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学实验提醒家长注意的问题
因为孩子做了一件或者几件不好的事情,有的家长就觉得自己的孩子性格有问题,有的甚至感觉孩子太不懂事,不知道学习,或者太不孝顺,不体谅父母等等。
当然,也有的家长会走另一个极端,孩子做了一些令自己骄傲的事,就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强,只是别人家的孩子太幸运而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孩子是自己家的好”。
这两种倾向都有问题,作为家长,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就了如指掌。
如果我们因为孩子的言行举止,做出对孩子的错误判断,可能会误导或者委屈孩子,这都不利于孩子发展。
实际上,不仅对于孩子行为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我们对待其他人的行为判断也是如此。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理智、更正确地明辨是非曲直,今天我们一块来分析一下,学习一点识人之术。
比如,对道德品质的评判。对于陌生人,我们一般会根据其行为来看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孔夫子讲,听其言,观其行。
在大街上,你看见一个人突然停下来,帮助路边一个受伤者。你就会马上做出判断,这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你看见一个人匆匆走过,对受伤的人视而不见,你最起码会认为,这真是一个不友善的人。
总结一下就是,停下来解人之困的是好人,匆匆路过的就不是好人。
但是,有一个实验证明了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错误的。
这个实验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所做。他为受试者提供了做好人的机会:在一条小巷子里,有一个受伤的人坐在门口,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受试者者经过时,伤者还发出了呻吟声。
受试者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他们被告知要到附近的大楼去做一个重要的演讲。但是,心理学家随机把他们分为两组人,一组人被告知他们马上就要迟到了,另一组人得到的消息是,距离演讲还有一段时间。
实验的结果是,那些被告知马上要迟到的受试者,只有10%的人停下来帮忙救助伤者;而被告知还有一段时间的受试者,却有高达63%的人停下来救助伤者。
很显然,如果你仅仅从停下来救助伤者来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不友善的人,是不公平的。当然,那些虽然面临迟到,仍然停下来救助伤者的学生,是确实值得尊敬的。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它告诉了我们,当要做道德判断的时候,绝不能简单的下结论。其实,其他非道德方面的判断也大都如此。
一个人做出某个行为,有的与所处情境有关,有的是环境所迫,或者压力太大,不得已而为之,不能简单地用性格品质方面来下结论。当然,不可否认,也有的与性格有关。
当我们想判断一个人行为原因的时候,要注意考虑情境的因素,最好的办法是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信息单一或者欠缺关键信息,会让人做出错误判断。就像上面的实验,如果不是心理学家故意设置这样的情境,仅仅看到这样的行为就对一个学生做出判断,一定是有问题的。
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这样的情况会经常遇到。尤其是孩子上学之后,家长不可能随时在孩子身边。孩子一整天在学校,或者有的住校生一周都在学校。到底孩子在这段我们看不见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家长往往不得而知。
但是,我们却会看到许多表面的东西,比如孩子在学校打架了,我们是不是会简单得出判断,孩子太不懂事了,无论如何不能打架。学校根据规章制度可以做出相应的违纪处理(当然也要酌情处理),但是,家长不能简单处理孩子的问题。
最令孩子抓狂的,是家长这样的话“别人为什么没打架?人家为什么没和别人打架?”老实说,这样的话太不讲理,没有半点合理性。因为有些情境是不容个人有选择的。
我们当然不期望孩子打架,用这种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毕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给孩子申辩的机会,不能因为打架就一票否决孩子,以为他就是一个不知道学习,不体谅家长的孩子。
就像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否停下来救助伤者,来作为道德判断一样,对于孩子,我们也不能简单粗暴对待。
家长可以耐心地和孩子交流打架的原因,从中判断孩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或者让孩子从中汲取教训。
对于孩子说的理由,当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还要理性分析,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虽然这有难度。
我们都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面对孩子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多一点耐心和理性,家长也要在这一方面给孩子一个示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