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种、品种茶、名丛、奇种,这些岩茶的分类,看完可别再脸盲了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E0MTgvMjA5ODcwNDgyXzFfMjAyMDEyMTQwNjQ5NDAxNDc=.jpg)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内涵,是岩茶的气质体现。
遇上一泡好的岩茶,它自己就会说话。
香清气郁,汤水柔滑,又香又醇,还很耐泡。
无数优点相加,能让一泡优质岩茶,拥有超高人气。
一不小心,你就会爱上喝岩茶的感觉。
或者是,被某泡茶的风味给惊艳。
上礼拜,有朋友和我们一起试喝刚从武夷山寄来的获奖名丛。
按朋友的说法,他平时很少喝除了水仙肉桂外的岩茶品种。
但没有想到,偶尔喝一喝,体验居然还不错。
要香气,有香气。
要滋味,有滋味。
对比之前的喝岩茶经历,喝小品种的茶,从头到尾都充满新鲜劲。
不过,喝岩茶确实是件费工夫的事。
好不容易将水仙肉桂喝个半懂,将两款茶分清认清,不成问题。
现在又来涉猎到其它岩茶品种时,为了喝个明明白白,每回都跟猜谜似的。
总想让人弄清,杯子里让人回味无穷的,究竟是一泡什么茶。
话说,除了常规的水仙肉桂这些选项外。
岩茶里的小品种,品种,名丛,奇种,它们究竟是啥?
这篇,且来做一回概念介绍。
列位看官们在喝岩茶时,千万别脸盲!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
名词一,小品种
喝岩茶的茶客,嘴边常会提到“小品种”这个说法。
到底,什么才是小品种?
短时间内,还真让人说不清它的具体分类。
下意识就会认同这类说法——“除了水仙、肉桂等当家品种外,剩下的都是小品种。”
其实,说来话长。
小品种,不能狭隘的理解为非水仙、非肉桂的小众品种。
武夷山人的“小品种”原意,是生长在武夷山的菜茶群体种。
按茶农的习惯称它们作“菜茶”,但久而久之,市场上就习惯称它们为“小品种”。
等1995年后,省茶科所的专家学者们,培育许多适制乌龙茶的高香品种。
比如,黄观音,金牡丹,瑞香等。
后经陆续的推广种植,渐渐在市场有了名气。
于是,“小品种”的队伍里,又加入了新培育的品种。
发展迄今,市面上大家统称的“小品种”,包含了三层概念。
1.武夷群体种,菜茶。
2.茶科所培育的新品种。
3.外地新引进的茶树品种。
队伍庞大的小品种,它其实并不小众。
以分布广,产量大的黄观音105为例,它早已飞入寻常茶桌上。
这年头,没认真喝过几回小品种,那可错过太多太多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
名词二,品种
先看某度百科的定义。
“品种,指物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性状,经过长期演变,其遗传性稳定,且具有同一共性的物质。”
岩茶的品种,可以理解成某一种茶的意思。
当前的岩茶市场,水仙肉桂是毫无疑问的当家品种。
肉桂,作为岩茶界的优等生,早在198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上,就被认定为省级品种。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扩大栽培,广泛推广。
迄今为止,武夷山正岩核心的各大山场内,遍地可见肉桂茶树身影。
水仙,是和肉桂齐名的岩茶品种。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
清末年间移植到武夷山的水仙,因品种特征凸显,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水仙茶树品种的分布范围,除了福建全省外,还在浙江、台湾、广东、安徽等产茶区,均有涉及。
因此,在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上被认定为国家品种。
岩茶里,拥有数不清的品种。
水仙是一种茶,小乔木,兰香细腻,汤感醇厚,有老丛高丛之分。
肉桂是一种茶,灌木型,桂皮香辛锐,茶汤辛辣柔滑,是岩茶界的网红。
此外,铁罗汉、梅占、黄观音,白鸡冠,雀舌,金柳条等,它们都是独立的品种。
武夷岩茶的品种多样性,多如繁星,多如牛毛。
市面上能接触到岩茶,不下百种。
但逐一按名录翻过去,超过千种。
更不提,那些消失在茫茫茶海,难以计数的菜茶们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4》
名词三,奇种
之前在介绍内鬼洞时,曾有提到过那里是奇种生长的乐园。
对无数的古老岩茶品种而言,鬼洞这处隐世的山场,堪比是茶界版的诺亚方舟。
保留下了许多,难以复刻的品种资源。
不过,很多新茶友不理解。
到底什么是奇种?
奇种,难道就是奇怪的茶树品种?
NO,NO,NO,武夷山的奇种,其实还有个特别接地气的名字,叫做菜茶。
作为武夷山的土著民,生长在武夷山的菜茶群体种,它们的队伍庞大。
等到了季节,菜茶的枝梢们开了茶花。
经过一番招蜂引蝶后,这棵菜茶和周围的茶树谈起了恋爱,传授了其它茶树的花粉。
到最终,茶花落地,茶籽育成。
由一颗种子,最终在发芽、长叶,长高时,它变成了和原来不太一样的品种,性状发生改变。
因此,这些土生土长的原始有性群体(武夷菜茶),它们拥有着特立独行的风采。
由天造神力,馥郁了每一株菜茶,独一无二的香型特征,风味特色。
年年有变化,株株有不同。
庞杂的菜茶队伍,是武夷岩茶的有生力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5》
名词四,名丛
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是武夷岩茶形成优异品质的内在推力。
从众多的武夷菜茶,经反复的单株选育,单株采制,质量评比后。
该品种的特性,正式稳定下来。
这时,可以给它取名了。
按它的风格Staly,香气滋味,茶树形态,叶态叶色,发芽迟早,种植地点等,给它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好名字。
比如,不见天,不知春,夜来香,瓜子金,岭上梅等。
取了花名后,这些来源自菜茶的土生品种,就正式成了家生子。
翻开岩茶的史料记载,世代积累的岩茶花名,不计其数。
其中,还有不少重叠重合的地方,难以概全。
在有了花名的基础上,经多年反复评比,按风格重现和稳定性表现,优中选优,方能定出名丛。
所谓的名丛,说白了是从菜茶中选优培育而成的茶树优良单株的总称。
铁罗汉、白鸡冠、半天妖、水金龟等,就属于名丛行列。
并且,名丛里还有不少组合团队式出道。
如,四大名丛,十大名丛等,绚丽不已。
丰富的名丛品种,让武夷岩茶这座大观园,更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武夷名丛的背后,拥有庞大的团体阵营。
是以,每年的斗茶赛上,除了水仙肉桂的单独PK外。
还一定少不了名丛类的比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风味各异的名丛,它凭着丰富的变化性,圈粉无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在数百年的自然竞争下,武夷山的原生茶树群体种,物种不断在迁徙,在变化。
发展至今,岩茶火了。
但受到经济利益的诱导,和人为的选择破坏。
让不少原本藏身在各大山场里的菜茶、名丛、小品种们,纷纷被改种,种成了水仙肉桂。
于是,现在能保留在正岩山场里的名丛、小品种们。
数量极少,弥足珍贵。
是以,到了今天,我们只要一听到九龙窠的北斗、水帘洞的金柳条、水帘洞的梅占,以及正岩名丛获奖茶时。
不由自主,就会特别激动。
历经沧海又桑田后,这些最终能留在正岩山场的小众品种。
本身的存在,就弥足珍贵!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李麻花,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主笔,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1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