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筷一勺见文明
书名:《筷筷有礼》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作者:稻田读书 编著
推荐:刘敬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家常便饭,欢聚团圆、摆酒宴客自不必言,即便落迫为乞人,亦常不忘将一双碗筷随身携行。今日读罢《筷筷有礼》,方才了悟,吾国吾民素来餐不离手却又熟视无睹的一双筷子,貌似廉价庸常,平淡无奇,实则深蕴着广博丰厚、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一如周华诚在《序言》中指出的,“往深里讲,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哲学,联系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往小里讲,也凝结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味道、情感、记忆、乡愁。”
为什么西方人偏爱用刀、叉,而吾国吾民却离不开筷子?筷子又是谁发明的?而拂去历史的烟尘,筷子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于吃饭夹菜,在文学作品中,在民间歌谣里,在游戏玩乐间,在神秘占卜时……又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见证了多少岁月的风雨?……这样一本视野宏阔、旁征博引而又趣味盎然的《筷筷有礼》,会把你我想要的答案一一呈现,直如醍醐灌顶,唯微笑颔首、啧叹连连。没错,筷子里面有传奇,有规矩,有智慧,有美德,毫不夸张地说,筷子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是其中恢宏浩瀚又简约写意的一笔,这一笔,在世代相传的良善家风中,在21世纪的文明发展中,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
胡适先生曾言,中国饮食的精髓在于一种对传统的坚持。有道是:“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打小,父母乡亲便时时耳提面命,饭桌之上,得有规矩,得讲礼仪;举箸提勺,可见家教,可显修养。即便父母长辈大字识不了几个,但宾主座次不会乱,碗筷摆放总有序。至于随口比方,如“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两肋插刀的是真朋友,两肋插筷子(喻酒肉之交)的是假兄弟”等,借筷子说理的方式,委实形象生动,更易为人理解并欣然接受。类似于这些,虽吾国疆域辽阔,风俗迥异,但似乎无论是北国边疆,还是岭南山区,亦无论是沿海城市,还是西部乡村,那些小小筷子上的礼仪、智慧与美德等,却是一脉相承,文明远播。
总的说来,此书语言比较通俗,文章多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有趣有味,读来轻松——各种版本的筷子传奇让人眼界大开,心驰神往;历史、文学中的筷子传情达意,见证命运;素有“世界上最难吃的一顿饭”之称的“孔府家宴”,实是孔老先生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践行并传播他内心的礼仪与标准的不二选择……就我个人而言,对全书用较大篇幅,援引中华经典古籍文献中关于筷子(箸)的原文内容,然后给予详细解读和生动诠释的做法,颇为欣赏,因为既严谨科学,利于研证,又可以使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顺藤摸瓜”,深入理解,从而更加原汁原味地感受筷子文化。譬如,稍有文化者,即可从“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中,品嚼出白居易与刘禹锡间的深情厚谊;亦可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体悟出李白感叹行路之难的无尽怅惘……而文化较高,尤其是古文功底深厚者,则更能直观地品悟出书中摘录的源于《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典籍的“借箸以筹”“尚席取箸”“筷子知味”等多则故事的深刻内涵,还有明清《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中筷子“闪亮登场”的精彩描写,亦算是间接教人“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从而“知兴替”“明得失”——无言筷子是良师,信了,也服了。
掩卷之际,适逢“2020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新鲜出炉,这其中的“逆行者”与“光盘行动”最能引起我的共鸣。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从年头至岁尾,阴霾当空不散。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在对那些“逆行者”深表钦敬与祝福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就是反躬自省,厉行节约,积极响应并努力践行政府部门倡导的“公筷公勺”与“光盘行动”,弘扬文明用餐的新风尚,这不仅是防治疫病的客观需要,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时代要求——“一筷一勺”见文明,愿你,愿我,愿他(她),“不约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