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随笔:辛苦算什么,只要不心酸就好!
一直犹豫写不好这个话题,但是连续多次看到,也多次提醒教育,依然无济于事,觉得还是有必要写点什么,警告自己,启发他人。
上周日下午我和往常一样,在爸爸家收拾收拾,给爸爸做顿可口的饭菜,等爸爸下班陪他吃顿饭,他午休我就整理东西。爸爸上班后,我也拖着老年购物车,里面盛满了自己种的蔬菜,来到集镇等公交准备回家。
巧的是又遇到了以前文章提到的那对爷爷和孙女。70多岁腿脚不便残疾的爷爷依然是拖着孙女的承重的书包和孩子一周的吃喝拉撒用品提前来到站台,上中学的孙女依然是抱着平板电脑玩着游戏珊珊来迟。
上公交的时候,孩子提前上了,一上车就只顾玩游戏,那爷爷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艰难的爬公交,由于这个点是陪读返程高峰,后面的人不断在催,司机师傅喊了小孩子几声拉爷爷一下,孩子无动于衷,司机自己带了一把手。
上车后小女孩全程玩游戏,完全和老爷爷没有一句交流。老爷爷一直拖着不便的身体可怜的站着,心里真不是滋味。我让他坐地上包裹上,他说一坐下来就爬不起来了。还好中途一个烫发玩手机游戏女青年让坐给老爷爷了。这也告诉我们,绝不能以貌取人。
下车的时候,孩子依然提前拿着平板下车玩游戏了,我帮老爷爷把行李箱拿下,并替他提到转乘的公交上,和他说,你该和孩子好好交流,培养她尊老的习惯,你怎么大岁数了,万一有什么,很可怕。谁知道,他说习惯了。
至于更多老爷爷的家境,我虽然知道,但不便多说什么,但我心里真的不好受,因为太悲催了。
其实这是我第N次看到这个场景,也想到更多比这心酸的很多往事。
我向来主张成才必须先成人,成人了,即使没有什么知识,只要肯吃苦,人,总是可以养活自己的,辛苦算什么,只要不心酸就好。
现在看来,我对感情最大的误会以为付出了都会有回报。虽然家人对子女付出从不求回报,但孩子不应该麻木。
家长无论多忙,只要要可能孩子还是自己带,自己教育。隔代教育不能说完全不好,也有做的不错的,但是整体上爷爷奶奶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物质上的吃饱穿暖,至于习惯,至于学习甚至会帮倒忙。像这位爷爷即使再辛苦,只是起到一个把孩子送到学校的表面作用。长期如此入迷的玩游戏,成绩我敢断言不会太好。更可怕的是孩子完全没有一点感恩的意识和习惯,总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有大出息,甚至会成白眼狼。
为此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孩子怎样做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否则孩子一旦养成一切都是应该的坏习惯,是非常可怕的。
教育是什么?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对于习惯,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作过这样的精彩描述:“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清偿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这就是说,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叫人终身受累。而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父母从小的家庭教育和引导。
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努力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开始,正如教育实践家冯恩洪所说:“我们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是做学问。”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把教孩子学会做人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