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是你自己,然后你才是其他……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身份。但首先你是你自己!然后,你才是别人的妻子、丈夫、子女、父母、朋友或同事等等。
但现在很多人都活在没有“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和喜好甚至是态度而活着,甚至连发个朋友圈都要考虑其他人看到了会如何如何。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现象,其中也蕴含着一个很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如果你自己都不在意自己,那么这世上就真的没有人会在意你了,或者说他们在意的不再是你本身。
父母在意你是不是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学习工作和生活,子女在意你是不是可以不要去烦他,领导在意你的工作是不是能够为公司创造效益,伴侣在意你是不是爱着他等等……当然这在当今社会很普遍,但到最后可能就没有人会再去在意你这个人本身了,更可怕的是自己也渐渐地忘记了自己,变成了一个一心只为别人而活着的“人”。
假如你把自己变成这样的一个“人”,那谁还会去在意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长此以往,谁还会在意你的感受?
大概很多人都讨厌一件事,那就是“被安排”。在没有人跟你商量的情况下,就已经为你安排了一堆你内心极其排斥的事情,而且还要求你必须这么去做,否则你就是不“道德”的。
在各种各样的“被安排”下,很多人开始焦虑,很多人被迫接受,很多人选择逃离。
你看,很多时候你做不了自己的主,因为我们忘了还有“我”这么一个存在。
“我”是谁?这好像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可以不必深究,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一生中和你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喜欢你自己吗?如果不喜欢,那么你只能跟你不喜欢的人在一起了。
这世上最难的事不是让别人都喜欢你,而是真实地去做自己,能遵从内心地去表达自己。虽然这需要勇气,但如果不踏出这一步,你将永远“被安排”!你,甘心吗?
你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不要去问别人,更无需别人来安排,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先问过自己的内心再说,让所有的道德绑架见鬼去吧!
影响我们给自己做主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自身不够强大。一方面是家庭和社会地位因素,另一方面是自己内在性格的因素。
当今社会,地位的提升说到底还是收入的提升,这话很扎心,但很现实。所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和自身的实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
而性格上的因素就比较复杂,有的人容忍度相对较高些,哪怕自己心不甘情不愿,也会去顺着对方,逆来顺受,尽量去满足对方,只是为了让很多事情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如此会有两个结果,其一就是把对方培养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然后变本加厉;其二就是超出了容忍极限,然后爆发收场。
还有一种性格上的因素就是乐于“被安排”,这类人一般都没什么主见,也懒得自己动脑子,最好什么事你们都帮我安排好,我当个木偶就好了,这类人在社会上基本没什么存在感,可能也没什么存在的价值吧。
《上古天真论》里有句话叫“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是道家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
所谓“各从其欲”就是指人们可以追求各自不同的东西,而不是大家追求某一个共同的欲望。中医讲每个人的天赋秉性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顺从他健康状态下的欲望,那他就会活得很快乐,反之他就会活得很痛苦。
你有那个想法,可以,但你的想法我有没有权利不认同?你想做那件事,可以,但是不是要问过我想不想?如果我不想,你却非要逼着我甚至是加以道德来绑架我,这不是耍流氓吗?
子曾经曰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己所欲”就能施于人吗?很多家长甚至是朋友,都会以一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来绑架我们,然后把各种“己所欲”的东西强加给我们,也不问问我们是不是真的想要。就如梁冬所说:为人民服务你也得知道人民想要什么。你硬要把我不想要的东西强塞给我,这样你也痛苦,我也痛苦,何必呢?
只有让我们“各从其欲”了,我们才能“皆得所愿”。“愿”比“欲”的层次更高一些,因为愿字通心,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而欲还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一种追求。意思就是说,只有我得到了我健康状态下的“欲”,这种“欲”可能包括某个东西、某件事情、某种享受、某个想法、某种生活状态等等,那么我才能满足了我的心愿,我才会感觉愉悦,才会活得开心。如果没有“从”了我健康状态下的“欲”,反而强加一些我不需要甚至是内心排斥的东西,这样我还能开心的话那只能说明是我犯贱了。
所以我们不要老是去“安排”别人,起码你要问问别人想不想、要不要,每个人都是有着各自思维和独立人格的自然人,凭什么就非得接受你的“安排”?
我们也不要习惯性地“被安排”,对于自己内心不想要的东西,要学会说不!这样才能“气从以顺”,才会活得更开心,更健康!
文:朱尧杰(敏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