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磅》生命本无法承受之重,回归自我方显生命的价值

《七磅》是由意大利导演布里尔·穆奇诺和美国影星威尔·史密斯合作的一部剧情片。二位之前曾经合作过一部传记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大受好评。因此,这部电影被认为是二者为了冲击奥斯卡小金人的发力之作。

这是一部表现自我救赎的电影。威尔·史密斯扮演的男主蒂姆,因为自身过失,造成包括妻子在内,死亡七人的重大交通事故。在此严重打击下,为了弥补心灵的伤痛,在现实生活中,蒂姆通过赠送自己的住房,捐助自身的器官,拯救了七个人,使他们摆脱危难,自己也随着拯救进程,离开人世。

影片之所以命名为《七磅》,有两个原因:

  • 其一,就是就像影片开头所说,上帝造人用了七天,而我毁了我自己的世界,却只用了七秒钟。这个七秒钟,就是造成男主交通事故的七秒钟看手机的时间。
  • 其二,《七磅》还来自于经典剧作《威尼斯商人》。在这部经典的剧作中,主人公安东尼奥以自身一磅肉的代价,向夏洛克借款,用以帮助自己的朋友。而此时此刻,蒂姆要帮助的却是七个人,所以,他要献出自身的肉应该就是《七磅》。

这部电影上映以来,引起很大争议。批评的声音认为,这部电影单纯为了冲击奥斯卡,导致主创人员发力过猛。整部作品给人一种故弄玄虚,晦涩阴暗的感觉。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情节的堆积,毫无逻辑可言。这使得观众有一种昏昏欲睡感觉。

而赞誉者认为,这部电影反映了宗教中罪恶与救赎的转化过程,耐人寻味,发人深醒。影片前半部情节堆积,其实是有内在逻辑。而且,这是一个铺垫的过程,这个铺垫越是严谨,那么结尾处给人的震撼越强烈。虽然这部电影冲击奥斯卡失利,但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豆瓣给了8.1分,就充分说明了问题。

那么今天,我就从影片独特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的哲学基础以及影片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三个方面,深入解析这部电影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使观众更准确地理解主创人员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01、用悬疑片的结构诠释剧情片,增强剧情震撼力,但悬念直到最后才揭开,也使电影前半部略显沉闷

这部剧情片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 ,使得全片充满了悬疑感,这来源于导演对电影语言娴熟的掌控。影片开始就是蒂姆准备自杀的环节,给观众一种沉重感的同时,更能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但接下来,导演开始特意掩盖谜底。于是就有了蒂姆痛斥肉品销售员以斯拉,按图索骥找到艾米丽。接下来蒂姆更是出现在老人院,和古德曼发生了冲突。离开老人院,镜头马上跳跃到了高尔夫球场,在那里,蒂姆要去会见好朋友丹......

种种看似不相关的情节,却都是由内在逻辑相维系的。甚至每一个出场人物,我们都会在片尾找到它的落脚点。比如

  • 蒂姆的好朋友丹,当我们第二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眼含热泪和蒂姆争吵,最后无奈地向他保证,所有事情都能按计划进行。而在片尾,我们看到丹时,他正在为逝去的蒂姆办理器官捐献手续后。
  • 同样,蒂姆去信息查询中心会见了霍丽。看上去两人关系十分密切,甚至还有合影。更令人奇怪的是,霍丽竟然用自己的工作之便,为蒂姆查询信息。这个答案的公布,同样也是在影片结尾才看得到,蒂姆其实已经为霍丽捐助了自己的肝脏。

导演在影片前半部,确实是有意制造悬疑,为后面的剧情高潮做足了铺垫。借此,可以为观众带来最大程度的震撼。而更主要的是,如此的情节布局,也确实更加符合人物的心路历程。

在这段时间内,蒂姆已经为自己的弟弟捐了自己的一半肺,为霍丽捐了一半肝脏,为冰球教练捐了一个肾,并且和好朋友丹商定好,负责自己死后器官的捐献工作。这些事情,包括选人和捐赠,对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人来说,确实显得纷繁杂乱。对于蒂姆来讲,他的所有捐赠,只是对自己罪恶灵魂的救赎,本身并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蒂姆只需要平静地处理好这一切。

七条人命在他的车轮下丧生,他背负了太多的罪恶感。这使他不得不频繁地选择受捐者,甄别受捐者的人品和实际需求。他无需向任何人解释,只是需要默默的,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

比如影片中,当蒂姆试探过以斯拉,可以成为自己角膜的受捐者后,面无表情地转身离去。同样在决定为冰球教练捐助肾脏的时候,也是面无表情。其实这些都是蒂姆自我救赎程序的一部分,蒂姆当时已经完全脱离了尘世中的喜怒哀乐。

但是,这部电影毕竟不是一部悬疑片,没有惊险的情节或是紧张的打斗吸引观众。影片的主线紧紧攥在导演手里,观众无法给自己的注意力找到一个着力点,从而容易导致观众无所适从。蒂姆在每个场景都有出现,但却无法通过表面逻辑,将这些情节完整地串连起来。甚至连他的名字,应该是蒂姆还是本,都让人迷惑不清。这也让一些观众感到影片前半部沉闷有余,精彩不足。

02、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这也恰恰成为了影片中,蒂姆性格发展的基础

这部影片在人物塑造上,也完美地体现出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即人格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转换过程。那么,弗洛伊德是怎样解释人格理论的呢?

  • 本我即为刚出生的人,在此时更多的体现着兽性。表现在以生存为目标的追求享乐,而且无所顾忌。
  • 自我的产生,则是由于社会进步的结果。自我虽然是由本我进化而来,但他更注意客观条件的限制,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
  • 超我,就是道德化的我,是理想化的我。构成超我的成分包括:社会道理规范,个人崇高理想以及内心诉求等因素。

影片中,蒂姆的一系列磨难,完整解释了本我与超我的对立,也最终导致了他向自我的回归。

①本我的凸显导致车祸发生,蒂姆为完成自我救赎,向超我转变

作为职场顺利,情场得意的精英阶层,驾驶豪车的蒂姆,在七秒钟的时间内,自身体现出来更多的本我特质,法律及其他行为约束,此时已经被完全忽略了。于是,他可以忘乎所以地与女友说笑,并且接收手机短信。因此,才导致了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包括女友在内的七人在这次事故中丧生。

经此巨变,死里逃生的蒂姆为了实现自我救赎,逐渐向超我转化。具体形式体现在他对身处困境中的人,积极开展了多项援助活动。无论是对亲弟弟,还是冰球教练,亦或是霍丽,蒂姆的捐助都是忘我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捐助满七个人,哪怕是用自己的生命。

而这种耗尽自己生命的捐助行为,当然遭到了亲人和朋友的反对。这也就是蒂姆的朋友丹,眼含热泪地和他争吵的原因。而接受过蒂姆捐助过的弟弟本,本应该是感恩戴德,但他也和蒂姆发生了粗暴的争吵,甚至收回了自己的汽车。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不希望蒂姆再这样“拼命”地捐助下去,他们不想失去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蒂姆超我的援助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救赎。在交通事故中去世的七个人名,一直都在蒂姆脑海中,挥之不去。而蒂姆每次捐助之前,曾经血淋淋的事故现场,也都在不停地闪回。所有的迟疑与徘徊,都被这痛苦的回忆抹掉,从而也使蒂姆变得更加坚定。

②从超我到自我的转化,却是因为爱情

蒂姆超我的援助行为,也一直被自己的道德规范所监管,这导致他对捐助对象也有人格上的要求。他可以通过冰球场上,教练平息双方球员争执的场景,就确定把自己的肾捐给这位正直的冰球教练。同样,他通过自己的调查,发现捐助对象之一的古德曼是一个人渣。于是,果断中止捐助。所有这些,也是蒂姆对于自身要求的理想化体现。

如果说,接下来蒂姆捐出自己的房产,自己的骨髓,甚至自己的眼角膜都是超我的具象体现,那么接下来,蒂姆捐助自己的心脏,却又是他回归“自我”的体现了。

蒂姆自我的回归,是从爱情开始的。这使得他从空中坠落到凡尘,从一个天使变成了普通人。而一个普通人做出的牺牲,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

本来艾米丽只是蒂姆选择的几个受捐者之一,但在有限的几次接触过程中,艾米丽对于蒂姆这个不速之客逐渐产生了好感,而蒂姆发现自己也爱上了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

蒂姆在积极践行着超我,但他不是超人。每次他选择离开艾米丽的时候,也都是难掩痛苦。于是就有了他主动到艾米丽家,帮忙拔草,甚至修好了艾米丽的老式印刷机。随着两个人感情的升温,蒂姆自己妥协了。此时的蒂姆,已从逐渐从超我状态回归到了自我。

③自我才是最真的我,爱你就是爱自己

自我的回归,让蒂姆没有了以往的圣洁感,相反却多了更多的生活气息。他忽然发现,如果能照顾艾米丽一生,不也是一种救赎吗。于是就有了内心完全被爱情占据,在雨夜狂奔向医院寻找答案的情节。

但医院的医生给了他一个让人绝望的答案:艾米丽的生命,最多能坚持六周,而且她能获得移植心脏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二。这无疑是一个死刑判决。再次回到雨中的蒂姆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当初制订好的计划,不可能再发生变化,将继续实施。蒂姆将牺牲自己,捐出自己的心脏给艾米丽。

此时的蒂姆心中,没有道德的约束,也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他要拯救的不是名单中的陌生人,而是真真切切的,自己的爱人。当年,他无法将自己的爱人从车祸中拯救出来,如今,他有机会让自己的爱人健康的活下去。

象蒂姆这样的普通个体,自我体现出更多的“避害”性。面对众多的社会规则,自我往往会更多地考虑行动的给自己带来的危险,然后才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而回归到自我的蒂姆,他的判断当然也是选择了“避害”性。

只是此时他的选择主体,却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爱人艾米丽。所以,他要为爱人赢得生命,就只能选择牺牲自己。也正是因此,在结尾处,当蒂姆把自己放在冰水中,任由美丽的水母杀死自己的情节,才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03、影片完整地表现了蒂姆拯救他人,救赎自己的全过程。而在更深层次中,我们还看到了导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本片一直在表现生与死的主题,而对待生命价值的探讨,一直蕴含在情节之中,成为我们对这部电影应有的的积极反思。

①对于生命的尊重

在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和多达230种的其它野生动物。作为青藏铁路的一部分,这里有一座全长一万余米的清水河特大桥。这座桥的设计,就是专门为藏羚羊能顺利通过青藏铁路,而完成迁徙所修建的。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正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生命与生命之间生而平等。任何人都值得被尊重,没有人可以轻易否定别人,甚至夺走他人的生命。在蒂姆内心中,同样被这种思维占据着。所以,当他造成的车祸,导致七人死亡的时候,蒂姆理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而在完成法律赋予的惩罚之后,蒂姆有权利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下去。

接下来的生活,无论是浑浑噩噩,还是精制丰富,都没有人会去质疑他的选择。只是蒂姆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因为在他内心中一直认为,是他自己用七秒的时间,已经悔了自己的一生。为此,他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不是法律规定的惩罚,能够帮他解脱的。

我们从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中,可以看出他的修养。正因为我们知晓人生在世的艰难,推己及人,就更应该对自身及他人的生命保持足够的尊重。无论他人遭遇困境,还是面临危险的时候,我们都应伸出援助之手。这才是一个真正尊重生命的人应该做的。

影片中随车祸离世的七条人命,已经成为了蒂姆的梦魇。七个人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在蒂姆头脑中纠缠。蒂姆始终无法原谅自己,他不想像行尸走肉一样活下去。没有其它办法,只有靠自己的付出,再挽救七条面临生死困境的生命,才能使自己完全解脱。

生命可能各有长短,但却从无贵贱。我们无法用任何货币购买,更无法用任何尺度来衡量。

这部影片中,并没有交待蒂姆的宗教背景和教育经历,但很显然,蒂姆对于生命的尊重依然是为人称道的。我们甚至已经认可了他把自己的房产,半个肺,半个肝甚至一个肾都捐助出去。因为,蒂姆能做到这些,已经完全能够洗刷自己的罪恶,赢得一个平静的心态继续生活下去了。但当他执意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完成最后的救赎时,还是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②关于生命的价值

孔子的徒弟子路,以勇猛著称。卫国内乱,子路扔下一句“食其食者不避难”,冒死回到了卫国。在卫国子路和蒯聩高台论政,蒯聩不听其劝。子路欲焚其台,蒯聩惧,命二力士毙之。搏斗中,子路的帽带断了。孔子曾教诲,“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子路停下来整理帽带,结果被人杀害。

这个故事在后代衍生出不同的解读。更多人嘲笑其回到卫国的行动,实为飞蛾扑火。而临战整理帽带,更是迂腐之极。但我们回到事情的初始阶段,子路回国与统治者斗争,为捍卫正义而死,实为英雄本色。而子路在生死关头,还不忘整理帽带,说明在子路心中,只有礼仪道德不崩塌,国家就希望犹存,此身虽死也无憾。这就是一个勇士体现出来的生命价值。

每个人的生命,都如浩瀚宇宙中的流星,匆匆滑过,一去不复返。但我们仍然能看到,夜空中的星汉灿烂,永不磨灭。那正是逝者伟大的思想和高贵的品质在熠熠生辉。

在影片中,当艾米丽拥抱着蒂姆,做一个“假设”的游戏时,“假设我们有了孩子,我们结婚了......”这就是蒂姆的希望。正是带着这个希望,使得蒂姆慷慨赴死,此时他的死不是为自己的救赎,而是为了爱人能够活下去。当蒂姆的身体痛苦地在浴盆中抽搐时,我们甚至能够感觉到,他此刻的心理是满足的。因为,自己的痛苦能够换来艾米丽的呼机响起,她的胸腔里,很快会有一个健康的心脏不停地跳动了。

历史上的君王,把不朽理解为肉身的不朽。而影片中的蒂姆几乎掏空了自己的身体。但他的死仍然是不朽的。为了困境中的他人而奉献,为了死亡边缘的爱人而献身,蒂姆生命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地体现。

在我们平凡人的世界中,或许没有那么多的戏剧性,但我们依然能从蒂姆的行动中得到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为他人考虑,是否在他人危难时刻,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我们的生命价值,也正是体现在这朝九晚五和一日三餐中。

写在最后:

看过威尔·史密斯所有的电影,但是这部是最耐人寻味的。从自我救赎,到为爱而死;从情节堆积,到最后的答案揭晓,无论是从电影结构,还是情节设计,主创人员都是独具匠心。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想做一名高尚的人,但在内心深处,又随时准备着为利益出卖自己。追求艺术,大谈理想,却从没给理想留下一点眷顾。而这部电影,塑造的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负分起步的失落者。但在他面前,救赎的道路却充满着幸福和希望。

(0)

相关推荐