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新音乐学背景下的音乐美学(二)——《西方新音乐学背景下的音乐美学》绪论

作者:王次炤

内容提要

西方新音乐学背景下的音乐美学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文章就目前所了解到的部分成果作分析、研究并介绍给大家,目的是向音乐学术界提供一个音乐美学研究的新视野,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新音乐学;音乐美学;文化学

刊登于《音乐艺术》2018年第1期

(续)

第三位是美籍巴勒斯坦裔文学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1935~2003),他是世界知名的“东方主义”理论创始人、巴勒斯坦立国运动的活跃分子。由课题组成员音乐美学博士李晓冬副教授撰文《音乐触发的洞见——萨义德<论晚期风格>》,把萨义德放在他自己所言“难以归类”的知识分子行列里,分析和阐述他的音乐批评理论。文章把视角放在萨义德的音乐思想方面,以他辞世前最后一部作品《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与文学》为主,着重分析他对文学与音乐中晚期风格的论述。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萨义德的音乐思想;其一是他对于西方音乐传统的认识与判断,其二是对现代音乐或先锋音乐的理解问题,或又称“晚期风格”问题,其三是关于音乐的表演与阐释问题的洞见。这三类问题都以某种形式反映在他撰述的长短不一的乐评文章以及若干专著之中。第一类问题包括他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以及瓦格纳等音乐家的评述之中,而第二类问题则表现在他继阿多诺所提出的“晚期风格”问题的发挥之中,第三类涉及音乐表演与阐释的问题,则反映在他对一些演奏家,诸如波利尼、肯普夫、布伦德尔,尤其是对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钢琴演奏活动的思考之中。文章最后认为,通过“晚期风格”这个独特的批评观念,萨义德力图把理论话语与他的生命与艺术体验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去突破、挣脱学院派的观念视野,把理论的推演转化成为一种“理论的创作”,从而把“晚期风格”与他自身生命中的“晚期”合二为一,成为一种学术生命力的展现,并展现了对西方音乐艺术的深刻洞见。

第四位是批判性音乐学代表人物、英国利兹大学教授德里克·斯科特(Derek B. Scott),由课题组成员年轻的音乐学者孙璐硕士撰文《批判性音乐学理论研究——以斯科特<从情色性到恶魔性:批判性音乐学研究>为例》,对斯科特的批评理论以及批判性音乐学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文章认为作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英国音乐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思潮,批判性音乐学理论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国外音乐学研究。批判性音乐学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实证主义音乐学提出质疑,同时又借鉴民族音乐学、后殖民主义理论等学科方法,走出了一条多元视角的、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学术道路。批判性音乐学理论在初期阶段尤其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学家阿多诺的影响,运用“批判性”视角关注社会文化对于音乐解读的意义。1980年之后,随着科尔曼“新音乐学”理念的兴起,真正意义上的批判性音乐学在英国蓬勃发展起来,并以英国利兹大学为中心发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文章主要以斯科特的代表著作《从情色性到恶魔性:批判性音乐学研究》(From the Erotic to Demonic:On Critical Musicology)为例,通过对斯科特的学术思想的梳理研究洞察批判性音乐学领域的学术特色及成果。文章分别对批判性音乐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学术特色和侧重、代表人物和学术走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文章介绍了斯科特在其著作中突出了对20世纪以来的流行音乐文化、音乐中的“东方主义”及“他者”、音乐中的性别建构等问题的解读。并指出,批判性音乐学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当下意识,它所体现的“批判性”具有清晰的时代感,它的出现扩展了音乐学领域的视野,无疑为音乐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03 新视角、跨学科和文化学视野下的音乐美学研究

新视角、跨学科和文化学视野的音乐学研究也同样在音乐美学研究领域显得很活跃。文化学视野的音乐学研究本身也带有跨学科的思路,而跨学科的研究也必然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音乐学领域,它多少带有社会文化思潮的印记。本课题研究先从文化学的角度对当今英美音乐学界音乐文化研究的视域作一综述,再对阐释学对20世纪后半叶音乐哲学的跨学科研究作一历史性描述,然后选择了三位跨学科音乐学者的研究成果,分别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和提出学科发展的新见解,提供给大家参考。

本课题组成员年轻的音乐学者贾抒冰博士撰文《当今英美学界音乐文化研究的视域》,对当代英美音乐学的文化学研究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音乐学的文化学研究本身就需要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这种跨越式研究思路必然把史学和美学结合在一起。该文介绍和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美音乐学术界对于音乐及其文化问题研究的一些重要论著和观点。从约瑟夫·克尔曼1985年《沉思音乐》中提出“文化音乐学”这一视域,到之后的盖瑞·汤姆林森、劳伦斯·克雷默等学者对于这一概念的发展,研究音乐的社会和文化属性成了英美“新音乐学”的一个标准性问题。它与传统的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文化不同,“新音乐学”视域下的音乐文化研究强调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批判和文化批评理论的结合,并且形成一个相对开放和多元的研究结论。2003年,英国学者马丁·克雷顿、特雷沃·赫伯特和理查德·米德尔顿编辑出版的《音乐的文化研究——批判性介绍》的文集,又一次加深了音乐的文化研究在学术研究上的意义,由于其是英语学术界第一本以“音乐文化研究”命名的学术文集,又加之论文撰写者的权威性,此书自出版至今,被许多英美大学音乐系作为音乐学理论方向的经典教科书。该文还论述了产生音乐文化研究视域的重要学理依据:即音乐文化本身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问题。总之,当今学术界对于音乐文化问题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民族音乐学领域,在越来越强调音乐学的跨学科性和整体性研究的今天,音乐文化研究的视域早已把历史研究和美学研究放在文化学的背景下进行综合思考。

本课题组成员音乐美学博士宋瑾教授撰文《西方音乐释义学理论的历史梳理》对阐释学的历史演变以及音乐阐释学的跨学科研究作了深入的研究的思考。该文指出,西方音乐阐释理论大致可分为中心主义和多元主义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后者基本上分布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后现代主义及其“之后”的时段。前者对音乐的释义,经历了作者中心、作品中心和读者中心的移动。相应的理论有历史释义学、结构主义和接受美学。作品中心论者认为作品的意义是作者赋予的,阐释就应该回到过去,体验作曲家曾经体验的东西,以此为基础来重建历史的真实。作品中心论者认为作品一旦问世,就具有自足性,阐释无须牵扯作者;意义就锁闭在作品结构里,阐释应通过结构分析来达到目的。读者中心论者指出作品传递的意义的有效性,由读者的接受确认;阐释应该从读者那里切入。后者则出现了从结果到过程、从作品到文本、从确定到随机、从中心到多元,以及从单一到多样的演变,涉及哲学释义学的“视界融合”、解构主义的“意义不在场”和“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断裂”,还有作者、作品和读者“多元对话”的理论,相生相克动态平衡的生态哲学美学等后现代主义及之后的理论。各种音乐意义的阐释理论或观点都有各自的历史语境,亦有各自的逻辑结构;从关系实在论哲学观点看,这些阐释理论或观点都具有自洽的合理性。时间先后并非进化,仅为历史分布。阐释者只需明确自己的目的和学术立场,就可以应用任何一个阐释理论。

新视角和跨学科的研究则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其中女性主义研究尤为活跃,或从社会学的角度描述音乐中特定的女性语境,或是从阐释学的角度揭示音乐形态中的性别涵义。本课题组成员音乐美学博士柯扬副教授撰文《描述与阐释——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两种途径》,对当今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两位代表性音乐学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进行比较研究。该文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研究视角逐渐被引入音乐学领域,催生出众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该文作者在参考《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相关词条的基础上,将这些成果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型研究,偏重以客观态度审视特定语境中女性音乐家的行为及生活境遇,带有社会学色彩;另一类是阐释型研究,偏重于阐释音乐形态中隐喻的社会性别内涵。为了更好地说明两类研究的差异性及各自价值,该文选取了美国音乐学家玛西亚·希特伦的《社会性别与音乐经典》及苏珊·麦克拉蕊的《阴性终止——音乐学的女性主义批评》两部著作,对各自的观点、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前者成书于1993年,是描述型研究的代表,所关注的课题是:为什么在西方音乐文化中,女性作曲家的作品往往无法成为经典?作者描述了19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作曲家面对的种种社会限制,并对其文化根源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后者成书于1991年,是阐释型研究的代表,作者分析了文艺复兴以来一系列音乐作品的形态特征,并回答如下问题:不同的社会怎样塑造男、女性特征,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如何用音乐呈现这些特征?女性音乐家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她们对父权制压迫的质疑?在对两部著作进行比较之后,该文还将剖析其内在共性,以深化对女性主义音乐研究的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