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国庆我登山
本文作者:王俊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随众多登山爱好者登了邓蔚山、玄墓山、潭山等山峰。
和往常一样我早早起来,吃好早饭,乘公交七点半到达集中点——光福,这是一座嵌入太湖半岛的古镇。已有几十位登山爱好者等候在这里,随着一辆辆公交、私家车的到来,人越聚越多,即将出发前有150多人,有人拍了“合家欢”。
八点半一到,组织者一声令下,登山开始。大家从登山口鱼贯而入,顺着消防通道浩浩荡荡直奔邓尉山顶,这是今天登的第一座山。人们行走在茂密的树林中,话语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寂静的山林顿时沸腾了起来。
秋风吹动着树叶“唦唦”作响,给汗流浃背的登山者带来一阵快感。丹桂花香四溢,沁人心扉;知了鸣叫声、鸟儿歌唱声交织在一起,洋洋盈耳……
苏州的山不高,但很美,山上除了原生植被外,还生长着杨梅、板栗、白果等经济树种。闻名于世的“碧螺春”茶叶、“白玉”枇杷就生长在这些山坳中。有些山还有深厚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底蕴。
邓尉山,因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得名,每到春天梅花盛开,是著名的赏梅胜地。“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登上山顶鸟瞰,秀丽的光福变成了矮子。稍后向玄墓山进发,该山南北走向,长2公里多,由于道路较好且坡度也缓,登爬该山并不感觉吃力。下山后队伍沿着柏油马路,向潭山逼近,身右边是坐落在玄墓山半山腰的圣恩寺。该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为佛教南宗发祥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尉山
说到圣恩寺,产生了联想。《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到妙玉处品茶。黛玉问这泡茶的水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妙玉是位苏州姑娘,曹雪芹笔下的玄墓蟠香寺,为苏州圣恩寺的可能性极大。 可惜没时间参拜古寺了,不无遗憾地挥手拜拜。
圣恩寺
行走十几分钟,到了潭山脚下。上山的路很窄,队伍像硕大的长蛇爬行在蜿蜒的羊肠小道上,速度慢了下来。在一较为平坦的地段,大家稍作休息,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此次登山人员广泛,有男有女,工作的、退休的,彼此之间有的是登山老朋友,但大多数是第一次见面的新朋友。年龄跨度也大,最小的是几位小学生,跟随家人一路兴致盎然,有人嬉称登山要从娃娃抓起。
玄墓山
活动中互相照应,亮点多多。在潭山过一约300米长的人工砖洞,洞内没有光亮,一片漆黑,有人将手机照明灯打开,给大家提供方便;有人是有备而来,将带来的电筒高高举起,洞里顿时有了光明。洞左边有一深度约十几厘米的小沟渠,有少许积水,人们不时提醒“靠右边”“小步走”。尽管如此,我两次“中彩”,左脚踏入沟渠,鞋袜和裤脚全湿,正好给我炽热的脚降降温,也算“幸事”。
道路旁、山坳间破土而出的山芋、硕果累累的南瓜及挂满树枝黄澄澄的桔子,随处可见,人们路过投去喜爱的目光,没人采摘打扰。就是那漫山遍野生机盎然的鲜花绿草,也安然无恙。吃剩的垃圾随身带走,除了脚印,不留任何东西。吴中大地,秋毫无犯。
爬登
从潭山下来后,大部队登山结束。一些人又向西绩山挺进。
我不认识组织者,但清楚他们做了不少工作,事先将注意事项、出发时间、集合地点,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大家,事后又对这次活动总结点评。周到细致的工作,使较为松散的组织活动变得井然有序。
我是几天前在朋友的鼓励下,参加此次活动的,是年龄老人,登山新手。事先买了登山包、登山杖等,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此后我每周登山一次,坚持了几年,而第一次登山的美好记忆至今难忘。
敬告:登山好处多多,对强身健体也十分有利,但也有诸多不宜,各人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
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为内蒙古察右中旗人,现定居苏州,已经退休。
【本期幕后】
策划:小娟
编辑:小娟
校对: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