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37:不肯借粮的赵贞吉为何讲“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37期:
上一期讲了胡宗宪到江苏去借粮,赵贞吉表面上应允,实际上根本就不打算借粮。
而李时珍跟赵贞吉耍了个心眼儿,弄了个另类药方,让赵贞吉陷入了难堪之中,只能说着“开什么玩笑”?想忽悠过去,那么接下来胡宗宪又跟赵贞吉有着怎样的一番较量呢?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37期:大明王朝中赵贞吉为什么对胡宗宪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一、
李时珍说得很清楚,这个药方一旦赵贞吉照方抓药,不仅胡宗宪的病会好,还有一份大大的功德:
“这份功德,如天之大,怎可视为玩笑?”
由此可知,明明这是件好事,而且江苏也有赈灾的义务,又不是赵贞吉自掏腰包,还能落个好名声,他为什么不同意做呢?
显然,问题并不完全出在他身上,而是别的地方出现了问题,而这个地方,显然比浙直总督都要大……
不同于美国好莱坞电影,电影中往往都是一人之力,普救众生。而中国也有类似的电影,比如《战狼》,比如前段时间上映的《流浪地球》,关于电影的好坏却引发了比较大的争议。
这个原因值得大家思考,在我们的观念中,总是认为力量越大的人,才越有责任普救众生。而不是说,依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拯救世界,遇到问题,我们总是盯着那个力量最大的人,而不是盯着最有责任的人。
这种观念,就类似于,自己不努力,寄希望于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这跟旧社会有什么区别?
显然,李时珍和海瑞就没有这么想过,他们的内心中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而赵贞吉,显然把自己排外了,作为邻省本应全力救助,可是却为了所谓的路线正确,不惜牺牲掉一个省的人民。
眼看自己被尴尬的将了一军,任何辩解都是那么苍白无力,索性赵贞吉不讲情面了,也不喊“汝贞”兄了,直接严肃起来:
“部堂,有些话,我要向您陈述,部堂可否移步,容我跟你慢慢谈?”
二、
李时珍也识趣,赵贞吉这句话,就是变相的赶我走啊?
“还是我移步吧!”
李时珍这就要走,胡宗宪及时喊住他,还是叫了他最忌讳的三个字“李太医”。
果然李时珍再次强调了一句:
“我说了,不要叫我太医。”
显然,不管胡宗宪也罢,赵贞吉也罢,他们都是体制内的人物,做事必须按照体制内的规矩办事。他们不敢不听内阁的指挥,也不敢违背职场潜规则而办事,只能按部就班,并不能做到随心所欲。
这也是李时珍反感别人喊他太医的原因,他并不想进入体制,失去自己的本真,虽然也能做些实事,可惜代价太大,比如海瑞。
本来借粮这种事,就不能摆在台面上讲,就像你一个老朋友突然向你借钱一样。你借吧,你老婆(上级)早就跟你讲了不能借,理由也很充分。不借吧,自己的面子又挂不住,而往往采取的做法就是,你借十万块钱,我支支吾吾,说没钱,只能给凑凑,凑来凑去也就凑了一万多块,你借还是不借?
而像胡宗宪这种跟李时珍唱双簧的人,就不多见了,你要不借钱给我,我全家老少都要饿死了,你看怎么办?
一旦把借粮这事提高到政治正确的地位上,那就很难解决了,所以赵贞吉也只能说实话:
“我不瞒你,瞒你也瞒不住,一百船,两百船粮,江苏都拿得出,却不能借给浙江,你心里也明白,不是我不借给你,是朝局不容我借给你!”
咳,啥也别说了,我确实有二十万,能借你十万,可是这钱在我老婆手里捏着呢,你看看怎么办吧?
三、
赵贞吉此时对胡宗宪的做法也非常不理解:
“你既然躲了出去,这个时候,又何必把自己陷进去?”
在赵贞吉看来,他十分不理解胡宗宪的做法,尤其是上一次他进京,提出了辞呈,就是因为他知道“改稻为桑”是一步死棋,早点退出来,这倒有点类似于吕芳的“三思理论”。
而赵贞吉此番言论也暴露出他这只老狐狸的心思:
对于赵贞吉来讲,粮食既不想借,也不敢借,因为不借粮对自己有利,但是不借粮的话,自己又要承受见死不救,甚至逼反浙江百姓的罪责,这是他不敢承受之重。
所以,他刻意把困难说出来,也是希望胡宗宪给出个主意,怎么让自己不担责,或者是希望胡宗宪再去顶内阁,最后出了问题,再把胡宗宪拉进水。
不然的话,他为什么要说一句“又何必把自己陷进去”?岂不知,赵贞吉这是抱怨,胡宗宪不该把我赵贞吉也给陷进去!
最后见胡宗宪仍然装傻卖愣,索性什么都招了:
“豁出去,我全告诉你,朝廷有人给我打了招呼,叫我不要借粮给你!”
这个朝廷的人真是可恶,为了自己的权力争夺,再次牺牲了浙江百姓,而且还是一省大员把这个当做威胁说给另一省大员……
面对胡宗宪的进一步逼问是谁,甚至都把范围给缩小到两个人了:
“是小阁老,还是徐阁老他们?”
四、
说小阁老,是因为胡宗宪此时已经被小阁老认为叛变了,到这里来借粮,就是不让浙江老百姓低价卖田,也就是破坏了“改稻为桑”大业。
说徐阁老,是因为胡宗宪明白,这次“改稻为桑”根本成功不了,徐阁老是盼着浙江早点乱起来,好以此扳倒严党。
赵贞吉也承认了胡宗宪的分析:
“那我就告诉你,两边的人都不愿意我借粮给你!”
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能看出赵贞吉的无奈,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他比较自私,因为他的出发点是怎么不把粮食借给胡宗宪,想的都是不借的理由。如果换一种思路,变成怎么能把粮食借给胡宗宪,或许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不然的话,他最应该主动提出,把军粮借给胡宗宪,以此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安慰胡宗宪这颗救不了百姓受伤的心:
“粮没借到,可你的心到了,这就行了,这不病了吗,就在江苏待着,我给你上个疏,替你告假。”
是啊,都累病了,还是别掺乎浙江的事了,就在我这里,我给你作证,保管你脱离这个政治漩涡。
随后赵贞吉又说了一句名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死一万人是一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这就是饱读诗书的赵贞吉哦,此言跟当初吕芳的那句话何其相似:
“九个县又如何,皇上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
只是一个是太监,一个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显然,后者才更可怕……
那么胡宗宪又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浙江又发生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