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重建一年,哪一个师番号保留,实际却并入粟裕的第一师?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不久,新四军重建,一口气编制了七个师。其中,粟裕是第一师师长。可是到1942年,粟裕指挥的兵力几乎翻了一倍,把另一个师也纳入了第一师,归粟裕指挥。
这是怎么回事呢?重建后新四军各个师,虽然面临敌后艰难的形势,和日伪军的围攻,但是发展都比较顺利,尤以粟裕指挥的第一师发展最为迅猛,接连打胜仗。
可是也有一个师,形势很不乐观。这就是第六师,师长兼政委是谭震林。谭震林是湖南攸县人,攸县隶属于株洲市,位于湘东。谭震林的革命资历非常老,红军创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谭震林就是政府主席。
(谭震林师长)
谭震林参加过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斗争,当时他的职位已经非常之高,当过红十二军政委。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谭震林等人留在闽西苏区,坚持了三年难以想象的艰苦游击战争,成功为党保存了一支红军队伍。
到新四军成立,谭震林当过第二支队副司令员,也当过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地位非常之高。到新四军第六师成立,谭震林担任师长兼政委。第六师兵力很弱,只下辖两个旅,一个是第十六旅,一个是第十八旅。
其中第十六旅的旅长叫罗忠毅,湖北襄阳人,原是冯玉祥的兵,宁都起义之后加入红军,罗忠毅同时还是第六师的参谋长,旅政委叫廖海涛,福建上杭人。罗忠毅和廖海涛都没有参加长征,是经历南方三年游击战大难不死留下来的珍贵红军种子。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他们两位,因为他们很早就双双牺牲了。
(罗忠毅旅长)
第十六旅位于苏南,长江以南,乃繁花锦绣之地,日军必争之地,经常大举“清剿”。第十六旅面临的形势非常危险,1941年11月,三千多名日伪军长途奔袭,包围了第十六旅的驻地,第十六旅只有一个旅的兵力。
敌众我寡,经过艰难苦战,打退日军的8次进攻,歼敌无数,旅长罗忠毅不幸中弹牺牲,政委廖海涛腹部中弹,壮烈牺牲。他们是新四军重建后牺牲的两位高级将领,非常可惜。
第十八旅的旅长叫江渭清,建国后成就很大,当过江苏省和江西省第一书记。旅政委名气更大,他就是温玉成中将,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军长之一。温玉成执掌的是韩先楚带出来的第四十军。
(左三是谭震林,右一是粟裕)
第十八旅在此之前,就已经转移到了江北去。孤掌难鸣,握紧拳头才能打疼敌人。新四军军部就把第十八旅划给粟裕的第一师建制,还在江南的第十六旅也归粟裕指挥。
这样,第六师只剩下了师部。谭震林成了“光杆师长”。客观地说,论指挥作战,谭震林的确不如粟裕,他更擅长做政治工作。所以到1942年,新四军军部命令第六师并入第一师,粟裕仍然担任师长,原第六师师长谭震林改任第一师政委。
但是,谭震林一直没有到任,实际上粟裕一个人,能者多劳,指挥了两个师,共计五个旅的兵力。这是在内部,对外呢,为了尽可能降低负面影响,从整体抗日大局考虑,第六师的番号仍然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