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颜涛 |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篆书作者,要有甘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


刘颜涛

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展览评委。

1、篆字在汉代就已经渐渐退出以实用为主的阶段,后来主要沿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到清代奇峰突起。当今篆书创作也比较繁荣,请您评价一下当前篆书的创作情况?

如果说避开篆书辉煌的商周秦汉和奇峰突起的清代,当今篆书创作算得上比较繁荣的话,这种所谓的繁荣景象一方面体现在各种展赛中篆书作者的逐渐增多,更重要的一方面体现在随着殷商甲骨文和战国简牍、帛书、盟书的出土和发现,篆书创作手法和表现领域的拓宽:品目繁多,笔法丰富,风格多样。也因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而使篆书领域的创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除了上述令人欣慰之处外,当今篆书的创作比以往的篆书家更加关注彰显篆书的艺术性、书写性、抒情性。把历史上篆书“示威强、服海内”的威严、端庄、肃穆,演绎成酣畅淋漓的笔情墨趣。但所有这些还远远不足以成为让我们津津乐道的资本。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众多的篆书作者中只是为了应对参展、获奖而 “跟风”者大有人在,猎逐于甲骨、简牍、帛书、盟书的新奇而没能往纵深处挖掘者也不在少数。所以熙熙攘攘的当今篆书书坛上,真正富有历史责任感地沉下来致力于篆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且取得成就者为数并不多。而当曲终人尽后人回顾当今时,有足以能够支撑这个时代篆书书坛的群星闪烁的代表书家,才能有力说明当今篆书创作的繁荣,所以真正的篆书繁荣还需要我们甚至几代人的艰辛努力。

2、中国的文字演变在春秋战国时期特别繁杂,而其前后都相对统一。这种繁杂产生了丰富的金文书法风格,对于这种丰富性,您认为应这样开掘?

可从二方面开掘。其一,以晚商和西周风格之主线为基调,略参春秋战国金文之修美,之婉逸,之奇诡,之简率,寓浪漫活泼于肃穆端庄中,丰富之,完善之,增其生机。其二,这种“繁杂”代表着不同人的不同审美意趣,在被称为创新空间相对狭小的篆书领域,对东周“草篆”、鸟凤龙虫篆、简牍、帛书、盟书、货币文字等的继承、学习、开掘,为篆书不同风格对不同审美情愫的承载,为创新的独辟蹊径以及书坛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提供了丰富资源。借用一句时髦的话牵强比拟:其一作为弘扬主旋律,其二则为提倡多样化。

3、金文中还保留着一些象形余绪,今人(包括一些现代书法)有将其夸大者,但都比较恶俗。您怎样评价这种现象?

书法之所以有别于绘画,在其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能力。由形到线,由写实描摹到象征符号是中国古人视觉审美的飞跃。象形是绘画所长,具象与抽象统一的意象符号则是书法所擅。若避长扬短,非为无知之“惘”者,即是心浮气燥,不肯坐冷板凳做苦功夫之“殆”者。

4、金文有范铸、凿刻两种制作形式,线条效果有别。您在创作中是用怎样的笔法写金文?对范铸、凿刻的效果有意表现吗?

中锋为主,辅之侧锋。锋无论中侧,即使金文中装饰块面重叠之笔,也皆须笔路清晰而不混乱,如作文之起承转合。起结皆要以锋,使转须有波澜。沉着则绞锋涩进,痛快则顺锋悠游,且融行草振迅无碍之笔意于其中。金文用笔之法正合宾虹老人谓“平、圆、留、重、变”者。

视范铸、凿刻效果在有意无意之取舍间,有意者在其呈现掷地有声之线条质感和金石气息,无意者在不因刻意描摹铸刻效果而影响毛笔书写性,更以清道人晚年颤抖造作之俗笔为戒。舍者,形迹也;取者,神采也。是谓得意忘形、得境忘言者。

5、金文历时较久,派系众多。以往严谨的文字学家反对将时代不同、派系不同的金文在一幅作品中混用,您怎样对待这一问题?

不可太随意,也不必太拘拟。

同时代、同派系金文有其字形却弃之不用而另择其它者,则嫌混杂、不谨严。而以书法角度,若创作内容中同时代、同派系金文中确无其字而借用其它并改造成同一体势之金文者,吾谓未尝不可。否则限制古老文字在当代书坛的表现空间和发展空间。古文字学家与古文字书法家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此须明之。

6、请您用一句话概述金文之美?

巡视无数钟鼎款识就象仰目无数颗耀眼的星斗。可以说审美范畴中所有美的形式都能从金文中找到相对应的载体:或雄健,或古朴,或恣肆,或遹奇,或隽逸,或典雅,或恬淡,或率真……凡此种种,都证明着金文书法是中国书法美的渊薮,实难以一句话概述其美,若强为所难,或曰:金文呈现着雍容渊穆、浑厚苍茫、雄强朴茂、古拙凝重的远古气息和历史厚重之至美。

7、请列出您心目中从清代至今的金文大家。

谨以金文之书法艺术角度罗列个人偏爱书家如次:遒劲雄浑之吴俊卿,古朴舒和之黄宾虹,朴质温厚之罗振玉,雍容渊穆之丁佛言,古拙雅逸之王福庵,淳雅灵动之沙曼翁。

8、您认为金文创作的难点在哪里?

难点有二。其一,是文字之熟谙。便于创作内容能选择多有金文原生态字形者,使书法语言贴近金文本体,得以古意盎然。其二,风格之确立。能以轻松灵动而非逞强使气之笔触写出凝重苍茫、朴茂浑厚之美,兼容铸刻之金石气和书写之儒雅气。既保留古典韵致,又充满现代旋律,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9、您主要临习的金文范本是什么?您认为适合初学者临习的金文范本有哪些?

吾习金文前由清人王福庵《说文部首》、吴昌硕《西泠印社记》及邓石如、吴大澂等篆书入手,上溯《秦泰山刻石》、《秦石鼓文》。而学习金文则以《毛公鼎》用功最勤,一式五册,分置于案边、床头、厕所、办公室,并删一册张贴于墙壁四周,心摹手追,形影不离。于《史墙盘》、《颂簋》、《大盂鼎》、《虢季子白盘》也多着力处。近年则喜爱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那些充满跃动生命力而浪漫自由、大朴不雕的铭文。

初学金文范本以铭文长、字迹清晰、工整稳健者为宜。如《史墙盘》、《颂簋》等。入手所本勿以粗放不羁、跌宕恣肆如《散氏盘》者。是为先工笔,后写意,先寻规蹈矩,后率意自由,方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寓妙理以豪放之外”。

若欲致力于大篆书法的深入学习、创作和研究,则需置《殷周金文集成》巨帙于案头,朝夕谛观,不离左右,心手双臻,浸润其中。如是有年,方有所得。所谓“任何一种工作,必须要锲而不舍的从事多年,才能够有点成就。当行与玩票,造诣分别显然。”(沈从文语)

10、篆书以古文字为依托。有人提出要求篆书家都是古文字学家,但是也有人不以为然。您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认为的?

从历史上看,很多篆书家都是古文字学家,即使称不上古文字学家者,也对古文字有着相当程度的研究,小学的功底都很扎实。然而快节奏的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若要求每一个篆书作者都成为古文字学专家,便显得苛刻,也不现实。而且古文字学家和古文字书法家虽有相同处,但研究目标和主攻方向毕竟各有侧重。现代的篆书家更多的是在享用古文字学家的研究成果。但这丝毫不能作为我们一些篆书作者不谙“六书”,不懂文字源流和演变的缺陷的托词,古文字学家不一定要成为篆书家,但能成为古文字学家却应作为我们篆书家的理想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为篆书较其它书体而言,除了其“艺术性”外,其学术性及“学问”特征更为凸显。

11、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篆书作者,你认为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和修养?

首先要“好古敏求”。有能在故纸堆的左翻右找、东捡西查中耐得寂寞、孤独的殉道心态,因为相对于楷书、行书、隶书而言,篆书是最难得到社会接受的书体。要摆脱现实利益的诱惑,对注重实际的现代人是一种异常的艰难,有这种甘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和心理素质,是能长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篆书学习和研究的根本保障。另外,即是除去同其它书体或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样,都需要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外,更要注重文字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涉及音韵学、训诂学等,这样才能正确辨识合理应用通过隶变、篆变、古今音韵、训诂的变化而导致的同源字、异体字、假借字、通假字、别体字等。而这种识篆、用篆能力恰是篆书创作的根本依托和关键所在。

12、有人认为金文、大篆、小篆不可混用,您在创作中怎样对待这一问题?

甲骨文字在古文字中自成体系,在甲骨文创作时,遇到没有且无法通假和借用的字时,只能放弃此书写内容,这也是当今甲骨文书法爱好者虽多,但鲜有在此领域能卓然成家者,在表达内容上的确有局限性。而金文、大篆小篆在演变过程中衔接密切,过渡平稳,同类或同派系的篆书中有其字形却弃之不用而另择其它者,则嫌混杂,不谨严。而以书法角度,若创作内容中同时代、同派系中确无其字而借用其他并在不违背“六书”情况下改造成同一体势的篆书,只要能在自己的笔下融合得了无痕迹,浑然一体,我觉得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可以。况且过去的一些大家如吴大澂、容庚等,都有过尝试和应用。否则,便限制篆书在当今的表现空间和发展空间,但类似以改造小篆为大篆体例之法者也只能在实不得己的情况下偶尔为之,且须慎之又慎,少之又少。就如近体诗一样,总须遵循格律,但偶尔有个别字影响到思想内容和意境表达时,则不必因词害意,这种情况下偶尔出现不合平仄的“出格”情况也可理解,但若多处不合格律,则不能称其为“近体诗”。

13、不少战国简牍、帛书、盟书的出土和发现,让我们看到了金文的原始书写状态,您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些资料?

这些新资料的发现,为我们对甲骨、金文和小篆以“铸刻”转化到“书写”提供了帮助,也加深了我们对先民书写原始状态的理解。但历史呈现给我们的篆书的文本,因铸刻和岁月沧桑的再度创造,已牢固地凝结成具有金石气息的“这一个”。也因为不同地域、不同风尚和不同工具材料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以对战国简牍、帛书、盟书要合理汲取,择善而从,但不能作简单机械的照搬挪用。虽以其书写性丰富金石篆书的表现力,但不可伤失篆书的本体语言,不因“今妍”而废“古质”,不因书卷气而废金石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此中枢细,全在一“化”字。

14、请您评价一下20世纪的篆书创作。

20世纪的篆书应该说很有可圈可点的闪光处。20世纪初期至中期,作为辉煌的清代篆书异军突起的尾声和延续,清末碑学之盛在这期间的势头丝毫未减,并随着出土实物的增多而愈加发展。且随着甲骨文的出土,书写甲骨文也成为一项时尚。此时期的篆书名家如:吴昌硕、李瑞清、叶玉森、王福厂、丁佛言、赵叔儒、简经伦、萧退庵、罗振玉、吴稚晖、丁辅之、章太炎、朱复戡、黄宾虹、齐白石、王襄、邓尔雅、董作宾、叶为铭、马吉樟、童大年、金息侯、顾廷龙、山之南、容庚、陈恒安、来楚生、邓散木、陆维钊、商承祚、潘主兰、刘自椟、蒋维崧、沙曼翁、徐无闻等等,举不胜举。而在20世纪中晚期,随着简牍、帛书、盟书等新资料的出土和展厅文化的兴起,篆书创作手法和表现领域更加拓宽,篆书创作也比以往的篆书家更加关注彰显其书写性、抒情性,把历史上篆书“示威强、服海内”的威严、端庄、肃穆演绎成酣畅淋漓的笔情墨趣。这个时期也有一批活跃在篆书书坛的人物,但因尚在成长期,且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书家名谓就不在这里罗列了。

15、请您向读者推荐您认为学习金文必备的工具书和文字学著作。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

《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徐复  宋文民著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邹晓丽著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

《中国古文字通论》高明著

《训诂学》苏宝荣  武建宇著

《古文字诂林》李圃主编(此书为一部汇录历代学者关于古文字形音义考成果的大型工具书,字例收入包括甲骨文、金文、古陶文、货币文、简牍文、帛书、玺印文和石刻文等古文字)

《金文编》容庚著

《〈金文编〉校补》董莲池著(随着近年来新资料相继出土,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增补修订《金文编》之历史局限)

《古文字类编》高明著

《清人篆隶字汇》(日本)北川博邦著

选自:答《青少年书法》“经典·时风”篆书专题问,题目为编者所加,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大美书画 微信:zgdmsh)。

(0)

相关推荐

  • 篆书创作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

    刘颜涛,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 ...

  • 中国书法展现汉字构形之美——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刘绍刚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形态表现为基础的艺术形式.从甲骨文到近代文字,不同书体展现了汉字发展流变,而丰富变化的笔法和字势则展现了汉字构形之美.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文 ...

  • 百体书法——楚简书法的发生与发展

    百体书法--楚简书法的发生与发展                  郭 谦 楚简属战国时期竹简,其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汉隶书转折期的风格.根据出土情况,较有代表性的楚简包括信阳楚简.郭店楚简.包山 ...

  • 李刚田 || 黄牧甫: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典型和杰出代表

    自清代中叶邓石如出,篆刻家在"印宗秦汉"的观念中,又加入了印从书出.书从印入.印外求印的创作理念,使篆刻创作取法的视野更为寛泛,篆刻创作的形式与技法也更加丰富.在此之前,由於单纯的 ...

  • 刘颜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要有甘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

    刘颜涛 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 ...

  • 当代甲骨文书法篆刻家刘颜涛作品选

    自天降康与人无竞 如川方至受福既多 观日登东岳  射涛至钱唐 乐天安命自知足  观水游山不竞心 一川明月四野黄云有武陵渔父淮南鸡豚 小圃春风幽斋灯火集商周鼎彝恒上龟文 出幽入明为学日益 自晨及昃秉德不 ...

  • 刘颜涛/正体行草化问题值得重视——由“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作品展览”想到的

    正体行草化问题值得重视 --由"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作品展览"想到的   文/刘颜涛            绘画色彩学中,除红与蓝的色相冷暖对比强烈之外,更多中间色的冷与暖都是相对而 ...

  • 刘颜涛甲骨文书法作品鉴赏

    自天降康与人无竞 如川方至受福既多 观日登东岳 射涛至钱唐 乐天安命自知足 观水游山不竞心 一川明月四野黄云有武陵渔父淮南鸡豚 小圃春风幽斋灯火集商周鼎彝洹上龟文 出幽入明为学日益 自晨及昃秉德不违 ...

  • 刘颜涛:展赛中篆书创作多流于概念化、表面化!

    刘颜涛 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 ...

  • 刘颜涛篆书

    刘颜涛,1965年5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院长,安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被中宣部.人社部.中 ...

  • 白发飘潇 苍茫如斯——我看篆书名家刘颜涛

    刘颜涛 1965年出生,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 ...

  • 刘颜涛 || 篆书创作要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

    刘颜涛,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全国第十次文代会 ...

  • 书坛名家 | 刘颜涛

    刘颜涛 1965 年 5 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被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