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细说清代瓷器》(三)康熙瓷器发展的三个阶段

《细说清代瓷器》离不开时代的背景,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就是瓷器制作的缩影。强大时,瓷器制作就辉煌,脆弱时,瓷器制作就暗淡,瓷器制作就是中国人的影子,可以强大到四海升平,也可以被欺凌的只能换口饭吃。

没有什么比研究中国和中国瓷器一样需要这么丰富的语言和深厚的感情抒发了,只有瓷器才能代表我们的心!

所有说瓷器的文章主要说瓷胎、釉色、造型。这方面的内容,人人都可以查到,也是藏家津津乐道的内容,我们也从这里说起,但是光说不行,还要靠大量的实物讲解最妙,拥有康熙时代最多的顶级藏品似乎不在国内,海外展览的大量康熙瓷器远比我们国内的多和美,不管什么原因,我们记住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清代瓷器,顺治瓷器一带而过,原因是民间可供参考的顺治藏品实物实在太少,只能靠网上查询,所以无法写的细致,只能粗犷一点,缺少实物的感应,文字不会生动,从艺库的藏品看,最多的实物是雍正,其次是乾隆,可能顶级藏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雍正顶级的瓷器艺术品上了,我们也没有例外!
康熙、雍正、乾隆,清三代的瓷器有味道,有品位,我们就耐心的从康熙说起!
康熙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经过康熙六十年的历练,无论从胎质、釉彩,还是造型、纹饰等方面都做到严中有律,在满足生产需要中求发展,造就了康雍乾的一百多年的辉煌!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康熙御窑瓷器代表了清代陶瓷生产极致工巧之技的特点,华贵绚烂,匠心独韵。
青花、珐琅彩、洋(粉)彩、五彩、素三彩、颜色釉、斗彩争相并映。
器物造型无一不昭显着帝国的物富民丰,工巧技艺精湛,繁华绚丽的盛世风华。各类瓷器都取得了尤为突出的成就。
瓷务管理方面由皇帝亲自选派督陶官,这些督陶官由地方官巡抚监管窑务,有的驻镇,有的遥领,督造宫廷御用器物。
官民窑并举,欣欣向荣,呈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
康熙的外销瓷器延续明代瓷器的光彩,民窑再次焕发光彩,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器型之繁、数量之多,为前所未有。
清人陈浏曾赞誉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
清康熙粉彩钟馗醉酒像

那就开始细说康熙的瓷器

一、康熙的历史背景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科学。既能上马左右开弓,御驾亲征击退噶尔丹,又能治国安邦善于管理。
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收复台湾,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着过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康熙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
以条约确保了国家在黑龙江的领土不被侵犯。康熙还特别重视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续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康熙施政的一个重要方略是“满汉一家”,其实,政治是一方面,而从另一方面讲,康熙也是真心喜欢汉文化。
史载:康熙五岁开始读书,八岁登基,儒家经典,日日必读,字字成诵。十七八岁时,读书过劳,至于咯血,但仍不肯休息。康熙可以说在帝王当中,他是最勤奋学习的一个,他在幼年时的不幸,激励着他努力学习。
康熙八岁时父亲死了,10岁母亲也死了。两年之间父母双亡,一个孤儿形影相吊,实在是可怜,他祖母负责抚养他,对他的影响很重要。
康熙身上有三种血统,他从小接受了三种文化的影响,他的满族师傅给他讲满语,教他写满文,教他骑射。他的汉族师傅给他讲四书五经,他又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又受到蒙古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康熙日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能力和品格,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
康熙自幼就对儒家学说充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
(二)对自己讲学习,对朝政讲勤慎
康熙对朝政讲勤慎,康熙的亲政就是从他14岁的时候开始的,当时亲政叫“御门听政”什么叫御门听政呢?就是皇帝亲自主持朝廷会议,议商和决定军国大事。
康熙施政的一个重要方略是“满汉一家”,其实,政治是一方面,而从另一方面讲,康熙委实也是真心喜欢汉文化。
(三)康熙平定天下
康熙即位以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开始康熙改归皇权,权臣竟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这时的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年轻气盛,下旨撤潘,引发三潘之乱,朝廷派出的兵将屡被吴三桂击败。明皇后裔朱三太子也乘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境,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精神,起用汉臣周培公,与吴三桂拼死一搏,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时的中国逐渐走向国富民强,一片盛世景象!
(四)、兴修园林
康熙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热河木兰围场,他的孙子乾隆又继续兴修三山五园。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就是颐和园)。
康熙、雍正、乾隆把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推到了一个最高峰。
清朝园林的兴修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这座比北京的颐和园大一倍的皇家园林,决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场所,它与木兰围场一样是康熙政治大棋盘上的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这些按照蒙古、西藏等民族风格修建的宫殿庙宇,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蒙、藏等各种上层人物进入避暑山庄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透过这一片片幽静淡雅的山水,人们似乎又回到了二百多年以前。
承德避暑山庄是蒙古、西藏、哈萨克等部落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也为清朝大规模的修建皇家园林开了先河。

承德避暑山庄一景

(五)、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康熙重视文化教育亲自主持编纂了许多重要的典籍譬如说《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清文鉴》、《康熙全览图》、《古今图书集成》,康熙主持编纂的典籍有六十多种,大约有二万卷,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精神财富。
对内文治卓越,重视学术,弘扬文化,编纂经典,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所开拓的宏图大业,使他载入世界史册,与同时期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法国路易十四大帝齐名,位列名垂千古的国际名君,堪称千年一帝。
康熙一朝61年(1662——1722),经过顺治时期的过渡,政权已趋稳定,社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经济开始业旺,对外贸易开始频繁。
由于采取了减免赋税,“官搭民烧”和废除“匠籍”制等一系列举措,使民窑生产获得大力发展,加上贸易的需求,制瓷业进步极快,赚取了大量的白银,国力开始强大。
鉴于康熙时代瓷器制作跨度较长,我们将其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系康熙元年至康熙二十年(1662-1681年),中期是康熙二十一至康熙四十五年(1682-1706年);晚期为康熙四十六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07-1722年)。

被世人推崇的“郎窑”红

康熙权利的形成就是一个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早期的权利斗争,中期的政权稳固,晚期的国力强盛。
瓷器生产也是这样,清朝初期,江西处于南明抗清斗争的拉锯战地带,战乱延续至康熙初期,民众饱受清军蹂躏和镇压,景德镇的制瓷业一度衰落。
明王朝灭亡后,清王朝接收了明代御窑。清初朝廷曾多次命御窑厂烧造瓷器,如现在在北京雍和宫佛座前之青花云龙纹香炉上以青料楷书“顺治八年江西监察奉敕敬造”。
直到康熙十年,才有景德镇奉造祭器的记载,康熙十年又奉命造祭器等。
康熙十三年,在吴三桂战乱的影响下,景德镇制瓷业再度受到破坏。

直到康熙十九年九月奉旨烧造御器,差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嬉、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于二十年二月驻厂督造。

这标志着御窑厂制度正式恢复,御窑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此清代官窑开创了以督陶官姓氏称窑的先例,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藏窑开始他的伟大创造!

“臧窑”出品的天蓝釉花觚

社会的稳定,御窑厂的复兴,景德镇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创造了康熙、雍正、乾隆的清三代瓷器制作的盛世。

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艺术品就此开始诞生,由于文化、审美取向的不同,形成了各个时代都有显著风格。

三个喜爱艺术、喜爱瓷器的皇帝各领风骚,让御窑厂的瓷器烧制持续了120多年的辉煌!

总的来说,康熙瓷器厚重古朴、雍正瓷器精致清雅、乾隆瓷器新颖丰富。

民窑的生产也是延续了明代晚期的发展势头,产量、质量均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在康熙中晚期,景德镇的窑炉从几百家快速发展到几千家,从景德镇附近的高地俯瞰,镇上林立的烟囱喷吐着浓烟,形成了盛世下的瓷器生产的高峰!

康熙早期的瓷器以官搭民烧,品质基本和顺治相似。中期从向御窑厂派驻督窑官开始,清代的瓷器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

御窑厂“臧窑”为早期的代表,“郎窑”为晚期的杰出代表。他们和勤奋的工匠们构成了清代瓷器向世界级的艺术品攀登的群体,为雍正、乾隆的瓷器更上一层楼创造了条件!

康熙五彩海水龙纹梅瓶

康熙时期的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新品种层出不穷,创新品种多达百种以上,前所未有。

大器许多超过一米,浑厚奇伟;小器玲珑透剔,巧夺开工。

除官窑器外,民窑日用器数量也相当可观。民窑的青花和五彩广泛流传,又有大量的贸易瓷需求,兴旺的民窑给景德镇瓷业带来空前的繁荣。

官窑和民窑相互促进,技术迅速提高,品种不断创新。

独步当朝的青花以墨分五色见长;绚丽多姿的五彩画片生动活泼;刻意追步的仿古瓷、颜色釉瓷器令今人刮目相看;崭露头角的珐琅彩和洋(粉)彩更是独具风采。

康熙创立的61年的稳固江山,为雍正、乾隆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基础,让清代在268年的历史里辉煌了130多年,御窑瓷器也辉煌了100多年。维持了入关以来的一半时间!的确了不起。

江山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作为中国主要的工业产品瓷器生产自然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艺库的康熙瓷器

康熙瓷器在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虽然顺治在位的时间较短,对御窑厂也是放任,但是顺治也产生了一些精美的青花和五彩瓷器,但是康熙做的更加完美!

二、康熙瓷器的艺术成就
(一)康熙颜色釉的艺术成就
都说康熙时期的瓷器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单色釉瓷器,在诸多单色釉品种中,郎窑红一枝独秀,分外惹人喜爱。
在艺术品格上它是按照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宝石红的要求来作的,因为永宣的宝石红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红是明王朝最高等级的颜色,整个明代红釉均以它为榜样,也是历代皇宫所追求的,但明朝中期以后烧造红釉瓷器的工艺步步下降,到嘉靖时皇帝不得不下令以矾红代之。
红釉工艺渐渐失传,失传了一个多世纪。景德镇的工匠们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红釉的奥秘。
康熙时国运昌盛,景德镇制瓷工艺得到巨大发展,名贵的宝石红瓷器终于烧成。凝厚温润,婉若红宝石的郎窑瓷器,其优美的品格超过永宣的宝石红,仍然喜欢宝石红来称呼它,鲜艳明亮的红釉颜色如初凝之牛血,故又称为“牛血红”。
为什么又称为郎窑红呢?因为是郎延拯在江西巡抚的任上的8年里,积极推动和主持景德镇瓷器生产,取得的很多成就,使景德镇官窑、民窑都蓬勃兴旺,为了缅怀他在推动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卓越贡献,把生产这个时期的瓷窑称“郎窑”,把这种名贵的红釉瓷器称为“郎窑红”。
对郎廷拯主持景德镇瓷器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康熙时人许谨斋曾写诗歌颂:
“新来陶器仿前期,混入成宣价更高。占断江南有开府,熊窑端不及郎窑。”
(二)、康熙五彩的艺术成就
康熙时代的五彩瓷器,品种多,数量很大,是能代表这个时代瓷器艺术成就的另一个品种,也是能体现康熙这61年里艺术风格规律的一个品种。
在全世界的博物馆里和私人收藏康熙五彩数量相当多。有陈设艺术品、侍神祭祖的礼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香薰、枕头、斗虫的蟋蟀罐、栽种花木点缀宫廷和居住环境的花盆、鱼缸等。
康熙五彩主要有青花五彩、釉里红五彩和纯粹的釉上低温五彩三大类。
如果从底色釉来分,有:
白地五彩、蓝地五彩、洒蓝地五彩、米色底五彩、矾红地五彩、东青底五彩、墨底五彩等。
数量最大,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青花五彩和釉上低温五彩。
这一类作品是康熙青花五彩一个类型的代表作,和明嘉靖万历青花五彩相比,画面结构、彩色运用、笔墨技法、艺术效果方面体现了新时代的新风格。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 突出主题,突出绘画的艺术性。
把装饰意味极浓的边饰、辅助、间隔性质的图案取消,或退缩到最不起眼的位置,让作画者得到最大的空间,尽情表现自己的思想,像在宣纸上作画一样,安排出巨副大幛,青翠明丽的优质青花,使画面恬静闲适,而纵笔拨洒的色彩又使画面光辉灿烂,气势恢弘,这是前所未有的。

大都会的康熙五彩

第二:釉下彩的青花和釉上的低温彩料都很细腻,不但色料种类多,而且显色效果都超过时代五彩。堆磊的山石,开阔的水塘,岸上或水中的浮萍、水草、野花、雏鸡、飞舞的昆虫,虽然都用青花画出,不同的物类,不同的部位显色都不相同。
墨分五色,轻倩淡雅,是康熙做出的榜样,他的艺术效果超越唐代青花发明以来时代的水平。
第三:釉上彩水平明显提高,同样一种颜色,由于科学知识的提高和技术的积累,都配许多层次的颜色,如用得最多的绿色,有透明艳丽的翠绿,有略微发黄的嫩绿,有深沉苍郁的老绿等。
又如矾红,明朝嘉靖万历最优秀的是枣皮红,康熙五彩中有枣皮红,还有淡红,红中透黄的鲜红,有深沉发暗的褐红等,而且在使用中每一种红都可以描绘出不同的色阶,灵活使用,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第四:  绘画风格时代性很强。在中国画方面,经过明末清初绘画风格的转换,到康熙时形成新的风格。
康熙时涌现的画家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画家是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和恽格,简称“四王吴恽”。
他们作的画在北京,在以皇帝为首的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士大夫人中间受到广泛的欢迎。
康熙青花五彩瓷器上所绘内容,包括花鸟、山水、村舍等自然景观、人物故事画等内容,明显受到“四王吴恽”的影响。
花鸟画的风格特别接近恽格(恽南田)花鸟画的风格,突出的特点是笔墨轻快,色彩细腻柔美,画面讲究光润明洁。
“四王吴恽”是清初,特别是康熙时代绘画艺术的代表,所以康熙青花五彩瓷器上绘画艺术就是时代性的一个表现。

康熙青花五彩吕洞宾故事观音尊筒瓶

(三)、康熙素三彩的艺术成就
康熙时期釉上彩瓷器除了五彩瓷驰名中外,其中不用红彩的五彩瓷称为素三彩。
素三彩的生产数量不多,追求淡雅的艺术风格,作为康熙宫廷用瓷地位很高,非同凡响。
素三彩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低温彩瓷,需要二次烧成,第一次烧素瓷,已成型好的各类器形要用1250℃以上的高温烧成,画成彩画以后再以850℃~950℃的温度烧彩。
素三彩以康熙朝御窑厂和景德镇民窑中部分高级作坊生产的作品最佳。
素三彩绘瓷的彩料以黄、绿、紫、蓝彩为主,还有白彩和墨彩。底色釉有白釉、黄釉、黑釉、紫釉等,即“白地三彩”、“黄地三彩”、“墨地三彩”、“紫地三彩”。
'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之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
康熙在明正德、嘉靖、万历三彩的基础上,也做了很大的发展。把三彩瓷器推到了高峰,用最少的颜色表达出最深的意境,康熙三彩做的最好。
康熙三彩品种繁多,器型多样,彩料复杂,制作工艺精湛。这时期的品种有:
黄地紫绿彩、白地三彩、墨三彩、黄地三彩、虎皮三彩、三彩加红、刻花三彩、釉里三彩、法华三彩等十来种。
器型有风尾尊、捧槌瓶、大罐、杯、盂以及各种人物塑像。
除黄、绿、紫三主色外,还以蓝色为辅,间露白地相佐,个别还加少量红彩,传为“三彩加红,价值连城”。
继承了嘉、万时期的多种地套叠的传统工艺,并出现素胎上刻出纹饰轮廓,再绘以图案,涂施彩色釉地的新工艺。这样,使得纹饰层次清晰,画意生动,花卉轮廓线条明显。
康熙素三彩是名重一时的珍贵瓷种,在器物的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色彩种类等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其中,尤以黑地素三彩最为名贵,特别是大件黑地素三彩作品,存世非常稀少。
据耿宝昌先生回忆,上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曾下文在全国各地征集素三彩器物,但所获甚微。
从海外大量收藏的素三彩来看,康熙黑地素三彩是西方国家最推崇的瓷器,晚清、民国期间为了满足海外的需要,大量仿制了一批康熙黑地素三彩。

康熙素三彩的艺术表现

有书记载:
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之素三彩,以黑地为最贵,亦有浅黄、浅绿等地而花则黄绿较深者。
亦有间露白地者,茄紫为地殆稍罕见,有则花仅绿黄二色耳,殆合地统计为三色也。
绿套绿、黄套黄,于浅深中分先后,故有四五彩而亦称素三彩者。
西人嗜此声价极高,一瓶之值辄及万金,以怪兽最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鸟价亦不赀也。
据琉璃厂的老人回忆,真品康熙素三彩大件,在民国时期就难觅其踪,尤其是康熙黑地素三彩,即便是一件残口的大瓶,当时就可值一万大洋。
康熙黑地素三彩的大件完整器物,大多已于早年流散于欧、美一些国家,如法国巴黎罗浮宫就陈列有我国康熙黑地三彩大花觚、大罐、观音尊等,连一些残破之器和清末仿品,当时也为法国人所好并大量收集无遗。
目前,国内即便是国家级的大博物馆,也难觅其踪。
(四)、康熙开创了一个珐琅彩的新时代
珐琅彩瓷器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个奇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最重要的名贵釉上彩瓷品种之一。
从资料上看,珐琅料最早出现在战国的青铜剑柄之上,早于埃及的出土珐琅的记载,元代西亚的工匠完成了在瓷胎的点珐琅,明代又大量用于铜胎的掐丝珐琅,其景泰蓝成为明代的响亮品牌。但是把珐琅彩料当成颜料用于瓷胎、铜胎、金胎、紫砂之上,康熙功不可没!
珐琅彩瓷器是由铜胎景泰蓝演变而来,因其将铜胎画珐琅彩料画置于瓷胎之上,故称为'瓷胎画珐琅',又名'珐琅彩瓷',以别'铜胎画珐琅'。因画珐琅彩料昂贵,烧纸数量有限,又因珐琅彩瓷专为清宫皇帝及宫中之用,故弥足珍贵。
它的生产历史很短,延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胎画珐琅的创烧,起始于康熙后期,与康熙皇帝对画珐琅的喜爱有密切的关系。
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亲自在故宫养心殿设置珐琅作坊,由匠师将瓷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

艺库收藏的康熙黄地珐琅彩黑釉碗,也是十分的稀罕!

清代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了。
珐琅彩的彩料还有“洋为中用”的成分。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学成份“硼”珐琅彩中有:珐琅彩中含“砷”;康熙前的瓷器中黄色为氧化铁,而珐琅彩中黄色的成分是氧化锑。
珐琅彩还有用康熙前没见过的胶体金着色的金红。上述化学成分分析说明了珐琅彩是国外引入的,文字上也有记载,宫中原名《瓷胎画珐琅》的档案于乾隆八年改名<瓷胎洋彩>由此可见珐琅彩确是欧洲进口。 
由此更可见康熙帝国时中外文化与贸易交往的盛况。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珐琅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
其诞生后的二百年内都是皇家御用瓷器,用景德镇的半成品在北京二次烧造,民间几乎没有也不知道,至民国三年故宫第一次展览后才被社会所知。
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
( 五)、康熙瓷器的承上启下
我国制瓷业有四个高峰,一是宋代的素瓷,二是元代的青花瓷,三是明代的青花+彩瓷,四是清三代的彩瓷。
在前人的基础上,康熙不但模仿前人,更是不断创新,创新的品种达到了中国制瓷历史的最高水平。
他开创了督陶官制度,直接管理御窑厂的生产和创新,在严谨的督陶官治理下,工匠制瓷态度认真与谨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瓷器品种。以精致的官窑风格唱响世界。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成为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加上康熙本人的勤政和重视西洋的科学技术,并善于引进和采用,创造了在瓷胎、料胎、紫砂画珐琅的创新。
在此基础上,改变工艺又为粉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康熙时期的官窑瓷质白洁,器型端庄,品种繁多,釉色丰富,也为彩瓷发展提供了素材,单色釉的创新、珐琅彩的研制、粉彩的开发为雍正瓷器的锦上添花创造了基础。
康熙瓷器的基本特点是:
1、器形敦重古拙,新创器形繁多。琢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器以墩式为主。
2、胎坚质细,缜密似玉,修胎规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期以后至雍正时期又变化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国产珠明料,青花色调翠兰色为主,均有色调深沉,紧贴胎骨的特点。
5、五彩与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浓重、艳丽,中期渐淡,晚期色调柔和。早期器物口部常涂酱黄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层含粉质的白釉,给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觉。

下篇继续《细说清代瓷器》(四)从文化的修养看康熙瓷器的创新

陈辉2020年12月01日写作于济南艺库文化艺术品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