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3)——老子的教育观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里这一段,得到过不少的批判。
比如,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高亨先生批判如是:
“这一章是老子的政治论,他对统治者提出几个政治要点:不采用尚贤政策;不过荒淫生活;使人民肚子饱,身子壮,胆子小;使人民无知,无欲。总之是:反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反对儒墨尚贤而治的学说,要人民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复古倒退的。”
高亨先生的注译很有代表性,第一遍读道德经,我对他的观点很认同。
多读了几遍后,我觉得高亨先生并没写出老子的本意。
老子的圣人之治,不但不落后,而且还非常超前。
这一章承接上一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用圣人之治,具体阐述,圣人是如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
圣人之治,可以是治理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一个学校,一个机关,一个企业,等等任何可以治理的领域。
治理的根本问题就是对被治理者的教育。
这里以教育为治理,以学生为民,来理解第三章。
(1)不尚贤,使民不争;
贤是什么?贤就是“名”。
对学生来说,名是什么?名就是名次!
尚贤,就是以名次为尊,于是学生们就会为了争名次而学习。
不尚贤,就是不以名次为尊,学生也就不再为争名次而学习。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难得之货是什么?难得之货就是“利”。
对学生来说,利是什么?利就是分数!
贵难的得之货,就是以分数为贵,“分分,学生命根',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有些学生不惜作弊。
不贵难得之货,就是不把分数看得太重要,或者分数得起来并不困难,学生也就不想着去作弊了。
(3)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见可欲,就是构筑一道防火墙,让学生不受外界不良诱惑,安心学习。
可欲,就是可以吸引学生的不良诱惑,这些诱惑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著名的孟母三迁,就是“不见可欲”的好例子。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圣人之治的手段,更是圣人之治的目标。
如果经过教育,人人都成才了。那么,
人人都是“贤”,自然不必尚贤。
人人都有能力得到难得之货,自然就不必贵难得之货。
人人都道德高尚,自律自强,不受各种欲望的诱惑,自然就不必屏蔽可欲之物事。
这时候人人都不需要教育了,圣人也就“无为”了。
怎么让人人都成才呢?
什么叫“成才”呢?成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老子告诉我们成才的标准就是能做到“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4)是以圣人之治,
所以,老子的圣人之治,就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直指教育的根本目的。
“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也是素质教育的素质所在。
(5)虚其心,
学习是为了进步,虚心使人进步。所以,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虚心'。于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让学生虚心。
如今,学校一般用排名次,也就是尚贤的方法,让学生做到虚心。因为第一名只有一个,其他同学看到和第一名的差距,就会“虚心”起来。而第一名,往往也是虚心的学生,不虚心也考不到第一名。
用尚贤虚其心,容易产生“虚荣心”,虚荣心越多,虚心就越少。
不尚贤而虚其心的方法,就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足以“虚其心”了。
有小目标就有小虚心,阶段的虚心;
有大理想就有大虚心,长久的虚心。
(6)实其腹,
虚心的学生,才有求知欲,才能大口大口吃知识。知识被消化才能真正的“实腹”。如果不能消化,吃再多,也是无用。
学校一般通过做题来消化知识,通过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消化”能力,也就是“实腹”能力。
当分数对于学生成为难得之货时,也就是学习的知识难度,超过学生理解能力或接受能力的时候。
比如学生基础差,却要求学习无法理解的知识,这样会消化不良;
比如学生做题速度慢,却必须做过多的作业,这样会不堪重负。
这时候,学生被逼得没办法,就可能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而作弊。当第一次作弊后,很容易就习惯性的作弊,想要纠正就困难了。
作弊是教育最大的毒品。
那么,不贵难得之货怎么实其腹呢?
孔子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
只有因材施教,学生才能及时消化知识,才能做题轻松。
只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作业量,学生才能轻松的完成。
学生得到分数容易了,自然就不会作弊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者的理想,也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
如今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普及教育的需要同落后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素质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
(7)弱其志,
志就是心之所向。方向如果错了,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弱志的反面是强志,就是可以任性地、随心所欲地走。走着走着就容易迷路了,就象一头蒙上眼睛的驴,努力地走,却只是在原地转圈圈。越转越迷茫,越转越失望,最后只能停止前进,甚至倒退。
迷路了怎么办?
首先要承认自己迷路了,然后问问路,这就是弱志。
人生道路太容易迷路了!学习道路也太容易迷路了!
人生没有地图导航,迷路了怎么办呢?只有“弱志”,听从他人的指点。
这个他人,小时候是父母,大了是老师,离开校园是前辈们,还有书籍,其实最权威的导航是“圣人”。
弱志不是无志,无志就会变成任人摆布的小毛驴。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只需要在路上听听他人的指点。
逆反期的学生,就是太强志了,不听老师,不听家长的话,再不喜欢看好书,就很容易走上弯路。
所以,要教育一个学生,就要弱其志,让他一直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
(8)强其骨。
有了正确的方向,不一定会取得成功。
因为,心中的大海往往在山的那边,必须要翻过大山才能看到那片心中的大海。许多孩子就在爬山的过程中,因为“骨”不够强而放弃了。
怎么做到强骨呢?“硬骨头”不是一天练成的。
“强骨”需要循序渐进,从爬100米的小山,到200米,到500米,到1000米。要带领学生从克服小困难开始,不断增加难度,让学生从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提升信心,这样不断地锻炼,就会有了克服更大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一个“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素质的人才了!
(9)常使民无知无欲。
有了素质的人才,也未必会成功,他可能因为抵挡不住诱惑而沉沦。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个“美人”可以是各种诱惑。
要想让人不断进步,还需要常常处在“无知无欲”的境界。
老子的这个“常”用得好,如果没有这个“常”字,就会让人过得象苦行僧一样。而有了这个“常”字,就说明常态是“无知无欲”,但可以不经常的“有知有欲”。
可以偶尔喝喝酒、泡泡吧、玩玩游戏,娱乐一下。但是不能沉迷娱乐之中,那样就会玩物丧志。
“常无知无欲”有两种境界,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
在免疫力低的时候,就要被动地“少儿不宜”,屏蔽掉那些不良诱惑,这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教育。
第一个境界的无知无欲,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也没欲求。
在免疫力高的时候,就可以有节制地娱乐,收放自如,让自己偶尔娱乐,而常“无知无欲”。有素质而又自律的人,已经不需要教育了。
第二个境界的无知无欲,是什么都知道,但是可以做到“视而不见,无欲无求”。
(10)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当一个人可以做到“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常无知无欲”,这样的人一定会坚定地奔向理想,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无法羁绊他的脚步。
(11)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一个人的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不再需要教育而教育。
什么时候不再需要教育呢?就是当他能够做到“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常无知无欲”的时候,就不再需要教育了。
教育大师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和老子的无为之治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无为而为,当圣人无为的时候,就是不需要治理的时候,也就是无不治的时候。
对人的治理过程,就是对人的教育过程,所以,圣人都是教育家。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