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和他的老师刘渡舟——讨论新加汤医案(值得收藏)
附;气血双补论
用芍药行血以疏木,是为建中,生化气血,用生姜甘草,建中以降火,助肾家之藏是为补气,此是桂枝汤补虚的病理,也就是双补气血的病理。建中而气血互根,即是补气化血。而不是用药补。此也是治虚劳的病理,而不是用人参黄芪补气,用当归阿胶补血的气血双补理论。桂枝汤是五运六气,病理结构的双补气血,而用人参黄芪、当归阿胶者,是用本草药物功能的双补气血。你细品,虚劳脱气提纲,与桂枝龙牡汤的方义。(《金匮》虚劳九与虚劳十)
肾家藏阳,是为阳气,肝家藏血,是为阴血。气血两旺者,是肾家之藏气,肝家之藏血。而经下多,气血两虚者,是经血之阴下,秘藏之阳也泄,而治其气血两虚者,是疏木建中以化血,降胃敛火以化气。你细品,气在上而根于中,血在下而根于中,脾胃者,气血生化之源。五脏主藏,脾精化血,而藏于肝,胃降化气,而藏于肾。
肾气丸,地黄滋风木枯燥,附子温少阴寒水。地黄熄肝风而止疏泄,以助肾家之收藏。是其方剂之理,故名为肾气丸。
某补肾之宝,只是用补肾之药而已。区别于肾气丸的结构性病理,树欲静而风不止,肾欲藏而风泄之,风木不熄,则肾家不能藏,补的永不如泄的多。脾胃运化吸收,肾家收藏精微,肝家之风,上贼脾胃,不能运化吸收,下泄肾气,不能收藏精微,补的永远不如泄的多。伤及脾胃,补也补不上。不伤脾胃,用补肾诸药,是有功效,若脾胃受困,必须以肾气丸,从结构性病理去论治。肉有五花三层,病有皮肉脏腑,病只微虚,肾宝搞定,若动脏腑,必用八味。愿每个看到此文的老铁,能学有所得。
24 、产后中风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我说开门办学的这句话,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我们上课就是到乡下去上,到基层去上,是这么一种形式。
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家里,有一家矿工的年轻的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二十天,发烧十天,身上疼痛十天,我们到家里给她看病,当然我们就想到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所以开始我给她用八珍汤,吃了三付,没效果,还是疼,后来又用人参养荣汤,还是没效果。
我和刘渡舟老师住一个房间,我说,刘老,我遇到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我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怎么没有效啊,她又没有感冒的症状。
他说,你用的什么方子,我说,八珍汤我用过了,人参养荣汤我也用过了。
他说,你应当用《伤寒论》中的方子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张方子是在桂枝汤里加重芍药的用量来养血柔筋止痛,加重生姜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外加人参来益气。
那么我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一动就冒汗,我心想生姜不能多用,更何况生姜很辣,因为我吃饭的时候特别讨厌生姜,我就想到别人也讨厌,所以生姜我用了三小片,其它的药还是正常的,吃了三付,还没效果。
我说,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新加汤,我给病人用了,我给人家看了九天了,人家身疼已经十天,现在又是九天,都二十天了,身痛不能缓解,吃了您的那个方还没效。
(他说)你把方子拿来我看看,我就把方子给他看。 老师说,生姜三片,多大三片,我说,三小片。 他说,为什么这么少。 我说,她产后出汗这么多,我不敢给她用辛散的,更何况生姜太辣。老师说,你知道新加汤中用生姜的意义吗? 我说,它还是引药达表吗? (他说)你用这么点药怎么能够引药达表。 我说,她还出汗呢。 他说,你现在不是在用补气养血的药吗?(生姜)引药达表(但量小),她就不会发汗,它是补益肌表的气血来营养肌肤,治疗身痛的。 我说,那生姜用多少,他说,用15 克,你直接写清楚15 克,称完了让她切片。我说,老师,会不会太辣?(他说)你是给她做饭呢,还是给她配药?所以老师经常批评我,因为我每次开药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药的口味如何,药的口感如何。不过到今天还是这个观念,总觉得给病人吃得这个药不能太难吃,本来得病就是一种痛苦,尽管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它的品味和口感。所以有一个药我从来不用,那就是五灵脂。你说它的疗效有多少,我说“难以肯定”,你给他煮出来的药汤又臊又臭,让病人喝一种动物的粪便,我在心里面接受不了。
好,我们还回来说这件事情,用完15 克生姜以后,病人吃完了,汗并没有多,吃了二付身痛减轻,吃了三付身痛好了。
回来我说,刘老,那个病人好了。
他说,是啊,你看这个方子,你就是把生姜按照原来的剂量比例用它就有疗效。
我说,老师,我用人参养荣汤,八珍汤并没有错啊。
他说,你养内脏的气血是没有错的,她现在是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它不能引药达表,所以治不了身痛。 桂枝新加汤使用重点;郝万山
论;郝万山老师,今天是伤寒大家,此案当年用八珍与人参荣养汤,也还是太嫩,此案过后,再遇此症,小菜一碟。相信看医案的你,看过此案之后,也会得心应手。
注意,郝万山老师,说此妇人没有感冒的症状,此是不对的,那个发烧十多天,那个就外感症状。产后失血,后营卫不和,而皮毛窍开,稍微一点寒,即可伤人,虽不至恶寒,鼻寒,呕逆,但发烧者,即是经阳伤寒而郁热也。此说是发烧,就是外感。还有一点,假如理解虚热,那也是桂枝加人参汤证,产后失血,血郁不行,经阳失藏,所以发热。新加汤,外解寒郁,内行气血,以交通阴阳。区别人参荣养汤的补与八珍方的调。
为什么汗多,是寒性收缩,闭其营血发散之性,营郁生风而疏泄,所以汗多,用生姜辛散,是助桂枝,通经解肌,行经脉之寒涩的。我们看不到寒缩营郁,却看得到汗出多,所以被怕用辛散而汗更多。恰恰此汗,是因寒郁而风泄,此寒不去,风不止而汗不断。知道病理,大胆的用,通其经脉之寒,风平则汗止。
29 、唐医易医案——全身关节拘紧疼痛
谭某,女,1951年生,2010年11月11日就诊,主诉;全身关节扣紧,有轻微痛,天气变化时明显加重,四肢尤其严重,特别是双手手指。最近两三个月右边身遇冷或热水就觉得痛,天气变化时觉得双腿有虫蚁游走感觉,很不舒服。饮水后尿频,大便2天一次。舌色暗瘀,舌底静脉怒张,苔薄白,左脉浮虚细,右脉浮紧细,至数平。
桂枝12克,白芍9克,甘草6克,麻黄6克,熟附子6克,白术12克,知母12克,防风12 克,生姜15克,4剂。
二诊:药后各关节走路轻松些,但四肢依然有麻木感,起夜也没有出现。过去尿急是很难控制住的,药后已能控制。舌色正常,苔薄白略腻。六脉沉紧略细,至数平。处以桂枝芍药知母汤12剂,诸症稍减,未能获得满意疗效。三诊开始,改用新加汤。
桂枝15克,白芍15克,赤芍10克,炙甘草6克,人参10克,生姜15克,前后共服34剂,彻底痊愈。
论;本条诸症,就是一个伤寒表证,经阳伤寒,筋脉束迫,故见全身拘挛疼痛,营气疏泄,故见如虫蚁行走。虽没说表证寒热,但证与脉浮虚细紧,则知此就是外感病。桂枝加人参汤,双解表里内外。脉是浮紧,即用麻黄桂枝,就无须在用附子与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