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课题-原因分析时,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

----------------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百问百答]

Q_124:

小宋老师,

原因分析阶段有很多种方法,我想了解一下各个方法的差异。

:

找出原因的方法在质量管理小组(QCC、QC小组、品管圈)活动中主要使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和关联图法,除此之外也有已开发的很多种原因分析方法。

这些各自的原因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详细的学习之后再加以利用。

在此,我(革新innovation作者:innovate、小宋老师)只对小组、课题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原因分析方法简略地介绍一下,请参考下方内容。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对产生问题的因素反复提问“why为什么?”找出下位原因的方法,在原因和结果之间形成1:1关系时使用。

关联图法:

基本上与特性要因图(鱼骨图)相同,但原因和结果之间是1:n的关系,当与要因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时使用。

散点图:

通过记录成对儿的2个数据来判断数据之间关系的图表,通过不合格的结果和认为其原因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根据事实的数据进行解析的方法。

相关分析:

根据有关的公式,将两个概率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关系求得相关系数(r,相关系数为-1≤ r ≤ 1的值),并做出如下判定。

  • r > 0是正相关, r < 0则属于负相关。

  • |r|越接近于 1则属于强相关,  |r|越接近于0则属于弱相关。

  • 试料的大小大概为30个时:

- |r|> 0.7则是强相关。

- 0.4≤|r||r|0.70 则是弱相关。

- |r|<0.4则判定为 几乎没有相关关系。

X-Y Matrix:

给问题(Y)的要因们(X's)进行关联,考虑X's重要度的相关程度,对原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分(简单表格的形态)。

通过这个分数量化地掌握原因之间的相关程度。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找出引发问题的因素,将各要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计算为风险顺序(RPN:Ri或Priority Number)。

RPN值通常分为严重度(Severity)、发生度(Occurrence)、检出度(Detection)的1~10个阶段,评分后对此相乘,得出RPN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