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的疑惑

诗是文学艺术中的奇葩。千百年来,只要是能认识几个字的人,无论是老人或小孩,也无论是先生或女士,都喜欢读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诗应该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学艺术。相传,大诗人白居易每写好一首诗,都要念给老婆婆和小孩子们听,要是他们能听懂的,白居易就认为是好诗。要是他们听不懂,白居易就认为没写好。这就说明,除了有些晦涩古奥的诗外,绝大部分的诗,字面上的意思,普通识字人应该是可以读懂的。可是,有些大作家,大诗人,文学评论家,在对有些诗进行反复研究,精心点评后,反而产生了很大的疑惑。由于他们是名人,他们一疑惑,一直以来人们便跟着疑惑。下面,举出几个典型的例子,辨析疑惑,以商榷于有兴趣的朋友。
    
    一、岑参诗:《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复林下棋。
    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周振甫先生在《诗家语》一文中,引用此诗来说明什么是诗家语。据周文介绍,古代学者钟惺评此诗千年來只有作者和谭元春知之。这个疑惑好大。一首诗一千多年,只有两个人读得懂,真是稀奇。作者懂得自不必说,谭元春是怎么懂得的呢:“不说家信而说‘山有信’,便是下面六句杜陵叟寄了信来。这是针线法的写法。末四句就将杜陵叟信的内容写在诗中,人们不知道,以为是岑参自已说的。‘忆汝’的‘汝’字,是杜陵叟指岑参,粗心人看不出来,以为‘汝’是指舍弟。八句诗好像只把杜陵叟的来信掷给舍弟看,起身便去,自己归家。与弟告别的话,虽没说出,却都表达出来了。只有这样写才叫诗,只有这样看诗,才是真诗人的眼光。”
    谭元春的评论对不对呢?钟惺的意思是:谭说的云里雾里,觉得不对,但又说不出不对在什么地方。周振甫觉得谭说得对,根据谭的思路把此诗作为解释“诗家语”的例子。我认为,钟惺的疑惑有道理,谭的解释是错的,有故作高深之嫌。
    谭错在什么地方呢?人们在认识一个事情时,往往要考虑两个要素:人和事。这首诗里的人是谁呢?杜陵叟、岑参兄弟。事是什么呢?一封來信、还走、留別。这就要分清两个问题:杜陵叟的信是从哪里传來的;岑参兄弟在哪里?诗里说得很清楚,是“山”信而不是“家”信,是怪我还“山”迟,而不是还“家”迟。可谭恰恰认定是“家”信,是还“家”迟。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是家信,那么岑参的家即在山里,从诗题《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看,家就应在高冠潭口,岑参兄弟应在外面,不在家中。杜陵叟在岑参的家所在地给岑参传信,所以岑参留诗告别舍弟回高冠潭口家中去了。是山信,那么岑参的家就不是在山里,高冠潭口就不是岑参家所在地。岑参兄弟就不在外面,而是在家中。杜陵叟是在山中给岑参传信,所以岑参留诗告别舍弟到山中的高冠潭口去了。岑参的家究竟在那里呢?查岑参简介,岑参家世代官宦,家应不在山中,而在城里。再考察杜陵叟,杜陵是长安东南郊汉宣帝的葬所。杜陵叟即杜陵那个地方的一个老头,他应住在长安东南郊。如果我们确定岑参的家在城里,高冠潭口没有岑参的家,信是从杜陵那儿传过来的,那么这首诗就明白如话了。再则,杜陵叟与作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按谭“家”信说理解,杜陵叟应是岑参的邻居、好朋友;如按“山”信说,杜陵叟就不是岑参的邻居,而是与岑参个人有关系的一个人。从唐代有宦家子弟进山静心读书的情形及这个老者老远传信怪岑参还山迟的情形看,杜陵叟可能是岑参在山中读书时的老师。如果是家乡的邻居,好朋友,责怪岑参在外面不回家跟他玩耍,似乎就不合情理了。如是岑参的老师,责怪他浪费好时光就在情理之中了。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谭的错就在于把方向搞反了。方向一反,诗的内容就不好理解,于是谭就编造了好多高深理论于以解释,结果越解释越糊涂,以至使像钟惺这样的大学问家都读不懂,叹惜“此诗千年以来只有两人知之。”
    如果从“山”信的方向,此诗的意译大约是:舍弟呀!昨天,山中的杜陵叟老远传信來说,现在正是耕种的好季节,你岑参还在家里玩,不到山中來好好读书,浪费了美好的时光。因此我只好还高冠潭口的山中读书去了。我们两个再也不能快乐地在林中下棋玩耍了。思念你时,我只好独自一个人到潭边上自酌喝闷酒,或到东溪边躺着无精打彩地看着鸬鹚嬉戏。
    
    二、杜甫诗:《羌村三首》中的一句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据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一九八一年版《唐诗选》评注:这两句向来有两种解说:一、“复
却去”的主语是“我”,即杜甫,为上一下四句式,“畏”作“恐怕”解,意谓娇儿绕膝依依,怕我还要离开他们。二、“复却去”的主语是“娇儿”,为上二下三句式,“畏”作“畏惧”解,意谓娇儿由于怕我,又悄悄溜开,写初见时又亲热又害怕的样子。两说皆可通。
    好一个“两说皆可通”。这向来的两种解说,不知疑惑了多少人。我真不知道历来的诗家们是如何看诗的。他们为何只盯“复却去”这三个字,在那儿钻牛角尖呢?他们为何不去看看上一句“娇儿不离膝”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是“娇儿不离膝”,怎么又说是离膝而去呢?这不是矛盾吗?所以,第二种解释完全是错的,是说不通的。
    再者,从意境来讲,第二种解释也是说不通的。杜甫的这首诗是描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痛苦,以及害怕战争希望得到保护这种情形的。杜甫不在家,战争中的妻儿老小没有安全感。现在杜甫回来了,妻儿们踏实多了,但又害怕杜甫还要出去,所以“娇儿不离膝”,意思是要拉住杜甫永远不叫他出去。这就把战争给普通百姓人家的伤害写得更深刻了,鞭挞战争的主题就更突出了。如果是第二种解释,它反映的小孩认生、畏生的一种情境,不能表达讨伐战争的主题。
所以,只有一种解释,不存在第二种解释。
    
    三、杜甫诗:《八阵图》中的一句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呑吴。
    
    这一句诗的疑惑是苏轼闹起的。苏轼是大家,后世之人不敢怀疑他。而且苏轼说得神神秘秘的。《东坡志林》里记载:“尚梦子美谓仆,世人多误会吾‘八阵图’诗,以为先主武侯欲与关公报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吾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志,以此为恨耳。”苏轼自已如此理解,反复思索,以至日思夜梦,梦见杜甫,说以诗意。后来的注诗家们均将苏轼之说付注于《八阵图》诗后,疑惑至今。
    这个疑惑的毛病也是在于只看“遗恨失呑吴”这五个字,不联系“江流石不转”一起思考。“江流石不转”是什么意思呢?仇兆鳌曰:“江流石不转,此阵图之垂名千载。所恨者,呑吴失计,以至三分功业,中遭挫跌耳。”仇倒是联系了前五字,但他却把“石不转”理解为石头没有移动,没有损坏,因此八阵图垂名千载,就大错特错了,和“遗恨失吞吴”就联贯不上了。我理解“江流石不转”的意思是:江水流到东吴去了,八阵图阵法为什么没用到对东吴的战争中去呢?没有用八阵图阵法呑掉吴国,是八阵图的遗恨啊!意谓诸葛亮费尽心机白造了八阵图阵法了。这个遗恨,不是先主武侯的遗恨,是八阵图的遗恨。就如英雄遗恨无用武之地的意思相同。如果联系诗题看,这个意思就更清楚了。诗题为《八阵图》,即全诗的主语都是八阵图,就好如杜甫在与八阵图对话似的:是功盖三分国的诸葛亮设计了你著名的八阵图,江水流到东吴去了,你八阵图为什么没有到东吴去好好显示一番你的威力呢?你没能去出力吞掉吴国真是你八阵图的遗恨啊!
    诗的字面意思是这些。杜甫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杜甫是在推崇诸葛亮。意谓诸葛用奇弄巧之士,先主在发动讨吴战争时,没有用诸葛亮,更没有用诸葛亮发明的八阵图战法,以至于吞吴失计,不仅没有吞掉吴国,反而使自己精锐尽失,没有成全诸葛亮的功业,是其的千古遗恨。
    从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造成疑惑的原因:均是片面地、断章取义地、孤立地、钻牛角尖式地理解诗句。因此,我们在读诗时,应该反复读,前后对照读,联系题目读,联系创作环境读,联系诗人背景读,才不至于疑惑。

二零零九年七月三十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