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破羌帖》结字峻美,气息冲和,流畅自然
继写完“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不久后,“书圣”王羲之辞官归隐,但仍心系国事。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八月,征西大将军桓温摧破羌敌,一举收复旧京洛阳。捷报传来,王羲之精神振奋,纵笔写下草书《破羌帖》。
《破羌帖》,9行,81字,因帖中第三行有《王略始及旧都》一语,又称《王略帖》,另有《桓公至洛帖》《桓公破羌帖》之称。刻本见于《绛帖》《澄清堂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戏鸿堂帖》《玉烟堂帖》等。此帖结字峻美,气息冲和,流畅自然,笔画精略而形态俱存,可谓笔意入神,穷极变化。
有一次,宋代书法家米芾在真州拜谒宰相蔡攸。当时乘坐在舟上,大家相谈甚欢。蔡攸于是拿出王羲之《破羌帖》欣赏,米芾一见,如获至宝,要求以自己的藏画作交换,对方不肯。情急之下,米芾以死相逼:“若不见从,某即投此江死矣!”蔡攸不得已,便给帖于米芾。
收藏王羲之《破羌帖》、王献之《十二月帖》、谢安《八月五日帖》后,米芾欣喜若狂,将书斋取名为宝晋斋,并盛赞:“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桓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
王羲之草书《破羌帖》
释文:
知虞帅书,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重创,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书示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