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史宬往北走5分钟就到了。
这里曾经是睿亲王多尔衮的王府.
普渡寺建筑非常独特:建在高台之上,而且窗棂低矮。像普渡寺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文物建筑在北京仅此一处,也是北京少见的清初风格的古建筑。
大殿的后身
明代时,这里叫重华宫(南宫),为皇城东苑,占地10000平方米,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明英宗受太监王振的蛊惑,御驾亲征,不想在河北怀来的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俘虏,幸好于谦挺身而出,拥戴代宗朱祁钰(景泰帝)为皇帝,不理睬蒙古瓦剌部的要挟,蒙古瓦剌没有办法,只好把明英宗又放回来了。可是这里已经有了一个皇帝,于谦就将英宗朱祁镇以太上皇的名义囚禁在小南城重华宫里。过了几年,景泰帝病了,一些居心叵测的大臣趁此机会拥戴英宗复辟,反而把景泰帝送到了重华宫。不久,景泰帝就病死了,葬于景泰陵,而不是十三陵,所以北京有十四个明代皇陵。 到了清代,南宫又成为睿亲王多尔衮的摄政王府。多尔衮利用了重华宫旧址,将摄政王府建造得宏伟壮丽,甚至超过了皇宫。王府的地基高于地面几丈有余,加之殿宇宏伟,四周绕以36根檐柱,檐椽为三层。多尔衮掌权期间,摄政王府前每日都是车水马龙,大小官员往来穿梭,这里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多尔衮每天召集百官来府议事,然后再将已决之议拿到朝廷去走个过场。后来他嫌跑来跑去太麻烦,干脆将皇帝发布谕旨的玉玺搬回府中。清初诗人吴伟业曾有诗句“七载金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描述的就是当时多尔衮的王府外王公贵族进进出出的繁盛情景。“金縢”,指皇家的文件柜,“南城”,即是小南城的摄政王府(睿亲王府)。多尔衮还借口腿脚不好,连对顺治皇帝下跪都免了,多尔衮死后削夺王爵的罪名之一就是他在府中议政。
"文革”时,普渡寺连年遭到破坏,文物丢失,建筑被毁,大殿被改作仓库。之后,南池子地区自然形成一个高密度居民区,普渡寺更是日复一日地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四周的配殿完全被拆毁。居民们搭建的各种违章建筑更是把普渡寺大殿围了个水泄不通。山门被改建为粮店,大殿则成为了南池子小学的教室和仓库。外面的操场也盖上了三排教室。学校围墙外,大殿周边的人口越来越稠密,违章建筑越来越多,环境日渐恶劣,普渡寺就掩藏在北京紫禁城东南侧的南池子这一大片杂乱无章的青砖灰瓦之中。如今,饱经数百年沧桑的普渡寺仅仅存留下了曾改建成粮店的山门和改建成教室的大殿,古建筑尽毁,无可挽回。
通教寺,山门三间,坐西朝东(寺庙通常坐北朝南居多),面阔9.5米,进深3.8米,内为白灰顶,花砖地,硬山绿琉璃顶,带脊兽及小兽,匾额书 “通教寺”。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绿琉璃瓦屋面,大式硬山三卷勾连搭顶。殿前为三间歇山卷棚抱厦,屋脊带吻兽、正兽及小兽,室内井口天花,饰旋子彩画,地面为水磨石方砖地。南北配殿各七间,灰筒瓦过垄脊,内为白灰顶,花砖地。
进山门后,即为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殿中莲花座上供奉着阿弥陀佛,法相庄严,雕塑精美。大殿两侧是整齐的僧房,左前方为五观堂,右前方是念佛堂,寺内还立有1942年重修时立的两道石碑。
通教寺现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宝殿、念佛堂、五观堂、尼舍等,其中较为独特的建筑是大雄宝殿,因其殿内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像》而名闻遐尔。寺内还有碑刻两块,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
下图为五观堂。
山门内的传达室兼法物流通处。
通教寺位于北京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改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清末民初,殿堂残破,佛像毁坏,只剩下一位老年比丘尼(尼姑)住寺。
1942年,有两位福建籍比丘尼开慧和胜雨住北京广慈寺,在净莲寺法界学苑学戒听经,她们决定重建通教寺,募集资金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还将庙更名为“通教寺”。并改造大殿,兴建了南北楼、念佛堂、五观堂、大寮等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通教寺一直严守佛制寺规,尼众们过着如法如律的宗教生活。
“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像法物被毁,尼僧离散。
1978年以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修了通教寺,将“文革”时离寺的比丘尼召回,恢复了被迫停止多年的宗教活动。
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民国37年(1948年)的石碑。
感觉就这件石刻最有年头。
寺的周边还有很大一片空地,不知是否还是作为寺庙后续的建筑用地。
————————————
寿明寺,位于西城区鼓楼西大街79号。始建于明天顺六年(1462年,英宗朱祁镇复辟),由司礼监太监夏时等人出资兴建。明弘治四年(1491年,孝宗朱佑樘)、正德八年(1513年,武宗朱厚照)先后两次重修。
相比前面的敕建拈花寺,寿明寺为司礼监太监所建;拈花寺为市级文保,寿明寺为西城区文保,级别差距还是不小的。只不过这里重新修建过。
现在的建筑都为新建,我没有看到有什么老的物件,可能唯一不变的是寺庙和各殿的位置吧。
现在里面是几个单位在使用,没有宗教特性和文物展。
这是北京西城区大石桥胡同,往前走就有个不起眼的寺庙“拈花寺”。
这就是“拈花寺”了,年久失修,只能外观,不能进入。
没有这些脚手架的支撑,山门的一角可能就塌了。
2003年开始,被定为北京市级文保。
寺庙前的影壁。
从砖上的标记看,是古砖。但看不出是明代还是清代的。
从介绍看,寺庙曾是北京的著名寺院之一,明万历九年(1581年)司礼监太监冯保奉孝定皇太后命创建。冯保本是裕王朱载垕的家奴,后来裕王当上皇帝(隆庆),冯保也就成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太监的最高境界),李太后原本也是裕王妃,因生了朱翊钧(万历),母以子贵成为皇太后。这位李太后非常信佛,可能是因为佛祖保佑儿子当了皇帝吧。北京的慈寿寺塔也是这位李太后修建的。
当时李太后给这座寺庙赐名“千佛寺”,到了清雍正十二年(1734)又重修,并赐名“拈花寺”,取自“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迦叶和阿难是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注意,拈的发音是“Nian的一声”,别念成“沾”(Zhan)。
山门上的匾额“敕建拈花寺”,敕建比敕赐的级别还要高。
估计几年内不会打开的山门。
距今约三百年雍正年间的木结构,有些颜色还能看出。
大石桥胡同
从旁边的居民院中能看到拈花寺的钟楼。
钟楼里肯定是不会有钟的。
院内全是“混搭”。
紧闭的大门。
趁大门偶尔打开时,看见里面的状况。从1953年,拈花寺就属于了人民大学印刷厂,最近可能刚刚腾退。
比较欣慰的是,门口“北京市佛教协会拈花寺修建处“的牌子,可能预示着这座古庙快有修复的机会了。
距离拈花寺不远的后海边,还有个拈花寺的下院。大藏龙华寺,又名小龙华寺。下院的意思是比较大的寺院的分院。不过现在是家幼儿园,不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