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岩茶普洱茶重口味,白茶绿茶小清新?老茶客:别以偏概全了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wLzEyLzAzMTMvMjA4OTM5MzQwXzFfMjAyMDEyMDMwMTIwMDE3MTI=.jpg)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味的轻重,是茶桌的热门词汇。
简而言之就是六大茶类里,红茶岩茶口味重,白茶绿茶口味轻。
经无数茶客点评后,观点日益相近。
纷纷以“轻重”二字囊括原本参差百态的茶滋味。
喝茶越来越多,疑惑也日愈增多。
喝习惯绿茶的人,转身过去喝红茶时,疑虑重重。
“会不会太重口味?”
“红茶是不是不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而喝了两三年熟普后,偶有几回喝白茶。
“白茶也就那样嘛,太清淡。”
“越好的白茶喝起来越像白开水,尤其白毫银针。”
其实,任意一种茶,它的风味远不止一面。
用“一刀切”的刻板印象,先入为主的定义一款茶的滋味,有失偏颇。
更关键是,这会让你对好茶的认知,陷入狭隘。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以偏概全,有失偏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
绿茶,清香清爽。
制作绿茶的门槛并不高,大多数的茶树都可以作为绿茶的原料。
几乎遍布各产茶区的绿茶,种类繁多。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恩施玉露,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安吉白茶……
不同产地,不同形态,不同工艺的绿茶,风味差距甚大。
单以“口味轻”三个字,半点都不能概括。
加工绿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杀青,这是决定绿茶品质的关键一步。
不论是炒青,烘青,晒青,还是蒸青。
杀青的原理在于通过高温来处理鲜叶当中的酶,以免茶多酚等物质氧化变红。
经历了杀青后,绿茶内部的茶多酚原封不动的保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绿茶内部的茶多酚,普遍含量略高,胃不好的朋友需适量饮用。
同时,高温杀青后的绿茶,茶叶中的鲜绿色泽就保留下来。
品种众多,造型丰富的绿茶,干茶色泽有黄绿,深绿,碧绿等渐变。
质量一流,清鲜动人的高档绿茶,闻起来带有高雅恬淡的清香。
冲泡出来后,茶汤入口鲜美鲜甜。
这是因为,注重头春、明前、雨前等概念的绿茶,茶叶内部含有的茶氨酸丰富。
茶氨酸含量高,会直接影响茶汤的清甜、鲜爽、顺滑度。
前不久刚去了趟杭州,坐在西湖边上,用玻璃杯泡龙井。
注入热水后,干茶渐渐在杯中舒展。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伴随着好茶内部的滋味,缓缓渗出,汤色逐渐晕成。
在微冷的干燥天气下,茶汤过后,颇有卢仝笔下的“一杯吻喉润”般的舒适感。
淡雅的花香,清香,甜香,草木香,浮动在周围,唇齿留香。
清新的绿茶滋味,像是春日的和风细雨。
茶汤过喉,润物细无声,带来细腻的鲜美风味体验。
然而,绿茶的清鲜清香,留存时间有限。
一旦放置时间太长,茶叶明显氧化过后,清鲜口味会大受影响。
是以,喝绿茶讲究及时趁鲜品尝,没有长期储存的价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3》
白茶,鲜醇甘爽。
滋味寡淡,是对白茶最大的偏见。
白茶和绿茶相比,工艺更为简朴。
白茶的加工没有杀青,没有整条,没有揉捻,没有焙火。
总之,像白灼清蒸那样,整个制茶过程没有遭受太多折腾。
从而更好保留下,好原料内部的原汁原味。
这样的茶,不能用“寡淡”二字形容。
在白茶的审评指标里,不论是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还是寿眉贡眉。
其中,高频出现的四个字眼,在于“鲜醇甘爽”。
鲜,主要来自白茶内部的丰富茶氨酸。
清鲜、鲜爽、鲜活的茶汤,饮之有着满满的鲜活感,灵动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像山间的霁月清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香,源自好茶内部积累的丰富芳香物质。
白茶的茶香精彩,尤为动人。
新茶的毫香,花香,草药香,竹林香,粽叶香等,清新天然。
老茶的香气更沉稳厚实,药香,陈香,甘香,枣香(寿眉饼),层次丰富。
品质出众的白茶,干茶闻起来带有清香的草木气息。
冲泡出来后,盖香,落水香,挂壁香,乃至于叶底香。
清芬的茶香像是一条流淌着的香河,夹岸数十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爽,指茶汤饮入后爽口、清爽、舒爽。
唇齿之间,丝毫没有粘腻感。
同时,茶味温和,没有刺激,苦涩感不明显。
喝过一杯茶后,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醇,使得白茶的口感,有别于绿茶。
“醇”的本意是没有掺水的酒,茶汤饱满,滋味丰富。
汤感醇厚,胶质丰沛,如浆似汤。
小口尝入一口茶汤,稍微让汤水在舌面上停留,能感觉到茶汤对舌面的包裹感。
如此,方才是好白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4》
红茶,鲜甜爽口。
曾经有段时间,流行过“红茶热”。
当时,有不少人都喜欢喝红茶。
大学时最喜欢的消遣之一,就是到红茶屋里喝下午茶。
点一壶茶,配上几碟茶点,坐在窗边。
或听歌,或看书,或闲聊。
喝着滋味甜美的茶,耳畔间传来萨克斯风般的悠扬歌声,特别让人放松。
它是鲜甜爽口的;
它是花香盈盈,香清味甜的;
它拥有似甜果香般的汤感,柔美动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论怎么说,六大茶类里红茶的滋味不该与“重口味”三个字挂上钩。
以著名的红茶鼻祖——正山小种为例。
桂圆汤,花蜜香。
这六个字,是对其的最好概括。
桐木正山小种冲泡出来的茶汤,橙黄橙红明亮为主。
喝起来仿佛喝桂圆炖汤般的甜果香,与此同时,还不失鲜艳明媚的野花香,像花蕊蜜般的甜花香。
这般标志性的特征,外地的红茶难以模仿,难以比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些干茶金黄,带有浓密毫毛,冲泡出来的茶汤带有一股蒸地瓜味,没有鲜爽花香的红茶,它们不是小种。
尤其,不是正山小种。
喝多的红茶越多,从正山小种,金骏眉,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等,再到九曲红梅等外省红茶。
越发的感觉,红茶的滋味一点也不重口。
尤其是品质越好的红茶,越在于茶香清爽,茶味鲜醇。
那些闻起来香气发腻,喝进去口感粘腻的红茶,绝非高档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5》
岩茶,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是六大茶类里的青茶代表。
在岩茶的阵营里,它有三大麾下大将,分别是大红袍,水仙,肉桂。
然而,岩茶是焙火茶。
加工制作时,要经历焙火方能成型。
经过最后的焙火工序后,岩茶的干茶条索看起来,常以黧黑色、板栗色多见。
与此同时,干茶闻起来还带有焦糖香,烘焙香等。
但正因如此,很多喝不懂岩茶的朋友,一直都误解了它的风味特点。
觉得岩茶有烟味,口味重,火气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觉得岩茶的滋味又苦又浓又酽,非常重口味。
觉得岩茶一次就要放8克、10克泡茶,太浓太重。
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武夷岩茶的风味特征,是岩骨花香。
好的岩茶,有香,有水,有韵。
岩茶的香气,单是花香这一类,就足够延伸出无限体系。
有梅花香,栀子花香,夜来花香,茉莉花香,桂花香,脂粉花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除了花香之外,还包含有果香,桂皮香,当归药香,乳香,木质香,丛香等。
茶香层次精彩,茶味饱满有内容。
不论焙火程度的轻重,优质岩茶的茶汤,尝入嘴巴里时,皆是清爽柔顺,绵里带刚,刚柔并蓄的。
不会是寡淡无味,没有滋味。
也不会入口苦涩,又苦又麻,刺激性强。
与此同时,还包括有让很多茶客,如痴如醉,如切如琢如磨的“岩韵”。
好茶的韵味,要等喝茶过后,慢慢回味。
言之有物,品之有内涵,韵味舒适,方才是好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6》
茶味的内涵,包罗万象。
清芬,典雅,甘润,醇美。
品质上好的茶,不论是用“口味轻”,或是“口味重”来形容,都不全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清水泡茶,茶香晕染。
滚烫的沸水洗礼下,好茶迎来第二次生命。
闲下来,喝一泡茶。
随心且自在的喝茶,不应受他人的干扰。
一款茶的真正滋味,究竟为何?
是深是浅,总要自己试过,才能知道答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