不平,呈波浪状。

鉴别诊断:因病灶多发需要鉴别。

(1)转移瘤,增强后T2WI多为高信号,增强后均见环形及结节状强化,可表现为小病灶水肿,大多分布在中央动脉供血区,再结合临床病史不难鉴别。

(2)黑色素瘤脑转移瘤,两者均表现为T2WI低信号,但脑泡型包虫T1WI及T2WI均可见不同信号小囊泡及蜂窝状改变,后者很少见钙化,结合包虫免疫试验及临床病史不难做出鉴别。

(3)单发泡型包虫需与出血及胶质瘤鉴别,动态观察MRI及灶周水肿,增强后病灶环形强化,可与出血鉴别;单发胶质瘤,主要发生于额、顶、颞叶脑白质,大多CT低密度,可有不规则斑点状钙化,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增强后强化不明显或环状结构内容丰富,鉴别困难时可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

(4)感染性疾病,结核多累及脑底部脑膜和蛛网膜下腔,常可见钙化,脑内结核灶的环状强化多见,且形态不规则病变常伴交通性脑积水。脑脓肿壁较光滑,厚度均匀,因具有张力,形态较圆,邻近常可见脓肿壁穿破后所形成的子脓肿。脑弓形体病多成环状强化,环内常可见偏心的点状强化灶,呈所谓“靶征”,灶周脑水肿程度较轻。病毒性脑炎一般以累及皮层为主,也可累及皮层下区及深部核团,病灶在CT平扫上呈低密度,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

总之,脑泡型包虫特征性表现为T2WI低信号,T1WI及T2WI均可见小囊泡及蜂窝状改变,典型临床病史及皮内过敏试验及血清免疫试验(IHAELISA)综合诊断,可拟诊为脑泡型包虫,运用阿苯达唑治疗可达到临床康复的目的,目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办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