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
苏东坡一生三次遭贬。第一次发落在黄州,第二次贬到了惠州,最后一次苏东坡来到了儋州。他的《自题金山画像》这样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古儋州,又名儋耳,位于海南岛西北部,东坡当年被贬之地即现在的中和镇,为当时古儋州州城治所,荒僻、落后,距离今儋州市大约25公里左右,儋州是苏轼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
《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儋州县志》记载:“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 东坡贬谪海南,居中和4年,大力倡导读书,使中和成为海南先进文化的发祥地。“跫然已可喜,况闻弦涌音”,在东坡居住的茅屋中,不时传出琅琅书声,海南才有了考中进士的历史,有诗赞道:“谪居儋耳有三秋,轶事繁多史籍留。”儋州及海南也由此与一代文豪结下情缘。
在艰苦的环境里,东坡的笔并没有停留,他以超然的心态,以著书为乐,在儋州创作了诗词140余首,散文等100余篇,书信40余篇。《书传》一部,并对《易传》和《论语》进行修订。
他用枯萎的生命书写出了人生与文学的辉煌,在民间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说和典故。
有的传说神乎其神:儋州有一户人家,家贫无计,妇人在家里的灶房前给东坡画像上了柱高香,祈祷居士献计献策搭救一把,是夜梦中东坡授意她钦帅泉的井水可以当酒卖,妇人梦醒,赶紧舀了一瓢泉水,进口品尝,果然是酒。全家就此一夜暴富。然而,暴发户演绎了人性的弱点——贪婪,她抱怨道:泉水当酒卖是能赚钱,但是如果能够变点酒糟就可以养猪了。这话传到了东坡耳中,便作讽诗一首:“天高不为高,人心还更高。井水当酒卖,还怨猪无糟。”待诗歌一经流传,妇人一家的小康生活又被打回了原形。
东坡在儋州曾叹:“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原本为纪念哀叹者而建的儋州东坡书院,始建于北宋(1098年),明(1549年)更为现名,屡废屡兴,而今越发堂皇了。然,倘使置身于亭台楼阁、花团锦簇中,可否联想到被纪念者当年在苦雨凄风中的饥寒交迫?
掠过世间光阴,回望蒙垢红尘,惟见玺玺财财的快乐,最为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